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三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学习方式掌握80%以上掌握50%一80%掌-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三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学习方式掌握80%以上掌握50%一80%掌-九年级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三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学习方式掌握80%以上掌握50%一80%掌-九年级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
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三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学习方式
掌握80%以上
掌握50%一80%
掌握50%以下
一班:听老师分析讲解
12人
28人
10人
二班:自己看书做题
11人
30人
9人
三班:以上两种方式结合
40人
9人
1人
小题1:由上表可得出结论:
小题2: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①采取单一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低。②采取两种学习方式棚结合的形式,学习效率高。(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2:①被动接受,缺乏自主实践,缺乏指导,走弯路。②既有正确指导,又有自主实践。(由结论分析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1:该表格描述的对象是“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从比较看,采用单一学习方式的掌握量低于80%的人数占大多数,而采用综合方式的知识掌握量高于80%的人数占大多数,且掌握量低于50%的人数大幅下降。据此可得出相应的结论。分析资料一要注意比较项,二要注意纵横比较。
小题2:分析原因要贴近实际,表述简洁。注意客观分析每一种学习方式的优缺点,下结论要合情合理。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2,稍难。“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内涵”,也是就是说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作为工具性学科,语文能力还应包括能会阅读各种图示、表格、符号、漫画等所表现的内容,理解隐含信息及意义。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多有涉及,往往出现在“语文积累与运用”或“综合性学习”的考查中。本题属表格类,答题一要扣住表格主题,注意表格名称,二要纵横分析数据,看出变化,找到规律,三要抓住要点,提炼主要信息,得出核心结论。
考查的题型主要有:
1、解说题。用语文的方式描述内容,讲清楚“是什么”,即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提炼题。通过表面信息,揭示其中的隐含意义,即所表现的主题。
3、评价题。经过对材料信息的全面梳理、把握,形成自己的观点,给出自己的评价,积极和材料对话。
上一篇 :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结合本文,谈谈
下一篇 :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一条广告语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语文实践活动。(8分)城南一中原野文学社拟开展一次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要求各班分小组编辑“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帮其中某小组完成以下任务。小题1:活动一:试给本报-七年级语文
语言综合运用。(6分)小题1:下表中是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获得的部分数据,请你用文字表述2008年的变化情况。(不超过35字)(2分)成人图书阅读率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2007年48.-八年级语文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①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②其深;王者不却⑦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九年级语文
你最喜欢《社戏》文中的哪位少年朋友和哪位成年人?为什么?你的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和长者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8分)“生活处处有语文”,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来开展一次在生活中学语文的活动吧!小题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标语,壮壮我们的声威吧!(2分)。小题2:同学们搜集了下-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内容,按要求作文。你是否吃过父母为你烹制的可口饭菜?你是否得到过老师悉心的指点?你是否享受过社会无私的关爱?生活中,处处有关心,时时有关爱。你感受到了吗?你理-九年级语文
写作训练生活不仅是丰富多彩的,它还是我们的良师。在参加升旗仪式时,我们学会了尊严;在与困难的斗争中,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纷繁复杂-九年级语文
作文以作家或者赛车手的身份定义韩寒显然太狭隘,他现在是一个明星。看现在的文娱新闻,跟韩寒名字牵连上的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郑钧、王朔、徐静蕾、白烨……这个名单可能越到-七年级语文
作文。当你学习遇到困难时,请别气馁;当你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请别沮丧;……只要你能“挑战自我”,一切困难和挫折都会迎刃而解。因为“挑战自我”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勇气,也是一-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位从国外归来的朋友给我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一天,她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动作笨拙地插进锁中,想打-九年级语文
