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漫画形象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得以长期维持的决定性因素是[]A.第三世界力量弱小B.联合国作用软弱C.美苏力量均势D.多极化逐步发展-高一历史
漫画形象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得以长期维持的决定性因素是[]A.第三世界力量弱小B.联合国作用软弱C.美苏力量均势D.多极化逐步发展-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漫画形象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得以长期维持的决定性因素是[]A.第三世界力量弱小B.联合国作用软弱C.美苏力量均势D.多极化逐步发展-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漫画形象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得以长期维持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第三世界力量弱小
B.联合国作用软弱
C.美苏力量均势
D.多极化逐步发展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期末题
答案
C
上一篇 :
下图反映的政治形势对世界市场
下一篇 :
美国政治家约翰·凯南在《美国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冷战是一个多因素的产物”,影响冷战形成的因素包括①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②美苏双方互感“安全威胁”③英国等欧洲国家推波助澜的作用④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瓦解[-高三历史
(14分)冷战结束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但关于冷战起源的问题依然值得人们深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苏联在坚决反对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复活的同时,将其西部边界的-高三历史
有学者提出:从东西方关系的角度来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该论断的依据是A.使欧洲在美国协助之下恢复发展以抗衡苏联B.该计划将东欧国家排除在外C.标志着美国-高三历史
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高三历史
二战后期,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①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②认识到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依赖性③希望中国成为制衡苏联的重要力-历史
有人说:“布雷顿森林体系虽为美元霸权提供了国际制度的平台,但美元霸权地位的真正起步却缘于冷战开始之际的马歇尔计划”。材料表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元霸主地位起步的标志-高三历史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高一历史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政策中,最能直接体现此观点的是[]A.建立经互会B.推行杜鲁门主义C.建立北约组织D.实施马歇尔计划-高三历史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或示意图等)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图1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图2欧洲联盟成员国示意图比较图1和图2,提取两项有关国家、-高三历史
下列德国历史地图的变化体现了A.国家由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B.法德关系由对抗仇视到和解合作C.政体由专制到立宪再到共和D.国际格局由冷战对峙到多极鼎立-高三历史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选民大会上演说道:“由于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第一次危机,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即将举行的大选中会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却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从当时的国际-历史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的崛起C.美-高三历史
下图是一幅标题为《最新型美国汽车》的政治漫画。它讽刺了[]A.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对欧洲国家提供贷款B.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主宰着世界经济霸权C.二战后初期,美国-高三历史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高一历史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高一历史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说:“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这里的“合理经济的再生”是指[]A.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B.市场经济的恢-高三历史
肯尼迪曾言:“只有总统的指令才能开火,否则就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冷战期间,美苏双方的领导人都采取冷静的态度,尽量避免危机的升级,并且保持联络。美苏双方在战争边缘-历史
从“欧共体大事年表”中,可以看出西欧国家()①不断加强经济合作②进一步加强政治上联合③走联合自强的道路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高二历史
据《国际条约集》(1948—1949)记载:“为了实现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更广泛的经济合作,会议认为必须由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们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交流经验、相互给予技术的援助-高三历史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高三历史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A.马歇尔计划B.布雷顿森林体系C.关贸总协定D.杜鲁门主义-高三历史
日本《选择》月刊近日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火车头,对中国需求、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对中国来说,-高三历史
以下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项调查结果:1946年6月,58%的受调查者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1950年11月上升到81%。1948年1月,83%的人主张停止同苏联的贸易,67%的人主张制止苏-高三历史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提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岛链”。此观点提出的背景是A.美苏冷战B.第一次世界大战C.冷-高三历史
1946年,英国首相艾德礼邀请了一批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到英国访问,并同意给予一批部分源自美国的高级机密军事技术资料,艾德礼此举遭到了部分英国人和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反-高二历史
据不完全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中,先后爆发了87次战争。其中,29次在亚洲,26次在中近东和北非,17次在中、南部非洲,10次在中南美洲,5次在欧洲。对此认识正确的-历史
观察下面漫画,根据漫画我们能得出的认识有A.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B.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确立C.国际社会形成两大阵营D.联合国强势干预美苏争霸-高三历史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公开对立的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即“马歇尔计划”和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工程”。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美苏都强化了对援助地区-高三历史
“1947—1948年间,西方国家决定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成一个经济统一体,并在这个统一体和它们在柏林的占领区发行一种新马克”。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A.揭开了美苏冷战序幕B.加速了-高三历史
下列四幅图最能体现二战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特征的是()A.B.C.D.-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高三历史
罗伯特·奥本海默将美苏两国比作困于瓶中的两只蝎子,“彼此可将对方置于死地,但自身也性命难保。”他形象地说明了()A.美苏军备竞赛不断升级B.冷战与“热战”相互交织C.美苏两大-高一历史
1944年10月21日,罗斯福在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讲演中说:“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高一历史
《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高二历史
关于二战后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A.美国实行目的是遏制苏联,扶植和控制西欧B.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标志冷战全面开始C.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范围是-高一历史
下图所示海报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西欧实现了一体化B.美国努力扶植西欧C.欧洲重视提高妇女的地位D.欧洲社会生活水平明显改善-高三历史
下列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B.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高一历史
下图为我国漫画家华君武1947年创作的一幅时政漫画作品。该漫画主要A.揭露美国援助西欧实质和真实目的B.说明西欧各国国际影响力江河日下C.强调战后西欧各国经济的悲苦无奈D.讽-高二历史
二战后,美国准备在欧洲推行一项重要举措,以帮助欧洲战后重建。文件的起草者最初还寄希望于东欧国家加入进来,从而使他们从正在形成的苏联集团中脱离出来。该举措是A.实施关-高三历史
从1948年到1950年,欧洲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下列各项中,与此史实有关的是[]A.门户开放政策B.罗斯福新政C.欧洲一体化D.马-高三历史
1955年5月,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等8国针对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这一事件产生的重大-高三历史
(12分)阅读右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简要说明图一、图二分别反映的历史信息,(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二者的联系。(10分)(要求:从背景、目的、影响等方面对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高三历史
下列图片不能直接用于探究“美苏争锋”这一课题的是ABCD-历史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高三历史
国际安全材料一:1500年以来,每一次大国战争之后都伴随着一个不确定时期。此时,政治家们都要试图改变国际体系或对其进行调整,以防止大国战争再次爆发。目前我们正处于这个-高三历史
二战后,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提出了所谓的“烂苹果理论”:“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高三历史
对漫画寓意解读正确的有,美国意在①遏制共产主义②称霸整个世界③控制西欧国家④阻止社会革命A.①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高三历史
雅尔塔体系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以下关于雅尔塔体系的观点正确的是()①雅尔塔体系主要包括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达成的协议②美苏冷战期间,双方相互借鉴,并进-高三历史
1946年3月13日斯大林发表谈话:“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丘吉尔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应当指出,丘吉尔先生和-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漫画形象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得以长期维持的决定性因素是[]A.第三世界力量弱小B.联合国作用软弱C.美苏力量均势D.多极化逐步发展-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B.联合国作用软弱
C.美苏力量均势
D.多极化逐步发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