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雅尔塔体系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以下关于雅尔塔体系的观点正确的是()①雅尔塔体系主要包括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达成的协议②美苏冷战期间,双方相互借鉴,并进-高三历史
雅尔塔体系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以下关于雅尔塔体系的观点正确的是()①雅尔塔体系主要包括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达成的协议②美苏冷战期间,双方相互借鉴,并进-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雅尔塔体系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以下关于雅尔塔体系的观点正确的是()①雅尔塔体系主要包括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达成的协议②美苏冷战期间,双方相互借鉴,并进-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雅尔塔体系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以下关于雅尔塔体系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雅尔塔体系主要包括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达成的协议
②美苏冷战期间,双方相互借鉴,并进行内部的调整和改革
③雅尔塔体系下,美苏最后总是能达成妥协,世界形势逐渐走向缓和
④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出现多极化格局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B
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由二战后期的一系列国际会议构成其基本框架,包括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故①正确;两极格局冷战对峙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相互借鉴,资本主义借鉴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社会主义借鉴了资本主义的市场,并进行了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故②正确;雅尔塔体系下,美苏紧张对峙的同时,因为军事实力相当,这使得双方谁都不敢轻易动武,保持了长时期的核威慑下的世界冷和平,故③正确;随着国际力量的此消彼长,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但是多极化格局尚未定型,故④错误,据此正确答案选B项。
上一篇 :
对漫画寓意解读正确的有,美国意
下一篇 :
1946年3月13日斯大林发表谈话: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图是《1945—1949年中欧形势图》,对其理解准确的是A.巴黎和会召开,民族国家独立B.美苏操纵欧洲,北约华约对峙C.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对抗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高二历史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主要表现为A.直接的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不断爆发“局部热战”B.在政治、军事、经济、意识形态上的全面敌对,但双方不直接付诸武力C.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高二历史
“苏联的政权是不通情理的,但对武力的逻辑却是高度敏感的……美国必须以实力遏制苏联。”以上言论体现出美国的外交政策是[]A.门户开放政策B.热战政策C.“冷战”政策D.战略防御政策-高三历史
1946年丘吉尔发表演说:“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高三历史
“政治地图”是反映世界或国家政治事物和现象的地图,它是在经济发展、战争和居民迁移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政治版图,可以人为划定界线。下列不能体现政治地图发生变化的是A.194-历史
二战后,美国通过经济援助计划,将西欧国家纳入冷战战略轨道。提出该计划的是[]A.丘吉尔B.罗斯福C.马歇尔D.尼克松-高三历史
1948年,一批输往欧洲的物资上贴有标签。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A.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的缔结D.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高三历史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分区占领柏林,局部热战出现B.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对抗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华约对峙D.西欧走-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高三历史
二战后欧洲工人生活状况急剧恶化。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高二历史
下面两张战争宣传单可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适合用于探究图1图2A.1961--1973年越南战争B.1950--1953年朝鲜战争C.1937一l945年抗日战争D.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历史
“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高三历史
这是一位中国女生2009年在德国学习期间的一封家书(部分):造成柏林成为“多中心的城市”的历史原因是()A.德国国内民族矛盾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历史
卡特总统想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却被勃列日涅夫的现实主义在国际舞台上打得落花流水;戈尔巴乔夫想的是长远利益,但与美国现实主义交手后,迎来的却是苏联解体和独联体各国人-高三历史
美国人布热津斯基在谈到美苏对抗时说“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A.意识形态的-高三历史
美国“冷战”政策最基本的特征是[]A.强调合作而不搞对抗B.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C.以军事结盟的方式稳定资本主义D.组织军事集团但不进行战争-高三历史
下图为1997年德国发行的纪念邮票。这表明德国A.讽刺美国独霸欧洲的野心B.揭露美国对苏冷战的实质C.肯定美国援助计划的作用D.警示国人勿忘历史的教训-高三历史
观察下面图片,对此图片信息的正确释读是[]A.二战后美苏“冷战”对峙B.欧洲惟美国马首是瞻C.美苏分区占领了德国D.双方未发生武力威胁-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创造条件,使我们和其他国家能共同建立一种不受逼迫的生活方式。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高三历史
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指出,苏联这种“秘密,迅速和不同寻常的集结”是“出于预谋的挑衅性地、不正当地改变现状的行动”,这对美国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材料中“秘密,迅速和-历史
1963年,肯尼迪曾在柏林墙下演说,“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不准他们离开我们。”下列对柏林墙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联-历史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严守联合国的原则,那么,它们推行这些原则的影响力是-高一历史
“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1948年,英、法等16个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在这种合作的气氛下,1950年西欧国家成立了-历史
