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材料一2012年9月18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城市1对1》栏目首期文化高端对话节目《不朽的音符》展示了以木洞山歌为代表的重庆巴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于山歌之乡巴南-高二政治
材料一2012年9月18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城市1对1》栏目首期文化高端对话节目《不朽的音符》展示了以木洞山歌为代表的重庆巴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于山歌之乡巴南-高二政治
题目简介
材料一2012年9月18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城市1对1》栏目首期文化高端对话节目《不朽的音符》展示了以木洞山歌为代表的重庆巴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于山歌之乡巴南-高二政治
题目详情
材料一 2012年9月18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城市1对1》栏目首期文化高端对话节目《不朽的音符》展示了以木洞山歌为代表的重庆巴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于山歌之乡巴南木洞镇的关注。木洞镇于1990年10月被重庆市文化局命名为“山歌之乡”,1999年11月又评为“巴渝优秀民间艺术”,2006年6月9日,国发(2006)18号文件,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公布木洞山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题1: 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4分)
材料二 实际上,对于木洞山歌的传承,专家认为,仅仅把它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远远不够,应该让木洞山歌融入生活和群众才更有生命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大部分山歌失去了滋养、繁荣的基础,老一代歌手的衰老和谢世,传承出现断裂,木洞山歌面临濒危境地。抢救、保护木洞山歌,不仅可以丰富巴渝民歌艺术,而且也将促进中国民歌艺术的丰富和发展。
小题2: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为木洞人进一步发展木洞山歌提出合理化建议。(9分)
材料三 木洞山歌在收集、抢救和保护工作中,得到巴南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建立领导班子,制定相关措施和保护文件。在文广新局,文化馆的业务指导下,多次组织专门会议,研究木洞山歌的传承发展,区政府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小题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材料三中巴南政府采取的措施及依据。(8分)
题型:论述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它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独特的作用;③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④它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4分)
小题2:①进一步继承巴南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以巴南特色打造符合当地发展木洞山歌。
②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地改革开放的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在山歌的内容与表演形式上创新。
③木洞山歌的发展,要大胆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文化传承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
小题3:①材料三中政府采取的措施,体现了巴南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有利于木洞山歌的继承与发展。(3分)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3分)③在木洞山歌面临失传的状况下,巴南政府采取积极措施筹措资金,为民歌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坚持对人民负责的表现,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2分)
小题1:试题分析:材料中“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给了提示,可从文化遗产的地位和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两个角度进行回答。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掌握文化遗产的地位与文化价值。回答此类问题,应从设问出发,根据书本相关知识来回答,尽量不要遗漏任何一点。此题难度不高,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题2:试题分析:材料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可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思考问题,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同时也应考虑到利用外来文化来发展木洞山的发展。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掌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回答此题首先要从题目的设问出发,在给定的范围内进行思考,其次用发散思维,多角度的回答问题,如本题也应考虑到利用外来文化来发展木洞山的发展,最后应把理论与材料分析紧密结合起来,不可遗漏其中任何一方面。
小题3:试题分析:材料中“政治生活”“ 巴南政府”是解题的关键。涉及政府的知识点有政府的性质、宗旨、职能、原则、国体五方面,然后根据材料组织语言进行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掌握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职能、原则、国体等方面,回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从设问出发,如本题中“从政治生活角度”进行思考,其次应牢固掌握关于政府的五个相关知识点,不能遗漏其中任何一点,再次应根据理论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不能把两者分割开来。
上一篇 :
这两块牌匾的内涵,主要表现了传
下一篇 :
文字学表明,不同民族文字体现各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011年11月18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始向公众播放《古画动漫》与古今虚实交错的《悠游古今,品味生活》等影片。同时,从18日起公众还可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欣赏到《十亿画素文物摄影-高二政治
中国孔子基金会策划组织、梁国典主编的《儒家文化大众读本》丛书,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努力发掘儒家文化中富有时代价值的内涵,使之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高二政治
“假如没有中国……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词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总统的这段话主要是为了说明()A.日本有强烈的扩张野心B.日本-高一历史
仔细观察下图所示邮票,判断它的发行日期最可能是[]A、1931年B、1936年C、1938年D、1946年-高一历史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伏击战属于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高一历史
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所指出的“遗产”是指A.传统习俗的继承B.传统建筑的继承C.传统文艺的继承D.传统思想的继承-高二政治
走向高度精神文明的人类社会应该建立“学习型社会”,应该成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A.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B.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殊作用-高二政治
