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共12分,每题3分)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共12分,每题3分)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共12分,每题3分)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共12分,每题3分)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①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内,虽豪贵人勿顾也。
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 客以红氍毹②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
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
其高介绝俗如此。
昆山夏昶者,亦善画竹石,亚于绂。画竹一枝,直白金一锭,然人多以馈遗得之。昶,字仲昭,永乐十三年进士,后改庶吉士,历官太常寺卿。昶与上元张益,同中进士,同以文名,同善画竹。其后,昶见益《石渠阁赋》,自谓不如,遂不复作赋。益见昶所画竹石,亦遂不复画竹。
(节选自《明史·王绂、夏昶传》)
注:①楮(chǔ)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②氍毹(qú shū):一种毯子。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博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写:摹画。
B.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期:约定。
C.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 颔:点头。
D.昶……同以文名,同善画竹 名:闻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绂始为作画 B.昆山夏昶者……亚于绂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 D.然人多以馈遗得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绂“高介绝俗”的一组是 ( )
①以善书供事文渊阁 ②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③虽豪贵人勿顾也 ④明旦访其人赠之
⑤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⑥绂颔之而已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绂博学多才,不仅能做工,而且会唱歌和作诗,还爱好读书,“写山木竹石”,所以特别被当时的人称赞。
B.王绂作画不肯轻易下笔,但在游览时,饮酒到了兴头上,就会在长廊的粉壁上借着酒兴尽情地挥洒。
C.沐晟向王绂求画,过了几年都没有得到,最后沐晟又用自己收藏的书来换,王绂才给他作画。
D.夏昶和张益为人都很谦虚,夏昶见到张益的《石渠阁赋》后,就不再作赋了;张益见到夏昶画的竹石后,也从此不再画竹。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1.B
12.C
13.D
14.B
11.应为“要求”。
12.A项①“才”;②“起初”。B项①介词表比较;②介词表被动。C项均为副词加强判断语气,相当于“是”或“就是”。D项①介词“凭借”或“借助”;②介词“因为”。
13.“高介绝俗”的意思是“清高耿直,不随流俗”。由此可推知应为D项。
14.A项对“工歌诗”的解释有误;C项对“晟复以书来”的解释有误;D项中“夏昶和张益为人都很谦虚”脱离了文意,原因应是“自谓不如”。
参考译文:
王绂,字孟端,是无锡县人。他博学多才,善于作诗,字写得好,画山水、树木、和竹石,(技艺)高超称绝一时。洪武年间,因牵累获罪被发配戍守朔州。永乐初年,因为被举荐,由于擅长书法在文渊阁任职。过了很久,升任为中书舍人。
王绂没做官之前,和吴县人韩奕是朋友,隐居在九龙山,于是自称为九龙山人。对书法,往往用古人来要求自己。作画不肯轻易下笑,但在游览的时候,饮酒到了兴头上就会握着画笔,在长廊的粉壁上尽情地挥洒。遇有用金钱来购买购他的字画的人,往往拂袖而起(拒绝),或者闭门不接纳,即使是富豪和地位尊贵的人他也不顾忌。
有人劝说王绂(不要这样),王绂回答:“大丈夫应该清楚自己所处理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都像(你说的)这样,重要的事情将会怎样(处理)呢?”
住在京城的时候,在月色之下听到(有人)吹箫的声音,就乘兴画了一幅《石竹图》,第二天早晨,寻访到那个人(把画)赠给了他,那人却是个商人。商人用约色的毯子作为赠物,请求再画写一枝(竹子)配成双幅,王绂要回先前的赠画撕碎了它,退还了(商人)馈赠的礼物。
一天退朝后,黔国公沐晟从后面喊王绂的表字,王绂没有回答。同事告诉他说:“(喊你的)这个人是黔国公。”王绂回答:“我不是没有听到他的喊声,这一定是他向我索要画罢了。”沐晟跑过来赶上了王绂,果然用作画的事来请求王绂,王绂对他点点头而已。过了几年,沐晟又来信(催促),王绂才为他作画。
过了不久说:“我的画直接送给黔国公不好。黔国公的宾客平仲微;是我的朋友,因为朋友的关系(把画)送给平仲微,等黔国公向他要就行了。”
他就像这样清高耿直,不随流俗。
昆山人夏昶,也善于画竹石,(名声)低于王绂。他画一枝竹子,价值白银一锭 ,但是别人大多通过赠送给他礼物得到他的画。夏昶,字叫仲昭,永乐十三年的进士,后改为庶吉士,历任官职到太常寺卿。夏昶和上元人张益,一起中的进士,都凭借文章而知名,又都善于画竹子。后来,夏昶看到了张益写的《石渠阁赋》,自己认为比不上(他),就不要写作赋了。张益见到了夏昶所画的竹石,(自己也认为比不上,)也就不再画竹子了。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2题
下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王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列各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相应的题目王彦章,字贤明,郓州寿张县人也。……龙德三年四月晦,晋师陷郓州,中外大恐。五月,以彦章代戴思远为北面招讨使。拜命之日,促装以赴-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郭原平郭原平,字长恭。禀至行,养亲必以己力,佣赁以给供养。性甚巧,每为人作工,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语文
阅读下列各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相应的题目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21分)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槐貌甚伟,广颡而丰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颖川,读故太丘长陈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语文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失职),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郭原平字长泰,禀至行,养亲必已力。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性谦虚,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穷,父母有肴味,唯餐盐饭-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冯道根,字巨基,广平酂人也。少失父,佣赁以养母,以孝闻于乡里。年十六,乡人蔡道斑为湖阳戍主,道斑攻蛮锡城,反为蛮所困,道根救之。匹马转-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题。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语文
