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高三历史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充分说明这种政策实际上是
[ ]
A.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
B.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D.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山西省模拟题
答案
B
上一篇 :
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
下一篇 :
20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旅游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出现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是[]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B.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C-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据战后调查,由于战争的破坏,(联邦德国)约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自由-高三历史
材料一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高三历史
广州低保户王某在没有工作之前,住在1元/平方米的廉租房里,还领着330元/月的最低生活保障;在他找到一份月收入500元的工作之后,摘了低保户的帽子,可是,救济金、廉租房的-高三历史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产业技术领域十分广阔,仅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高二历史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二战以来西方国家经济和社会情况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这-高一历史
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收入分配悬殊会降低消费倾向,他主张用收入再分配的办法解决这个矛盾:即把富人收入的一部分用征税的办法集中于国家手中,再通过政府转移支出的办法分配给-高一历史
一部回忆录写道:“1976年前后的荷兰,没有多少荷兰人会非常努力的工作。如果你曾试着工作过,但不喜欢,也可以停止工作。在富裕社会,人们不会为变得更为富有而感到更幸福,与-高一历史
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使得公司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一趋势A.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B-高一历史
读下表,与造成这一趋势没有直接因果联系的是A.缓解失业压力B.抑制生产停滞C.抑制通货膨胀D.强化军备竞赛-高三历史
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他种植转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佐治亚州的一家纺织公司,它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上述材料均反映出哪种经济现象-历史
“撒切尔主义”是指撒切尔夫人上台后(20世纪80年代)的一股意识形态,它反对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和对福利国家支持之上的“共识政治”,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国际性的反对平等主义和集体-高三历史
撒切尔主义是指撒切尔夫人上台后(20世纪80年代)的一股意识形态,它反对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和对福利国家的支持之上的“共识政治”。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国际性的反对平等主义和集体-高三历史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20%,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准备建立-高一历史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矛盾正在逐渐消-高一历史
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年份美国欧共体日本195634.88%15.85%4.26%197327.08%27.017%18.023%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制度,其目的在于A.缓和社会矛盾B.刺激社会消费C.改善劳资关系D.美化政府形象-高二历史
联合利华高级副总裁加文·尼斯说:“我们的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因此他们与公司体戚相关。……这是我们从一家私人公司转变为一家公众公司的标志之一。”“公众公司”的出现体现了()A-高三历史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亚洲经济的崛起。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A.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B.经济发展很不平衡C.都纷纷发展外向型经济D.经济都出现-高二历史
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回应和学习。下面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的国家是:A.美国B.法国C.日本-高三历史
关于二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混合经济”模式导致“滞胀”现象出现B.20世纪90年代首先从英国产生了“新经济”模式C.第三产业的产值和从业人数越来越少D.社-高一历史
阅读《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出现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是()国别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联邦德国3%48%49%美国2%36%62%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著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松下幸之助创立,1950年他个人持有43%的股份-历史
下表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各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例变化情况年份行业1970年1979年农业5%3%制造业30%13%服务信息业15%72%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美国对外政策的调-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不包括A.实行国有化B.制定指令性经济计划C.扩大政府开支D.政府直接采购-高三历史
(2008年11月山东济宁一中高三反馈练习)二战后主要资本主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特点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历史
西欧国家二战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B.提高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C.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巩固社会秩序D.实行民主社会主义,缓和-历史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19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高三历史
资中筠在《20世纪的美国》中写道:根据美国官方的数字,从1973年到1995年中期,美国家庭收入变化总的趋势是,20%的上层家庭的收入不断上升,而下层20%不断下降。导致这种现象的-高一历史
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高一历史
下表是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一书关于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的描述,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A.社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B.低福利较-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博姆·朗特里在1901年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约有25%至30%的英国城镇人口正生活在贫困之中。朗特里所进行的社会调查,引起了英国自由党的高度重视。在他-高三历史
韩国和新加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其共同原因是①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③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④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高二历史
据统计,“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材料表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A、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政府干预下私人垄-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高二历史
“据欧盟统计局统计,芬兰对工薪者征收的所得税,加上雇主为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险金,在2001年占到工薪者工作收入的44.2%,在欧盟国家中仅次于瑞典。……统计显示,芬兰的各种税-高三历史
某西方大国曾经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弱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高三历史
英国人称“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指的是[]A.英国提供人民充分的自由B.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C.皇家军队为国民提供安全保障D.大规模国有化政策实施-高三历史
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高一历史
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在“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的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必须后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高一历史
二战后,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的特征有①计划与市场相结合②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③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④实行明确的经济发展计划[]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高一历史
撒切尔政府把16家国有企业以不同的形式私有化,这实际上是[]A.凯恩斯主义的体现B.“多市场、少政府”政策的体现C.政府不再过问经济的体现D.对工党经济政策的彻底否定-高一历史
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这主要是突出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高三历史
以下各段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的,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和最迅速的办法。”②-高三历史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高一历史
苏俄列宁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邓小平改革开放被誉为20世纪三大改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质都是生产关系的调整B.罗斯福新政借鉴了计划经济的部分内容C.列宁新-历史
苏俄(联)一位国家领导人曾说:“在一个经济遭到空前破坏的国家里,在一个破产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如果没有资本的帮助,要保持无产阶级政权是不可能的。”下列选项对这-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高一历史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在1920—1921年的转折关头,列宁及时指示“要立刻把列车引到另一条轨道上去。”材料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年代主要内容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B.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D.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