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有①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②组织华约③接受马歇尔计划④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高二历史
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有①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②组织华约③接受马歇尔计划④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有①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②组织华约③接受马歇尔计划④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有
①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②组织华约③接受马歇尔计划④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江苏同步题
答案
A
上一篇 :
结合所学分析下表,正确的是表:美
下一篇 :
二战后美国的外交官凯南形容:“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把他发动的冷战标榜为“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杜鲁门认为冷战的根源是A.苏联保障国家安全与美国称霸全球的碰撞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高二历史
1949年2月,美国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总结起来,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对坚信,它和美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要面临的-高二历史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为“半球化”,其原因在于()A.南北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B.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C.南、北半球-高一历史
二战后,美国发动的冷战深刻影响了世界。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冷战有关的是①1948~1949年柏林封锁和空运②1950~1953年朝鲜战争③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④1991年苏联解体[]A.②④B.②③④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围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另一场战争”是A.战后美苏争夺世界B.战后新的-高三历史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国内各民族矛盾的激化B.受美苏“冷战”政策的影响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高三历史
关于20世纪中期出现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冷战开始的标志B.组成两大集团国家的社会性质不同C.避免了局部战争的爆发D.欧洲联盟的建立结束了这一-高三历史
戴高乐主义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困总统戴高乐提出的思想政治主张和对外政策。戴高乐主义的主要内容有:争取实现“欧洲人的欧洲”的目标,反对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等。二战后“美国-高三历史
任新民(1915~),安徽宁国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1949年7月决定从美国回国。此时他可能遇到的情景是[]A.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热情邀请B.苏联给中国提供研究核武器的技术资-高一历史
如果要给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B.从欧共体到欧盟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历史
1947年7月,美国政策研究室主任乔治·凯南在《外交》杂志上发表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文中指出:“共产主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信仰之一……人们一旦加以信仰,它就永远不可能被彻底取-高二历史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的崛起C.美苏势-高一历史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政治上,西欧各国深感在“华盛顿和莫斯科所控制的世界里”,西欧谋求生存的唯一出路是“设法使欧洲统一”,阿登纳、舒曼、莫内等西欧政治-高三历史
下边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拉网人说:“来吧,小鱼!”后来被拉进网的“小鱼”不可能包括()A.英国B.法国C.联邦德国D.苏联-高一历史
“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高三历史
下图为华君武先生所作政治讽刺漫画,对该漫画主旨理解正确的是A.美日勾结企图共同瓜分中国B.美国改变对日政策扶持日本C.美国支持日本成为政治大国D.美国削弱日本维护自己霸权-高三历史
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C.北约和华约已-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材料二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高一历史
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历史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到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的过程。其标志是()A.雅尔塔体制的确立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C.杜鲁门主义的出-高一历史
(24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阅读讲话片段,回答问题。片段一50年前,……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以超凡的战略眼光,毅然作出中法全-高三历史
二战结束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A.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B.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C.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高一历史
“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反映了()A.美国要求在世界-高一历史
二战后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划分了对某些国家的战后控制权。此表透露的正确信息是[]A.英国独占世界霸权的愿望B.东欧成为苏联英国战后争夺的-高三历史
“冷战”极大地影响了二战后的世界发展,下面有关“冷战”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美苏在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上的冲突导致了“冷战”的发生。B.“冷战”期间美苏的除军事手段以外的全面对抗-高三历史
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高三历史
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C.北约和华约已经-高三历史
如下图反映的政治形势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是A.利于世界市场的整合B.引发世界性经济大战C.造成世界市场的分裂D.断绝彼此间经济交往-高二历史
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右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A.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B.1946年的联合国C.1949年的北约D.1967年的欧共体-历史
下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1957年3月25日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就相继发生了朝鲜战争、柏林危机、越南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国际冲突。其共同背景是()A.亚欧对抗力量失衡B.不结盟运动迅速展开C.美苏“冷战”对峙格-历史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A.联合国B.欧洲-历史
下图是朝鲜战争中某一阶段的形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甲所示的区域是“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的退守区②乙所示的灰色区域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控制③丙所示的军事行动使战场-高三历史
“二战”后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的基本特征是[]A.组织军事集团但不进行战争B.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C.强调合作但不放弃武力D.以军事结盟方式保持资本主义世界的稳定-高一历史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肯尼斯·沃兹于1963年撰写了《两极世界的稳定》一文,其文中不可能涉及的史实为A.华沙条约签订B.古巴导弹危机C.东德建柏林墙D.中日邦交正常化-高三历史
美、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高一历史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苏联的漫画《华盛顿的“和平鸽”》,下列关于此漫画寓意的叙述,最确切的是[]A.提醒苏联警惕美国的阴谋B.讽刺美国冷战政策的实质C.揭露美国积极进行军-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许多重大事件。下列事件排列的正确顺序是()①北约组织成立②欧共体成立③杜鲁门主义实施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③①②D.③④②①-高二历史
下列四幅地图所反映的国际局势,与联合国大会决议相关的是-历史
“美国应该做任何她能做的来帮助世界经济的恢复。……我们的政策不是针对任何国家或是教条,而是针对饥饿、贫穷、绝望和骚动。它的目标应该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复苏,以使得自由-高三历史
(26分)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文明交流的深入与扩大,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在不断地变化之中。2014年3月下旬习近平主席对欧洲友好访问期间多次发表演讲,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一个文明-高三历史
下图反映的政治形势对世界市场市场的影响是A.利于世界市场的整合B.引发世界性经济大战C.造成世界市场的分裂D.断绝彼此间经济交往-高三历史
漫画形象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得以长期维持的决定性因素是[]A.第三世界力量弱小B.联合国作用软弱C.美苏力量均势D.多极化逐步发展-高一历史
美国政治家约翰·凯南在《美国外交》一书中指出: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实行的政策“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而又坚定的、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下列不能反映出他这种主张-高三历史
“冷战是一个多因素的产物”,影响冷战形成的因素包括①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②美苏双方互感“安全威胁”③英国等欧洲国家推波助澜的作用④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瓦解[-高三历史
(14分)冷战结束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但关于冷战起源的问题依然值得人们深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苏联在坚决反对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复活的同时,将其西部边界的-高三历史
有学者提出:从东西方关系的角度来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该论断的依据是A.使欧洲在美国协助之下恢复发展以抗衡苏联B.该计划将东欧国家排除在外C.标志着美国-高三历史
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高三历史
二战后期,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①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②认识到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依赖性③希望中国成为制衡苏联的重要力-历史
有人说:“布雷顿森林体系虽为美元霸权提供了国际制度的平台,但美元霸权地位的真正起步却缘于冷战开始之际的马歇尔计划”。材料表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元霸主地位起步的标志-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有①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②组织华约③接受马歇尔计划④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①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②组织华约③接受马歇尔计划④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