阅读下列各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相应的题目范正辞太平兴国中,以饶州多滞讼,迁知州事。至则宿系皆决遣之,胥吏坐淹狱停职者六十三人。会诏令料州兵送京,有王兴者,怀土惮行,-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5题(4分)“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①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9分,每小题3分)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8分)明公恕斋尝为献县令,良吏也,官太平府时,有疑狱,易服自察访之,偶憩小庵,僧年八十余矣,见公合掌肃立,呼其徒具茶,徒遥应曰:太守且-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樊迟问知①,子曰:“务②民之义③,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注释】①知(zhì):同“智”。-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8分)鲜于侁,字子骏,阆州人。性庄重,力学,举进士。庆历中,天下旱,诏求言。侁推灾变所由兴,又条当世之失有四,其辞恳实。唐介与同乡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王镇恶,北海剧人也。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祖父见奇之,曰:“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故名之为镇恶-语文
阅读下列各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相应的题目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母曾呕吐,疑为中毒,因跪而尝之。伯父魏岐州刺史玚,深所嗟尚,每称曰:“此儿吾-语文
阅读下列各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相应的题目则天朝,或辄罗告其主,以求官赏。润州刺史窦孝谌妻庞氏,为其奴告夜醮,敕御史薛季旭推之。季旭言其咒诅,草状以闻,先于玉阶涕泣不-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题送李愿归盘古序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幼聪敏,善属文。年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登进士第,拜校书郎。-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语文
阅读下列各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相应的题目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其先七世两千石卿校,祖父侵,安帝时司隶校尉;父儒,桓帝时太常。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燕凤字子章,代人也。少好学,博综经史,明习阴阳谶纬。昭成素闻其名,使以礼致之,凤不应聘。及军围代,谓城人曰:“凤不来者,将屠之。-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题。梓人传柳宗元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语文
【过】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A.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失,错误)B.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超过,过分)C.《过故人庄》(经过,通过)D.一日-语文
【国】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国家)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语文
【坐】选出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A.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坐着)B.既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连带责任)C.何坐?坐盗。《晏子使楚》(犯罪)D.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因为)-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平昌送何东白诗序汤显祖何翁晓,江山①人。壮拳勇,任侠,常手杀劫贼数人。以他故为乡官所侮,愤恨去,道逢奇客,口授禁方。晓不甚识字,重听,-语文
阅读下列各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相应的题目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语文
阅读下列各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相应的题目周新,南海人,初名志新。成祖常独呼“新”,遂为名,因以志新字。洪武中以诸生贡入太学。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成祖即位,改监察-语文
阅读正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延寿字长公,燕人也。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徙颍川。颍川多豪强,难治。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颍川由是以为-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一14题。陆陇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十四年,授江南嘉定知县。嘉定大县,赋多俗侈。陇其守约持俭,务以德化民。或父讼子,泣而逾之,子掖父归而善-语文
【归】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返回)B.吾妻归宁。《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C.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返回,回到)D.微斯人,吾与谁归?-语文
