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们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实行“兵谏”,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这两位民族英雄分别是谁呢?__-八年级历史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们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实行“兵谏”,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这两位民族英雄分别是谁呢?__-八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们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实行“兵谏”,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这两位民族英雄分别是谁呢?__-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们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实行“兵谏”,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这两位民族英雄分别是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位英雄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场“兵谏”的结果何如呢?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读图题
难度:偏难
来源:月考题
答案
(1)张学良、杨虎城。
(2)逼蒋(联共)抗日。
(3)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上一篇 :
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
下一篇 :
对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事变的正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参与西安事变的军队有①东北军②关东军③西北军④红军[]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八年级历史
1936年12月,张学良说:“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实现承诺,12月12日,他和杨虎城一起发动了西安事变。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张、杨接受了-八年级历史
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其主要依据是:[]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B.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C.国民党内部己出现明显分化D.人民武装力量还相对弱小-八年级历史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开始到最后取得胜利经历了14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它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建立-九年级历史
张学良是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著名人物之一,他发动西安事变的基本意图是[]A.反蒋抗日B.逼蒋抗日C.联蒋抗日D.拥蒋抗日-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材料二:1945年8月,蒋介石给毛泽东三封电报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请回答:(1)-八年级历史
今年是西安事变爆发七十二周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当时应对时局的方案很多,如果你是中共方面负责处理事变的当事人,你的正确选择应是[]A.处死蒋介石,推翻国民党统治B.关押蒋-八年级历史
西安事变对时局发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国共两党关系改善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D.十年内战结束-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年级历史
“兵谏仰西安,真诚促抗联。张杨伸大义,国共绘新天。敌忾同仇切,城巍统战坚。”这首诗赞颂的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八年级历史
领导西安事变的国民党将领有①张学良②杨虎城③李宗仁④周恩来[]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八年级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接受的主张[]A.杀蒋抗日B.发动起义,投奔共产党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不再“剿共”-八年级历史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级历
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应该在[]A.九一八事变之后B.西安事变之后C.卢沟桥事变之后D.中共七大之后-八年级历史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张学良D.杨虎城-八年级历史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A.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形成C.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九年级历史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西安事变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八年级历史
融入情境探究问题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个历史事件。图一中的新闻标题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图二中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的主要目的是共-九年级历史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事件是[]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局部抗战开始C.九一八事变发生D.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八年级历史
今天西安临潼华清池有一个“兵谏亭”,在这里曾发生过什么历史事件?[]A.一二·九运动B.西安事变C.柳条湖事件D.卢沟桥事变-八年级历史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扬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A.阴谋夺权B.炫耀武力C.投靠日本D.逼蒋抗日-九年级历史
西安事变对时局发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国共两党关系恶化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D、十年内战结束-八年级历史
以下人物中西安谈判和重庆谈判均参与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王若飞D.朱德-八年级历史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A.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B.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C.蒋介石放弃反共立场D.工农红军胜利完成长征-八年级历史
2001年10月14日,年满百岁的张学良将军去世,他曾被周恩来称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这主要是因为[]A.他抓住了共产党的敌人蒋介石B.最终促成了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八年级历史
某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周恩来见到蒋介石后称他为“校长”,并让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该影片再现的是下列哪一历史场景?[]A.创办黄埔军校B.第一次国-八年级历史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这就是[]A.西安事变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重庆谈判-九年级历史
下面关于西安事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张学良和杨虎城夺取领导权B.张学良和杨虎城逼蒋抗日C.通过武力解决地盘划分问题D.导致国共两党长期对峙-八年级历史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谁去谈判[]A.毛泽东B.周恩来C.叶梃D.王若飞-八年级历史
简要说说西安事变爆发的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蒋介石最终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八年级历史
如果你导演话剧《西安事变》,下列哪个历史人物不可能出现在西安谈判的场景中[]A.蒋介石B.张学良C.毛泽东D.周恩来-八年级历史
读图,回答问题: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化日报》报导的一则消息:(1)此消息报导的是什么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西安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级历史
以下人物中西安谈判和重庆谈判均参与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王若飞D、朱德-八年级历史
_____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__________》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九年级历史
如果你编写《西安事变》的课本剧,下列哪一人物不可能出现在西安谈判的场景中[]A.张学良B.杨虎城C.毛泽东D.周恩来-八年级历史
西安事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八年级历史
下面关于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是中日矛盾空前激化的必然结果②中国共产党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③张学良、杨虎城兵谏的目的是逼蒋抗日④蒋介石接受了联共抗日的主张-八年级历史
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C.粉碎国民党亲日派企图D.挑起国民党内部矛盾-八年级历史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卢沟桥事变的发生C.一二·九运动的爆发D.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八年级历史
就当时的形势而论,西安事变扭转的“时局”是指[]A.日本加紧侵华B.国共分裂对峙C.抗日高潮兴起D.美日争夺中国-八年级历史
列举参加西安事变谈判的中共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级历史
张明参加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过程中,张明发现20世纪30—40年代,周恩来参加了两次重要的国共谈判,一次在西安事变之后,一次在抗战胜利之后。张明想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八年级历史
1935年的一天早上,身居北京的李大爷突然被一阵震耳欲聋的喊声惊醒,他可能听到的是:[]A.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扶清灭洋”-九年级历史
既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又参加重庆谈判的中国共产党人是[]A.周恩来B.毛泽东C.王若飞D.朱德-八年级历史
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内容应该是[]A、七一五政变B、西安事变C、四一二政变D、皖-八年级历史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八年级历史
下面关于西安事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张学良和蒋介石争夺国民党领导权B、张学良和杨虎城逼蒋抗日C、通过武力的方式解决地盘划分问题D、导致国共两党长期对峙-八年级历史
1936年12月,蒋介石到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陕北的红军。张、杨在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遇到无理拒绝后,于12日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请回答:(1)张学良-八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们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实行“兵谏”,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这两位民族英雄分别是谁呢?__-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位英雄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场“兵谏”的结果何如呢?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逼蒋(联共)抗日。
(3)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