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5分)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温度为时,a与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三物质中,物质(填序号)的溶解能力受温度影响最大。(2-九年级化学
(5分)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温度为时,a与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三物质中,物质(填序号)的溶解能力受温度影响最大。(2-九年级化学
题目简介
(5分)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温度为时,a与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三物质中,物质(填序号)的溶解能力受温度影响最大。(2-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5分)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温度为
时,a与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三物质中,
物质(填序号)的溶解能力受温度影响最大。
(2)t
2
℃时,35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___g;
(3)t
2
℃时,用100g水与一定质量a物质恰好配成饱和溶液。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
(4)在t
2
℃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
1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t1℃(1分),a(1分)(2)75(1分)(3)350(1分)(4)a(1分)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温度为t1℃时,a与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三物质中,
a
物质的溶解能力受温度影响最大。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t2℃时,在100 g 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为50g 。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25ga物质。形成的溶液质量是25g +50g=75g;
(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所以t 2℃时,用100g水可与50ga物质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的质量为50g÷10%—(100g+ 50g)=350g。
(4)根据三者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其次为b;c物质的溶解度变大不析出晶体。
上一篇 :
下图是固体X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一篇 :
有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化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100g水中溶解gA物质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九年级化学
(5分)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2)t3℃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
室温时不饱和的食盐水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晶体析出。下列正确的是()A.溶质的溶解度减小B.溶质的质量变大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九年级化学
下列关于溶解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30g硝酸钾,则此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0gB.t℃时,往100g水中加入33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剩余3g固体硝酸钾,则此-九年级化学
25℃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则2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A.20g/100g水B.25g/100g水C.15g/100g水D.无法确定-化学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的-九年级化
如图是A、B、C三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1)10℃时,A、B、C三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2)将60℃时,A、B、C的饱和溶液各100克降温到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
现有常温下的饱和石灰水和食盐两种溶液,鉴别它们的方法很多,下面方法不可取的是A.尝它们的味道B.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或硝酸银溶液C.升高溶液温度D.测它们的pH或通入二氧化碳-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乙溶液都变饱和C.t℃时,甲和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九年级化学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t1℃时,将A、B分别溶于水中,各自配成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然后升高温度.试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等质量两种饱和-化学
下图表示某物质在水(a)和酒精(b)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相同B.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20℃时,其水溶液比-九年级化学
50℃的某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20℃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OC时,甲、乙两者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40OC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D.40OC-九年级化学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九年级化学
温室时,不饱和的食盐水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晶体析出。对于该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溶解度减小B.溶质的质量减小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九年级化学
(4分)下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10℃,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填“>”“<”或“=”);(2)20℃时,将15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t1℃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为饱和溶液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九年级化学
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通过降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九年级化学
(4分)下图是A、B、C三种固体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将质量为ag的A、B、C三种溶质分别加入100g水中,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⑴三种物质中,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a、b、c三种难分解且不带结晶水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当温度达到________℃时,a、c的溶解度相同。(2)在0~85℃间,当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的溶液溶质质量分-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1)t℃时,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填“>”“<”“=”);(2)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法提纯a.-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b的溶解度B.40℃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c物质一定是二氧化碳溶解度-九年级化学
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4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8.44018.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九年级化学
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资料:A的溶解度温度/℃2030405060溶解度/g37.241.445.850.455.2A.②中A的质量分
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时,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AB.BC.CD.AB-九年级化学
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现有以下方法:A.加溶剂水B.加溶质硝酸钾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1)能减小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2)能使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九年级化学
(9分)(1)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各种氮肥的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图的工艺流程,回答问题:①流程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②流程Ⅱ中氨气与某物质反应后生成一氧-九年级化学
(5分)下图所示的照片拍摄于某处天然温泉,请回答下列问题:(1)温泉水中有很多矿物质(例如硫酸钠),硫酸钠的溶解度表如下所示。要将其从温泉水中提取出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温-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一定是:A>BC.t1℃时,用等质量水-九年级化学
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A.20℃时,溶解度甲>乙>丙B.50℃时,在100g水中放入50g乙,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九年级化学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t℃乙物质的饱和-九年级化学
如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溶解度B.20℃时,50g水最多能溶解31.6gKNO3C.t℃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根据图1、图2中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分析图1,P点处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AB(填“>”、“<”或“=”);取一定质量的A的饱和溶液,将溶液温度从t℃降低到10℃,-九年级化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1)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2)t3℃时,若将50g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九年级化学
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80100溶解度/g/100g水Ca(OH)20.1730.1650.1210.0940.076NaOH319111131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t2℃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B.在t1℃时,a、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c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2℃时,溶-九年级化学
(6分)溶液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上具有广泛的用途。(1)医疗上常用0.9%NaCl溶液作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2)配制500g生理盐水,需要的仪器为(填序号)。(3)已知KCl的-九年级化
(6分)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1)“水”有很多种。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字母序号)。A.河水B.自来水C.矿泉水D.蒸馏水(2)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A.t1℃时,M、N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由t1℃升温到t2℃时,N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九年级化学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t1℃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各蒸发掉10g水,析出甲的质量大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溶液(填-九年级化学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t2℃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配制饱和溶液,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九年级化学
向饱和澄清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减少B.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增加-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乙>丙>甲B.将温度-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l℃时,甲、乙的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于乙的饱和溶液中溶-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九年级化学
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2)将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从50℃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九年级化学
(4分)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一种高效环保的纯碱生产方法——“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1)在反应①中,生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的-三年级化学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B.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C.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九年级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5分)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温度为时,a与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三物质中,物质(填序号)的溶解能力受温度影响最大。(2-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温度为 时,a与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三物质中, 物质(填序号)的溶解能力受温度影响最大。
(2)t2℃时,35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___g;
(3)t2℃时,用100g水与一定质量a物质恰好配成饱和溶液。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
(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
答案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温度为t1℃时,a与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三物质中,a物质的溶解能力受温度影响最大。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t2℃时,在100 g 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为50g 。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25ga物质。形成的溶液质量是25g +50g=75g;
(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所以t 2℃时,用100g水可与50ga物质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的质量为50g÷10%—(100g+ 50g)=350g。
(4)根据三者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其次为b;c物质的溶解度变大不析出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