【左】选出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降职)B.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伙中,敢哗者死”。《段太尉逸事状》(身边的人)C.公子坐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凌统字公绩,吴郡馀杭人也。统年十五,左右多称述者,权拜统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使摄父兵。后从击山贼,权破保屯先还,余麻屯万人,-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语文
【期】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穿一年孝服的人)B.不期而遇《中国成语大词典》(希望)C.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满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奠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语文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宰我问:“三年之丧①,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②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语文
【固】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顽固)B.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稳固,加固)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语文
【走】选出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A.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逃跑)B.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结构)C.太史公牛马走再拜言。《报任安书》(奔D.兵刃既接-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共12分,每题3分)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语文
题目详情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①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内,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 客以红氍毹②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昆山夏昶者,亦善画竹石,亚于绂。画竹一枝,直白金一锭,然人多以馈遗得之。昶,字仲昭,永乐十三年进士,后改庶吉士,历官太常寺卿。昶与上元张益,同中进士,同以文名,同善画竹。其后,昶见益《石渠阁赋》,自谓不如,遂不复作赋。益见昶所画竹石,亦遂不复画竹。
(节选自《明史·王绂、夏昶传》)
注:①楮(chǔ)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②氍毹(qú shū):一种毯子。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博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写:摹画。
B.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期:约定。
C.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 颔:点头。
D.昶……同以文名,同善画竹 名:闻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绂始为作画 B.昆山夏昶者……亚于绂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 D.然人多以馈遗得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绂“高介绝俗”的一组是 ( )
①以善书供事文渊阁 ②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③虽豪贵人勿顾也 ④明旦访其人赠之
⑤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⑥绂颔之而已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绂博学多才,不仅能做工,而且会唱歌和作诗,还爱好读书,“写山木竹石”,所以特别被当时的人称赞。
B.王绂作画不肯轻易下笔,但在游览时,饮酒到了兴头上,就会在长廊的粉壁上借着酒兴尽情地挥洒。
C.沐晟向王绂求画,过了几年都没有得到,最后沐晟又用自己收藏的书来换,王绂才给他作画。
D.夏昶和张益为人都很谦虚,夏昶见到张益的《石渠阁赋》后,就不再作赋了;张益见到夏昶画的竹石后,也从此不再画竹。
答案
12.C
13.D
14.B
12.A项①“才”;②“起初”。B项①介词表比较;②介词表被动。C项均为副词加强判断语气,相当于“是”或“就是”。D项①介词“凭借”或“借助”;②介词“因为”。
13.“高介绝俗”的意思是“清高耿直,不随流俗”。由此可推知应为D项。
14.A项对“工歌诗”的解释有误;C项对“晟复以书来”的解释有误;D项中“夏昶和张益为人都很谦虚”脱离了文意,原因应是“自谓不如”。
参考译文:
王绂,字孟端,是无锡县人。他博学多才,善于作诗,字写得好,画山水、树木、和竹石,(技艺)高超称绝一时。洪武年间,因牵累获罪被发配戍守朔州。永乐初年,因为被举荐,由于擅长书法在文渊阁任职。过了很久,升任为中书舍人。
王绂没做官之前,和吴县人韩奕是朋友,隐居在九龙山,于是自称为九龙山人。对书法,往往用古人来要求自己。作画不肯轻易下笑,但在游览的时候,饮酒到了兴头上就会握着画笔,在长廊的粉壁上尽情地挥洒。遇有用金钱来购买购他的字画的人,往往拂袖而起(拒绝),或者闭门不接纳,即使是富豪和地位尊贵的人他也不顾忌。有人劝说王绂(不要这样),王绂回答:“大丈夫应该清楚自己所处理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都像(你说的)这样,重要的事情将会怎样(处理)呢?”住在京城的时候,在月色之下听到(有人)吹箫的声音,就乘兴画了一幅《石竹图》,第二天早晨,寻访到那个人(把画)赠给了他,那人却是个商人。商人用约色的毯子作为赠物,请求再画写一枝(竹子)配成双幅,王绂要回先前的赠画撕碎了它,退还了(商人)馈赠的礼物。
一天退朝后,黔国公沐晟从后面喊王绂的表字,王绂没有回答。同事告诉他说:“(喊你的)这个人是黔国公。”王绂回答:“我不是没有听到他的喊声,这一定是他向我索要画罢了。”沐晟跑过来赶上了王绂,果然用作画的事来请求王绂,王绂对他点点头而已。过了几年,沐晟又来信(催促),王绂才为他作画。过了不久说:“我的画直接送给黔国公不好。黔国公的宾客平仲微;是我的朋友,因为朋友的关系(把画)送给平仲微,等黔国公向他要就行了。”他就像这样清高耿直,不随流俗。
昆山人夏昶,也善于画竹石,(名声)低于王绂。他画一枝竹子,价值白银一锭 ,但是别人大多通过赠送给他礼物得到他的画。夏昶,字叫仲昭,永乐十三年的进士,后改为庶吉士,历任官职到太常寺卿。夏昶和上元人张益,一起中的进士,都凭借文章而知名,又都善于画竹子。后来,夏昶看到了张益写的《石渠阁赋》,自己认为比不上(他),就不要写作赋了。张益见到了夏昶所画的竹石,(自己也认为比不上,)也就不再画竹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