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XO3Y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Z的基态原-高二化学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XO3Y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Z的基态原-高二化学
题目简介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XO3Y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Z的基态原-高二化学
题目详情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
2
XO
3
Y
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Z
Z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
2
3p
1
W
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8,中子数为14
(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W的原子半径比X的
(填“大”或“小”)。
(2)Z的第一电离能比W的
(填“大”或“小”); XY
2
由固态变为气态所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是
;氢元素、X、Y的原子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写出其中一种能形成同种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名称
。
(3)振荡下,向Z单质与盐酸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W的单质与氢氟酸反应生成两种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在25°、101kpa下,已知13.5g的Z固体单质在Y
2
气体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放热419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5)工业上冶炼Z时用到的催化剂是冰晶石,制取冰晶石(Na
3
AlF
6
)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Al(OH)
3
+ 12HF+ 3 A = 2Na
3
AlF
6
+ 3CO
2
↑+ 9H
2
O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①反应物A的化学式为
,属于
晶体
②冰晶石(Na
3
AlF
6
)是离子化合物,由两种微粒构成,冰晶石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位于大立方体顶点和面心,
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那么大立方体的体心处▽所代表的微粒是
(填具体的微粒符号)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三 ⅣA 大 (2)小 分子间作用力 甲醛
(3)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Si+4HF=SiF4↑+2H2↑
(4)2Al(s)+3O2(g)=Al2O3(s);△H=-1676kJ/mol (5)①Na2CO3 离子晶体 ②AlF6-
试题分析: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Y是氧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XO3,这说明X是第ⅣA族元素。由于X的原子序数小于Y的,则X是碳元素。Z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1,所以Z是铝元素。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8,中子数为14,则质子数=28-14=14,所以W是硅元素。
(1)硅的原子序数是14,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W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
(2)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铝是金属,所以Z的第一电离能比W的小;CO2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所以CO2由固态变为气态所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氢元素、X、Y的原子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其中一种能形成同种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名称甲醛。
(3)由于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所以振荡下,向Z单质与盐酸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生成两种无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4HF=SiF4↑+2H2↑。
(4)13.5g铝的物质的量是13.5g÷27g/mol=0.5mol,则2mol铝反应放出的热量是419kJ×4=1676kJ。因此在25°、101kpa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Al(s)+3O2(g)=Al2O3(s);△H=-1676kJ/mol。
(5)①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并依据原子守恒可知,A应该是碳酸钠。碳酸钠是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
②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晶胞中含有
的个数是
个,含有
的个数是
。根据化学式知,Na+和AlF6- 的个数比是3:1,则白色球和黑色球之比接近3:1,要使其为3:1,则▽所代表的应该是AlF6-。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 :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
下一篇 :
下列叙述与对应图式正确的是A.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现有8种元素的性质、数据如下表所列,它们属于第二或第三周期。①②③④⑤⑥⑦原子半径(10-10m)0.741.601.521.100.991.860.75最高或最低化合价+2+1+5+7+1+5-2-
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X元素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ZWXY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高三化学
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mXa+与nYb-,得m+a=n-b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D.若X的原子-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XYZA.X,Y,Z中X的单质最稳定B.Y的氢化物为HYC.X能生成HXOD.能发生Cl2+H2Z=Z+2HCl的反应-高一化学
价电子总数与原子总数都相同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选项中互称为等电子体的是A.和B.和C.和D.和-高一化学
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而在地球上氦元素则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B.与互为同位素C.与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有不同的位-高一化学
已知元素A和B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B元素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请完成下列问题:(1)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元素A-高一化学
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1A2DEG3BCJFHI(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高
X、Y、Z为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其相关性质如下:元素XYZ与H2反应条件暗处反应光照高温、催化剂常温下氢化物水溶液的pH小于7小于7大于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X<YB.Z为第-高三化学
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有关这四种元素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元素XYZW原子半径(nm)0.0770.0750.1020.099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4+5-2-1A.1molW的单质参加氧化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YXZWA.可在灰色区域“甲”中寻找催化剂B.原子半径:X﹥Y﹥Z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D.工业上电解X和W化合物的水溶液制备X-高三化学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①沸点:H2O>HCl>HF②密度:四氯化碳>水>汽油③酸性:H3PO4>H2SO4>HClO4④离子半径:O2->F-
W、X、Y、Z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位置关系如图。(1)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①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工业上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元素①~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族周期IA01①IIAIIIAⅣAVAⅥAVIIA2②③3④⑤⑥⑦⑧(1)在元素①~⑧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B.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C.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D.同一原子中,1s、2s、-高二化学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2种元素形成的化学式可能表示为()A.B3A2B.BA2C.A3B2D.AB2-化学
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④>
超铀元素的发现是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之一,它有力地支持了“稳定岛”(具有“魔数”数目的质子和中子的原子核的化学元素特别稳定)的假说,原子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A.0B.118C-高一化学
1898年,IUPAC(InternationalUnionofPureandAppliedChemistry,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建议用1~18列代替原周期表中主族、副族序号,请问原第IVA族
已知七种短周期元素a~g的有关信息如下表所示:元素编号abcdefg原子半径/nm0.0370.0740.0820.1020.1430.1520.186最高化合价或最低化合价+1-2+3-2+3+1+
英国化学家戴维(Davy)用电解法成功地制出了金属钾和钠。他临终前在医院养病期间,一位朋友去看他,问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发现是什么,他绝口未提自己发现的众多化学元素中的任何-高一化学
关于同位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B.质子数不同,质量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D.质子数相-高一化学
短周期元素M、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元素的一种核素没有中子,且M、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1、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高三化学
