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是纯净物,悬浊液是混合物B.不饱和溶液都是稀溶液C.固体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化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是纯净物,悬浊液是混合物B.不饱和溶液都是稀溶液C.固体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化学
题目简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是纯净物,悬浊液是混合物B.不饱和溶液都是稀溶液C.固体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化学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纯净物,悬浊液是混合物
B.不饱和溶液都是稀溶液
C.固体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邵阳
答案
A、溶液中含有溶质和溶剂,最少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
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故B错;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C错;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上一篇 :
根据要求各举出一例.错误结论证
下一篇 :
t℃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后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欲使接近饱和的KN0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蒸发溶剂B.升高温度C.降低温度D.加入KN03固体-化学
t℃时,分别向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图1所示现象.(1)t℃时,______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填“甲”或“乙”).(2)图2中表-化学
在一瓶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则()A.溶质质量减少B.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溶质质量不变D.溶质的溶解度变化-化学
农业上常用饱和食盐水进行选种.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沙量固体析出(设温度保持不变).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解度变小B.食盐水在空气中变质而不能继续使-化学
20℃时,要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如下措施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升高温度B.加入硝酸钾C.恒温蒸发水D.降低温度-化学
在一定温度下,为使溶质是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办法是()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加入溶质D.增加溶剂-化学
小明在家配制浓食盐水,他在一杯50g的水中一次性加入50g食盐,用筷子充分搅拌后,发现还有许多食盐固体没有溶解,此时他所得到的溶液属于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化学
能证明某KCl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B.取出少量该溶液,降温,有氯化钾晶体析出C.取该溶液升温,无氯化钾晶体析出D.温度不变时-化学
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无色液体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饱和-化学
饱和溶液是指()A.已溶解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相等B.在溶液里已溶解的溶质质量与未溶解的溶质质量相等C.无论温度如何改变,仍然保持是饱和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化学
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10℃时,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B.溶液的质量分数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D.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化学
根据图回答,将t2℃时的KNO3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B.加入KNO3固体C.蒸发溶剂D.加入NaCl固体-化学
在一只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烧杯中放入一个小木块,木块部分浸入溶液中,下列措施将使小木块浸入液体的体积减少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搅拌B.将溶液升温C.向溶液中加入适-化学
常温下,向盛有几小粒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并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下图所示).小军同学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请你猜-化学
30℃时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加入硝酸钾晶体B.观察颜色C.降低温度到60℃D.加水-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若分别采用升高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均可使之变为饱和溶液的是()A.A固体B.B固体C.A或B固体D.C-化学
20℃时,在一只试管盛中有10mL水,放入0.1g熟石灰,搅拌,有白色固体沉降到试管底部.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的液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是无色溶液B.属于稀溶液C.是饱和溶液-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多C.相同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多D.当某物质的饱-化学
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请说明在下列情况下弹簧秤读数变化情况(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如果在恒温时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晶体,弹簧秤读数______.-化学
有一瓶未饱和硝酸钠溶液,下列方法中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A.温度不变,蒸发溶剂B.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钠晶体C.与足量的相同温度下的硝酸钠饱和溶液混合D.溶剂量不变,降低-化学
18℃时,某物质的溶解度是25g.在此温度下,向30mL水中加入10g该物质(不含结晶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33.3%B.25%C.20%D.10%-化学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面四位同学对该反应发表的见解正确的是()A.B.C.D.-化学
有溶液甲,向其中加入一些原溶质,全部溶解后得溶液乙.再在向乙中加入一些原溶质,充分搅拌后仍有少量溶质未全部溶解,上层清夜为溶液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溶液一定是不-化学
t℃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两只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均不与水反应),可观察到下图所示的现象.(1)t°C时,______(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化学
下列图象与对应描述相符的是()A.A向一定温度下接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钠固体B.B向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C.C两份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不断加入锌和铁-化学
已知x>y>z,在一定温度下,mg水中最多能溶解yg硝酸钾就形成饱和溶液,现加入zg硝酸钾充分溶解得到的是______溶液.若加入xg硝酸钾充分溶解得到的是______溶液.(以上填“饱和”或-化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多B.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饱和溶液C.当温度、-化学
恒温下,蒸发去氯化钠饱和溶液中的部分溶剂,其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①溶解度②溶质质量③溶剂质量④溶液质量⑤溶质的质量分数.[]A、①B、①②C、①⑤D、全部-九年级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B.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是饱和溶液C.析出晶体后溶液变成不饱和溶-化学
炎热的夏天,打开冰镇可乐的瓶盖,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是二氧化碳B.瓶内气压减小使该气体的溶解度变小C.温度升高使该气体的溶解度变小D.剩余可乐是该-化学
(图表信息题)如图所示的四个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集合(1)A、D集合分别表示:A.______D.______,从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是___-化学
找出与下列四个实验对应的图:(选项中的括号里是纵坐标和横坐标对应的数据)(______)A.T℃时,把50克硝酸钠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析出晶体质量,时间)B.T℃时,向50克硝酸钠的-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性减小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温度升高,固定溶解度不一定都增大-化学
20℃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过滤得到澄清溶液.下列对于该溶液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溶液是20℃时-化学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溶质形成溶液.(1)下表列出了不含结晶水的固体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溶解度/g36353433323130292827①60℃
t℃时,向一支盛有5.0g氯化钠的试管中加入10.0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询问仍有未溶解的白色晶体.对于试管中的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质量等于15.0gB.溶液是t℃时的不-化学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饱和的食盐水中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D.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化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两份质量不同的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B.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的两份KNO3溶液都是饱和的,它们的温度一定不同C.一份KN-九年级化学
判断一杯10℃的KNO3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蒸发5g水有晶体析出B.降温至0°C时有晶体析出C.10℃时,杯中有KNO3晶体存在,且量不再减少D.先蒸发5克水再降温至0℃,有晶体析出-化学
室温下(20℃),往装有10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1克熟石灰,充分搅拌,底部仍留有较多熟石灰.实验后同学们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得出如下结论:结论一: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室温下的熟石-化学
现有一杯40℃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饱和,且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B.恒温蒸发部分水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化学
在进行无土栽培实验时,小杨配制了两瓶硝酸钾营养液(温度均为t℃),一瓶为饱和溶液,另一瓶为10%的不饱和溶液,她不小心弄混了两瓶溶液.下列操作,无法区别这两种溶液的是()A-化学
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要使此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以______或______.-化学
现有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叙述违背客观事实的是()A.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固体溶解,并使溶液温度下降B.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质质量变小C.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化学
要使2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不能实现的是()A.升高温度B.加入硝酸钾C.恒温蒸发水D.降低温度-化学
(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①食盐水______;②稀盐酸______;③大理石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______.(2)现有一瓶2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将它转化为饱-化学
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B.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C.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的质量不-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都变成不饱和溶液B.某物质的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的质量不变,则溶液的浓度也不变C.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当温-化学
用适当的方法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其溶液质量()A.一定变大B.一定变小C.一定不变D.可能变大,变小或不变-化学
在一定温度下,将30g、40g、50g、60g、70g的硝酸钾固体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其五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5加入KNO3的质量(g)3040506070所得KNO3溶液的质量(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是纯净物,悬浊液是混合物B.不饱和溶液都是稀溶液C.固体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化学
题目详情
答案
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故B错;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C错;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