《喜羊羊与灰太狼》包含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应这样看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①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④对传统文化应全面-高二政治
(14分)对于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高二政治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有正确的态度,不能片面地只看一个方面。那么,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应为()A.传统文化是财富,应全部吸收B.传统文化是包袱,应全部抛弃C.取其精华,-高二政治
蒋介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我国自清季以来,到了去年正是百周年。我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十年的革命流血,五年半的抗战牺牲,乃使不平等条约百周年的沉痛历史改变为不平等条约撤废-高三历史
材料一山东省潍坊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积极发掘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使红木嵌银瓷器、刺绣、高密三绝、临朐红丝砚等实现了规模生产,-高二政治
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D.文化创-高二政治
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传媒大多采用临时增刊的形式,大量报道日本军人在满洲、北平、上海、浙江、海南等地的活动照片,你认为最失实的是A.“欢呼胜利”B.占领海口C.骑骡子D.救民-高三历史
日本在占领区实行奴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A.宣传法西斯主义B.培养和训练汉奸C.欺骗舆论,缓和民族矛盾D.实现其民族同化政策-高一历史
材料一1941年,抗日根据地遇到了严重的困难,旱灾、蝗灾、冰雹等自然灾害接踵而来,日军的扫荡又使根据地的面积缩小、人口减少。材料二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确实是建-高三历史
小明去湖南某地旅游,晚上他在日记中写道:走进纪念坊,就好象推开了尘封的历史之门。纪念坊是正南北向,为四柱三拱门式建筑。仰望牌楼,坊正面中间领额是蒋中正题的“震古铄今-高三历史
_____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高二政治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_____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_____和富有_____的重要保证。-高二政治
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在明代后期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这说明()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高二政治
一直在从事研究中国陶瓷行业的创新问题的专家说:“中国的陶瓷世界闻名但那已经是历史了,我们已经丢掉了优秀的古老文化,其实创新需要寻找远去的文化。”为此,面对传统文化,-高二政治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机!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高一历史
“学习型社会”的出现标志着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A.全民学习、终身学习B.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C.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D.促进-高二政治
材料一甲午战争后,通商口岸特别是内地通商口岸大量增设,为外国资本打开了倾销工业品的新市场和掠夺农产品与土特产品的新区域。轮船和铁路运输发展,形成新的交通运输网,缩-高三历史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百姓身边事做起。当前最紧迫的是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公共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等。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国家应坚持-高二政治
1931年9月28日,重庆全市市民绝食,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店停业,下半旗为死难同胞致哀。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南京大屠杀D.八一三事变-高三历史
1940年秋,丘吉尔领导英国军民粉碎了法西斯德国侵占英国本土的阴谋。与此同时的东方战场上,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高三历史
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高三历史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强大精神动力。这表明()①传统-高二政治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A.实行全民族抗战B.战争的正义性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配合D.正确的战略战术-高一历史
教育部于2009年在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学习内容,今后还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京剧进课堂表明[]A.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B.京剧是国粹应全-高二政治
下列关于教育方式的变革与文化传承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教育方式的变革将改变其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具体方式②教育方式的变革只会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产生积极作用③教育方式的-高二政治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近年来,除了商业味越来越浓厚之外,“年味”也越来越淡了。特别是随着洋节的兴起和影响,在许多青少年中春节的概念越来越淡漠,他们更热衷于过西方-高二政治
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去开发,不使其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随着我这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就会被别的国家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古代花木兰-高二政治
右边漫画"阻碍我们进步的并非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请你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寓意出发,选择漫画的主题,最贴切的是23、A.经验:发展的绊脚石B.常规:成功者的梦呓-高二政治
俄国伟大的诗人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正确的道路就是这样的,吸收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这对我们文化发展的启示是A.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B.原封不动的继承传-高二政治
中国古代建筑强调群体结构,小至四合院,大至皇宫,形成一种封闭自足、不待外求、自成一统的意蕴。中国建筑的特点是使人不出户,不出园,就可以和自然交流,体四时变化。从这-高二政治
文化创新的动力是什么?_____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_____,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高二政治
中小学放暑假的习俗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在“中华第一古军校”——鬼谷洞隐居讲学,洞内有一口山泉井,每到暑期,山泉就会喷涌而出,充满整个洞穴,从而无法上课,鬼谷-高二政治