短周期元素X、Y、Z中,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个,下列比较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高三化学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高二化学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表所示,Y、Z质子数之和为2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Y、Z、W均为非金属元素B.Y、Z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晶体C.乙的阳离子与Y-高三化学
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C.同族-高一化
短周期元素中,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两倍的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CS2B.CO2C.SO2D.SiO2-高一化学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下列推断错误的是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结构TM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X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Y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Z单质是银白色固-高二化学
图中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高二化学
1907年2月2日,享誉世界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因心肌梗塞与世长辞,那一天距离他的73岁生日只有六天。门捷列夫在科学界的主要贡献是A.发现色盲现象B.发现元素周期律C.发明硝酸-高一化学
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基本原因是A.元素的原子量逐渐增大B.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高一化学
下列是三个不同短周期部分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元素代号WRXYZ原子半径/nm0.0370.1540.0660.0700.077主要化合价+1+1-2-3、+5+2、+4试回答下列问题:(1)五
下列物质的熔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B.K>NaC.HCHO<CH3OHD.KF<KCl<KBr-高二化学
下列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A.NaB.OC.SD.C-高二化学
已知X、Y、Z、W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族且均为金属元素,Y、W同族,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Z>W>YB.X的最-化学
某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它是元素,与K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和。-高一化学
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a、b、d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与c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c>d>bB.电负性a>b>d>cC.原子序-高二
短周期元素X、Y、Z、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ZR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B.原子半径大小:Y>ZC.X和Y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Z、R的最高价氧化物-高三
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族周期IA01①ⅡAⅢAⅣAⅤAⅥAⅧA2②③④3⑤⑥⑦⑧⑨(1)证明⑨的非金属性比⑧强的实验事实是;②的单质与③、⑧的最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短周期部分,表中字母分别表示一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acefgbdh(1)e、f、g三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2)元素-高一化
在元素周期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紧密相邻。甲、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高一化学
我国最新报导的高超导体中,铊(Tl)是其中之一,已知位于第六周期第ⅢA族,关于铊的说法,可能错误的是:()A.Tl(OH)3有两性B.是银白色金属C.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D.铊的金属性-高一化学
元素X、Y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失去电子而形成与Ne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X的原子序数比Y的原子序数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金属性比Y的金属性强B.常温下,X和Y都不能从-高一化学
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有关的是()①F2、Cl2、Br2、I2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②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③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高二化学
-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表示的含义是:A.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13个电子B.表示碳元素的一种单质C.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质子D.质量数是13,-高一化学
将0.2mol金属R的一种含氧酸盐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使之完全分解,生成R的氧化物RO和CO、O2的混合气体。已知:该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8,其体积为8.96L(标准状况-化学
已知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正确的是()A.第三周期VIII族,P区B.第三周期VB族,ds区C.第四周期VIII族,d区D.第四周期
下图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图,其中乙单质是半导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的氢化物与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丙-高三化学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且X、Y、Z、R和W均为主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ZRWA.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大于2B.五种元素一定都是非金属元素C.R的最高价-高一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XO3Y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Z的基态原-高二化学
题目详情
(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W的原子半径比X的
(填“大”或“小”)。
(2)Z的第一电离能比W的 (填“大”或“小”); XY2由固态变为气态所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是 ;氢元素、X、Y的原子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写出其中一种能形成同种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名称 。
(3)振荡下,向Z单质与盐酸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W的单质与氢氟酸反应生成两种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在25°、101kpa下,已知13.5g的Z固体单质在Y2气体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放热419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5)工业上冶炼Z时用到的催化剂是冰晶石,制取冰晶石(Na3AlF6)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Al(OH)3+ 12HF+ 3 A = 2Na3AlF6+ 3CO2↑+ 9H2O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①反应物A的化学式为 ,属于 晶体
②冰晶石(Na3AlF6)是离子化合物,由两种微粒构成,冰晶石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答案
(3)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Si+4HF=SiF4↑+2H2↑
(4)2Al(s)+3O2(g)=Al2O3(s);△H=-1676kJ/mol (5)①Na2CO3 离子晶体 ②AlF6-
试题分析: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Y是氧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XO3,这说明X是第ⅣA族元素。由于X的原子序数小于Y的,则X是碳元素。Z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1,所以Z是铝元素。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8,中子数为14,则质子数=28-14=14,所以W是硅元素。
(1)硅的原子序数是14,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W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
(2)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铝是金属,所以Z的第一电离能比W的小;CO2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所以CO2由固态变为气态所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氢元素、X、Y的原子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其中一种能形成同种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名称甲醛。
(3)由于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所以振荡下,向Z单质与盐酸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生成两种无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4HF=SiF4↑+2H2↑。
(4)13.5g铝的物质的量是13.5g÷27g/mol=0.5mol,则2mol铝反应放出的热量是419kJ×4=1676kJ。因此在25°、101kpa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Al(s)+3O2(g)=Al2O3(s);△H=-1676kJ/mol。
(5)①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并依据原子守恒可知,A应该是碳酸钠。碳酸钠是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
②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晶胞中含有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