(14分)二战结束后不久,世界就进入了以美苏对抗为主的“冷战时代”。“冷战”及其结束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高三历史
观察下图漫画(危险的多米诺骨牌“游戏”),它形象地反映了[]A.南南合作的现实作用B.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C.石油国家的互相联合D.欧洲联盟的逐步形成-高三历史
据《西方文明简史》,“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内战中的胜利开创了一个新的共产党政权,同时加剧了美国对共产主义蔓延的恐惧。此后不久,又一事件将冷战拖人世界范围的争斗,-高三历史
下图中上面降落下来的不是炸弹,而是写着民主主义革命的降落伞。其中投放和接收降落伞的国家分别是A.苏联、中国B.美国、日本C.苏联、日本D.美国、中国-高三历史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高三历史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的崛起C.美-高三历史
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阻断了西欧从东欧的粮食进口线,加剧了二战后西欧粮食短缺的局面。在不断增长的高失业率、因食品短缺导致的接连不断的罢工以及一些国家的社会动荡下,欧洲-历史
高三某学生写一篇有关l947--1948年的国际关系的论文,他的论文中涉及的“关键词”可能有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铁幕演说、越南战争D.朝鲜战-历史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B.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掌权C.组织“北大西洋联盟”,加强与苏联抗争的实力D.在遏制共产-历史
下图漫画所反映主题产生的影响之一是()A.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B.建立了战后的世界经济新秩序C.推动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D.导致了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历史
右图描绘了“二战”后初期的西方世界,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判读,得到了这样一些说法,对漫画的理解错误的是()①图中的“医生”是指美国,“病人”是指二战后的西欧②此医生开的“药方”其-高二历史
20世纪40年代,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认为“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实力,它狂热地坚信,他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方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不必通过-高三历史
“两极格局”就是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在世界权利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下列不属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原因的是-高三历史
有人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A都是美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B.都是为了美国的利益C.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D.其目的都-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图)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材料二“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高三历史
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一份某国电报称:“凡是解决我们自己社会的内部问题,加强我们人民的自信、纪律和集体精神的任何一项有力措施,都是对莫斯科的一次外交胜利。”这段电报A.推-高三历史
右图是1952年的一幅苏联漫画,漫画中较小的美国政治家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较大的美国军人正在欧洲地图上勾画。关于该漫画说法不正确的是[]A.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成战-高三历史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发表咨文,宣称:今日世界的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对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另一种是以强加于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极权政体,而美国政策必须支持那些自由-历史
冷战期间。美国认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苏联则认为“美国正在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影响二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的因素包括①美-历史
下图是一幅标题为《最新型美国汽车》的政治漫画。它讽刺的是[]A.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对欧洲国家提供贷款B.二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C.二战中,美国对苏联提供援助D.在经-高三历史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讲话中指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高三历史
下表为“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比”(截至1951年),这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主旨是()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购买粮食、饲料及农业生产资料输入机械设备、车辆等重工业产品购买燃料其他26%-历史
二战后“柏林墙”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对抗B.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C.德意志民族的分裂D.古巴导弹危机的产物-高一历史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崛起C.美国-高三历史
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下列属于冷战表现的有()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北约的建-高一历史
有学者说:“布雷顿森林体系虽为美元霸权提供了国际制度的平台,但美元霸权地位的真正起步却缘于冷战开始之际的马歇尔计划”。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A.是冷战开始的标-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雅尔塔体系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以下关于雅尔塔体系的观点正确的是()①雅尔塔体系主要包括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达成的协议②美苏冷战期间,双方相互借鉴,并进-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①雅尔塔体系主要包括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达成的协议
②美苏冷战期间,双方相互借鉴,并进行内部的调整和改革
③雅尔塔体系下,美苏最后总是能达成妥协,世界形势逐渐走向缓和
④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出现多极化格局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