某人在向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讲述其亲自指挥台儿庄战役的史事时,激动得几乎不能言语。这里的“某人”应当是A.李宗仁B.蒋介石C.林彪D.彭德怀-高一历史
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杨立青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再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历程。根据图片中主角杨立青的服饰,判断左起第三个人物形象应处于哪一时期A.北伐战争-高三历史
“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这幅对联上联嵌入三个国家名,下联则由三个城市名组成,表达新的意思。对联撰写的背景应是A.欧洲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B.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C.中-高三历史
关于中共“七大”,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B.制定全面抗战路线C.提出解放全国人民,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任务D.为-高一历史
下列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初期抗战的表述不客观的是A.抗战态度比较积极B.打破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C.阻止了优势敌人的进攻D.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高一历史
枣宜战役中,为抗日而牺牲的第33集团军总司令是A.杨靖宇B.宋哲元C.李宗仁D.张自忠-高一历史
开展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既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这说明教育①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②具-高二政治
2010年7月,广东十三届省运会在惠州举行,吉祥物小仙鹅“惠惠”的形象智慧、动感和时尚,充分展示了“惠州-鹅城”的城市内涵;头戴“无线耳麦”,象征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凸显了-高二政治
_____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_____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_____,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高二政治
漫画《姚明与“老夫子”》将两大角色跨越时空走到了一起,也给双方的爱好者提供了一次了解对方的难得机会。漫画构思凸显了①传统与现代的结合②继承与发展的寓意③民族与世界的结合-高二政治
1942年春,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败俄国。”在这段话中罗斯福A.提示澳洲、印度、俄国将面临日-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材料一2012年9月18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城市1对1》栏目首期文化高端对话节目《不朽的音符》展示了以木洞山歌为代表的重庆巴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于山歌之乡巴南-高二政治
题目详情
小题1: 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4分)
材料二 实际上,对于木洞山歌的传承,专家认为,仅仅把它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远远不够,应该让木洞山歌融入生活和群众才更有生命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大部分山歌失去了滋养、繁荣的基础,老一代歌手的衰老和谢世,传承出现断裂,木洞山歌面临濒危境地。抢救、保护木洞山歌,不仅可以丰富巴渝民歌艺术,而且也将促进中国民歌艺术的丰富和发展。
小题2: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为木洞人进一步发展木洞山歌提出合理化建议。(9分)
材料三 木洞山歌在收集、抢救和保护工作中,得到巴南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建立领导班子,制定相关措施和保护文件。在文广新局,文化馆的业务指导下,多次组织专门会议,研究木洞山歌的传承发展,区政府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小题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材料三中巴南政府采取的措施及依据。(8分)
答案
小题1: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它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独特的作用;③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④它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4分)
小题2:①进一步继承巴南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以巴南特色打造符合当地发展木洞山歌。
②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地改革开放的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在山歌的内容与表演形式上创新。
③木洞山歌的发展,要大胆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文化传承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
小题3:①材料三中政府采取的措施,体现了巴南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有利于木洞山歌的继承与发展。(3分)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3分)③在木洞山歌面临失传的状况下,巴南政府采取积极措施筹措资金,为民歌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坚持对人民负责的表现,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2分)
小题1:试题分析:材料中“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给了提示,可从文化遗产的地位和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两个角度进行回答。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掌握文化遗产的地位与文化价值。回答此类问题,应从设问出发,根据书本相关知识来回答,尽量不要遗漏任何一点。此题难度不高,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题2:试题分析:材料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可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思考问题,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同时也应考虑到利用外来文化来发展木洞山的发展。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掌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回答此题首先要从题目的设问出发,在给定的范围内进行思考,其次用发散思维,多角度的回答问题,如本题也应考虑到利用外来文化来发展木洞山的发展,最后应把理论与材料分析紧密结合起来,不可遗漏其中任何一方面。
小题3:试题分析:材料中“政治生活”“ 巴南政府”是解题的关键。涉及政府的知识点有政府的性质、宗旨、职能、原则、国体五方面,然后根据材料组织语言进行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掌握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职能、原则、国体等方面,回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从设问出发,如本题中“从政治生活角度”进行思考,其次应牢固掌握关于政府的五个相关知识点,不能遗漏其中任何一点,再次应根据理论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不能把两者分割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