写作表达。倾听是增长知识的捷径,倾听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倾听是陶冶情操的妙法,倾听是修样品德的良方……听师长的教诲,听自然的乐章,听历史的回音,听未来的呼唤……倾听在生-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友善,是一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爱群、利群、乐群,是社会风气良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友善是心平气和地与-九年级语文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选做一题。(1)每个人的人生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许多沟沟坎坎需要跨越,但只要你胸有志向,每跨越一条沟坎,你都会增添一份信心,拥有一份宝贵的-九年级语文
社区是我们的家园。不管你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社区的自然状况、人文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社区也许每天都有新人、新事、新风尚涌现,让你津津-九年级语文
当你端起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你是否感怀那古老的土地?当你背起行囊游走他乡的时候,你是否眷恋那养育你的故土?当你高踞五岳峰顶的时候,你是否赞叹那奇美、秀丽的祖国大地-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如果让每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多好啊。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九年级语文
写作指导。【思路导航】以“好读书读好书”为话题作文。这一话题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要喜爱读书,二是要读好的书。写作时只要围绕这两个方面来发挥,就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九年级语文
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春天到了,家园前的草坪露出了红红绿绿的生机。一位新搬来的中年人回家不忍心践踏那片草坪,便绕了点路。没想到刚上楼时,邻居老太太微笑-九年级语文
写作生活中,我们曾经亲历或听说过很多“错过”。错过一节精彩的课堂,错过一次难忘的比赛,错过一次与家人或同学难得的团聚;一时犹豫,错过了展示自己的绝好机会;一场误会,-九年级语文
写作实践漫漫的人生,留下了一串串长长的“脚印”。童年的“脚印”是幼稚的,浅浅的,可爱的;中年的“脚印”是成熟的,深深的,稳重的。面对“脚印”,有感慨,有教育;面对“脚印”,-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暖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片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丝慰藉。我爱我-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泰戈尔说:“如果你因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你也失去群星了。”这看似平常实则深刻的哲理名言帮我们架通了一座将失望化为希望,将痛苦化为快乐的桥-九年级语文
写作创新。鲁迅先生通过塑造“孔乙己”这一个人物,展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情态,这种巧妙的写作手法值得借鉴。我们也可以透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表露心得体会。请以“小镜-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总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文。鲁迅先生从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书——《山海经》中感受到了长妈妈真挚的爱;朱自清先生从父亲平常的背影里感受到了父亲深切的爱;我们呢?我们也无-八年级语文
写作在生活中,父母和儿女在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作为孩子,总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作为父母,常委得不到孩子的理解而困惑。两代人之家往往存在着意见的分歧。在-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真诚地向别人道歉,这是一个明智之人的明智之举,因为一个人不能保证他永远都不会有意或无意地做伤害别人的事。美国公关专家苏珊?雅各贝曾说:-九年级语文
常在外国电影中看到,当一个人遭遇不幸而独自徘徊或静坐时,便有一个熟悉或陌生的人走过来询问:“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这样的情节,你在现实中遇到过吗?请以“我能为你做点什么?-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音乐是什么?是静夜溢动的花香;是山涧叮咚的泉水;是天幕上闪烁的星光;是驱走黑暗,带来光明的阳光;是抚慰痛苦灵魂的《圣经》……它是世界上最-九年级语文
写作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在中国,“九?一八”的炮声,卢沟桥事变的枪声,南京大屠杀中30万死难同胞的呼喊声,时时使我-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鲁迅先生从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书——《山海经》中感受到了长妈妈真挚的爱;朱自清先生从父亲平常的背影里感受到了父亲深切的爱;我们呢?我们也无时-八年级语文
写作创新。老人盼望儿子归来,孩子盼望父亲归来。“枣儿”传递的是深沉的情感。请以生活中的一件物品来传递枣情。500字左右。-九年级语文
作文(1)海边散步,沙滩上留下你的脚印;山野游玩,小路上留下你的脚印;人生的十字路口,曾留下你徘徊的脚印。请以“脚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600字左右。(2)生活是那样的美-七年级语文
作文。好奇是对生命的回报,成长是对时光的回报,飞翔是对天空的回报,成才是对老师的回报……请以“回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八年级语文
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学习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的生存状态;没有学习,就没有社会的延续,就没有文明的传播。在当今,学习对于我们有一种更加空前重要的意义。-八年级语文
