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右图(1)表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右图(2)A、B试管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固体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发现A试管中-九年级化学
右图(1)表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右图(2)A、B试管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固体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发现A试管中-九年级化学
题目简介
右图(1)表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右图(2)A、B试管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固体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发现A试管中-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右图(1)表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右图(2)A、B试管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固体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发现A试管中固体增多.B试管中固体减少,则加入的物质是 ( )
A.硝酸铵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生石灰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A
试题分析:A试管中固体增多.B试管中固体减少,说明甲物质溶解度减小,乙物质溶解度增大,溶液的温度减小,所以加入的物质是硝酸铵。
点评:此题属于数形结合类型的题目,常在选择题比较靠后的位置出现,通常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读懂所给的图形才能作对题目,对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
上一篇 :
遂宁市大英县境内的卓筒井是手
下一篇 :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1)水是很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下同);(2)t2℃时,将100g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并充分搅拌,形成-九年级
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九年级化学
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4.220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九年级化学
固体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4B.70℃时,C点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C.70℃时,B点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A、C两点对应溶液的-九年级化学
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C.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t2℃,-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B.在tl℃时,a、c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c的不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变成-九年级化学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3)t2℃时-九年级化学
下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和氯化钠混合溶液的pH____7(填“>”或“<”或“=”)。(2)4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_g。(3)大于3
将某温度下的饱和石灰水:①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恢复的原来温度;②降低温度。这两种情况下,前后均保持不变的是A.溶液的质量B.Ca(OH)2的溶解度C.溶液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D.溶液中溶-九年级化学
如图所示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①在℃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②在t2℃时,将30g固体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g.③在t2℃时,-九年级化学
给饱和澄清石灰水加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溶液由澄清变浑浊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溶液仍为饱和溶液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化学
下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______物质,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g。(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一-九年级化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a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a2℃时,P点的含义.-九年级化学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B.在两份相同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甲与丙,达到饱和-九年级化学
在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分别取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A、B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80℃时,A饱和溶液与B-九年级化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其原因是。(2)t2℃时,60gA溶于100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分别将A、B的-九年级化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九
如图是氯化钠与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配置200g0.9%的医用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g.(2)由图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九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当温度高于t1℃时,甲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判断”)乙的溶解度。(2)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九年级化学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现有在一定温度下的a、b、c的不饱和溶液,其中分别通过增加溶质和升高温度均能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是[]A、有a溶液和b溶液B、有b溶液和c-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乙的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九年级化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九年级化学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B.t2℃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的溶液中甲的质-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t4℃时,在三只烧杯中各装入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现要分别加水充分溶解A、B、C三种物质,使它们溶液都达到恰-化学
甲、乙、丙三种同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1℃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2)使t3℃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3)t1℃时-九年级化学
硝酸钾和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溶解度/g硝酸钾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202246硝酸钠7380
欲使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再加入该溶质D.倒出一些溶液-九年级化学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右图可得到的信息有(写两条):⑴⑵⑶t2℃时,使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最佳方法分别是:甲,乙,丙。-九年级化学
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1)碘酒是医院常用的消毒药品,碘酒中的溶剂是。(2)M和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t2℃时,两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九年级化学
右上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B.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九年级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P点表示: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c(填“>”、“<”或“=”)。(2)将t1℃时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只写一种)。-九年
图中的A、B、C曲线分别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图回答:(1)在℃时,A和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在tl℃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关系(用“>”、“<”或“=”表-九年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方法提纯A;(3)t2℃时,在100g水中放入克A物质恰-九年级
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3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C.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约为5-九年级化学
湛江海洋资源十分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可以通过高分子材料来淡化海水,还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金属镁等重要的化学物质。⑴海水晒盐所获得的粗盐中含有难溶性-九年级化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B.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40℃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C.升高温度可以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在t1℃时将25g乙-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______℃;(2)物质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3)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化学
已知下列现象和数据都是在20℃时所得.①取110gNH4Cl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后,析出晶体3.72g;②将120gNaNO3饱和溶液和50gNaNO3晶体共置于一个烧杯中,再加入50g水,溶液仍然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t2℃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B.在t1℃时ac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C.c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2℃时,变成不饱和溶-九年级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是;(2)t1℃时,B、C的相等;(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九年级化学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八年级化学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温度大于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C-化学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都有晶体析出B.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的质量为30gC.t1℃时,甲、-九年级化学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水能灭火,所以酒精一旦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B.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C.稀硫-九年级化学
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时为_____℃。(2)在t3℃时,15g水最多能溶解5gB物质,则15g水最多能溶解A物质-九年级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P点的意义是;(2)t2℃时,甲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小于”)乙的溶解度.-九年级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右图(1)表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右图(2)A、B试管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固体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发现A试管中-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A.硝酸铵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生石灰
答案
试题分析:A试管中固体增多.B试管中固体减少,说明甲物质溶解度减小,乙物质溶解度增大,溶液的温度减小,所以加入的物质是硝酸铵。
点评:此题属于数形结合类型的题目,常在选择题比较靠后的位置出现,通常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读懂所给的图形才能作对题目,对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