在班级里,你的成绩也许并不起眼,然而,在操场上,你的球技却能让人大开眼界;在舞台上,你的歌声也许并不悠扬,然而,在宣传橱窗里,你的书法却令人赞不绝口……生活中,每个-九年级语文
阅读材料,完成作文。土地是国家的象征,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对土地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为了自己的土地不受外族的侵略,很多仁人志士不惜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九年级语文
请根据下面的话题及要求写一篇作文。人在旅途,总会有看不完的景致,走不完的坎坷,说不完的感受。岁月如歌,人生的意义,不应该仅仅重视结果,更应该咀嚼生命的每一个过程:-八年级语文
某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父辞行:“师父,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什么叫够了?”师父问。“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那么你装一大碗石子来。”徒弟照办-八年级语文
写作创新。做人要思考,要面向未来,要有远见,不能凭现状就贸然行动。请以“远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九年级语文
写作。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500字的作文。要求:①用典型事例写一篇记叙文。②自拟题目。-八年级语文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另如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蜘蛛结网……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都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富有灵性。崇尚自-九年级语文
清代大学士张英在桐城的家人因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张英的家人给他写信,试图倚仗他的权势压倒对方。不料张英却从朝廷寄回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九年级语文
读下面的小故事,以“诚实守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5月2日,是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诚实节。这里耸立着一个男孩子的塑像。到了这一天,大人们都要带着孩子来到塑像前,献上一束束鲜-八年级语文
写作创新。作者驻足在地下森林面前,感慨万千,想象之舟在轻扬,追寻着多少万年前深谷里萌发的生命灵光。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的东西,请以“我的联想”为话题作文-九年级语文
写作。你还记得哪些秋天的诗;你欣赏过哪儿的秋景;你亲身参与了秋的收获吗;秋风秋雨是否也触动了你的愁绪;……你一定对“秋”这一个词有独到的理解和领悟。以“秋”为话题作文,-八年级语文
创新写作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他们在长久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不同的节日,这些节日都寄托了他们的感情、希望、理想甚至信仰等等。一滴水中见大海,一粒沙中见世界。请以“节日-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曾经听说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九年级语文
写作。“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人们对于“生活”的理解也不止一种,请根据《苦乐年华》的歌词,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表达你对生活的理解。附:《苦乐年华》歌词生活是一团麻,-九年级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三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学习方式掌握80%以上掌握50%一80%掌-九年级语文
题目详情
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三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小题2: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
答案
小题1:①采取单一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低。②采取两种学习方式棚结合的形式,学习效率高。(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2:①被动接受,缺乏自主实践,缺乏指导,走弯路。②既有正确指导,又有自主实践。(由结论分析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1:该表格描述的对象是“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从比较看,采用单一学习方式的掌握量低于80%的人数占大多数,而采用综合方式的知识掌握量高于80%的人数占大多数,且掌握量低于50%的人数大幅下降。据此可得出相应的结论。分析资料一要注意比较项,二要注意纵横比较。
小题2:分析原因要贴近实际,表述简洁。注意客观分析每一种学习方式的优缺点,下结论要合情合理。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2,稍难。“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内涵”,也是就是说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作为工具性学科,语文能力还应包括能会阅读各种图示、表格、符号、漫画等所表现的内容,理解隐含信息及意义。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多有涉及,往往出现在“语文积累与运用”或“综合性学习”的考查中。本题属表格类,答题一要扣住表格主题,注意表格名称,二要纵横分析数据,看出变化,找到规律,三要抓住要点,提炼主要信息,得出核心结论。
考查的题型主要有:
1、解说题。用语文的方式描述内容,讲清楚“是什么”,即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提炼题。通过表面信息,揭示其中的隐含意义,即所表现的主题。
3、评价题。经过对材料信息的全面梳理、把握,形成自己的观点,给出自己的评价,积极和材料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