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Ⅰ.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作中必须记录的-高三物理
(1)Ⅰ.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作中必须记录的-高三物理
题目简介
(1)Ⅰ.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作中必须记录的-高三物理
题目详情
(1)Ⅰ.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作中必须记录的是______
A.橡皮条固定端的位置B.描下O点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
C.橡皮条伸长后的总长度D.两个弹簧秤的读数
Ⅱ.做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图1所示的图,其中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图中的______是F
1
和F
2
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是F
1
和F
2
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如图乙同种材料两木板通过一小段圆弧连接成一个斜面和水平面部分,现要测量正方体小铁块A、B和这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利用了如下器材和方法:(水平部分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
Ⅰ.用20个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定小铁块A的边长d如图丙,测得长度为d=______cm.
Ⅱ.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的常用计时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从而可以算得物体的速度.
将斜面体置于水平桌面上,斜面顶端P悬挂一铅垂线,Q为锥尖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斜面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电路未画出),让小铁块A由P点沿斜面滑下,小铁块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分别为△t
1
、△t
2
,用米尺测得l、2之间的距离为L,则小铁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a=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再利用米尺测出______、______,就可以测得动摩擦因数μ
1
.
Ⅲ.若再测铁块B和板间动摩擦因数μ
2
时,光电计时器出现故障不能使用,现只利用米尺完成实验,若已测得PQ高为h,则只需要再测______.(要求只能再测一个物理量)
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
2
=______(用已知量和测定的物理量所对应的字母表示)
题型:问答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I、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要根据两个弹簧拉橡皮筋时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做出平行四边形求出其合力大小,然后与一个弹簧拉橡皮筋时的拉力大小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故需要记录的是两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故AC错误,BD正确.
故选BD.
本实验采用了“等效法”,F1与F2的合力的实际值测量值为一个弹簧拉绳套时的弹簧的弹力大小和方向,而理论值是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的值.
故答案为:F,F′.
(2)I、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cm,游标读数等于:0.05×4mm=0.20mm=0.020cm,所以最终读数为:2cm+0.20cm=2.020cm,即2.0200cm.
故答案为:2.020.
II、铁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为:
v
1
=
class="stub"d
△
t
1
,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为:
v
2
=
class="stub"d
△
t
2
,
根据速度和位移关系式:
v
2
-
v
20
=2as
得:
a=
d
2
(△
t
1
2
-△
t
2
2
)
2L△
t
1
2
△
t
2
2
小铁块下滑过程中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
F
合
m
=gsinθ-μgcosθ θ为斜面倾角,所以有:
μ=
class="stub"gsinθ-a
cosθ
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再利用米尺测出斜面的高H,斜面的长S,就可以测得动摩擦因数 μ.
故答案为:
a=
d
2
(△
t
1
2
-△
t
2
2
)
2L△
t
1
2
△
t
2
2
;PQ的距离h,斜面部分长s.
(4)让小铁块由顶端从静止滑下,滑至水平板上的C点停下,测出顶端的高度h和小铁块在整个过程中的水平位移l
运用动能定理研究小铁块由顶端从静止滑下,滑至水平板上的C点停下,
mgh-μmgcosθ•L-μmgL′=0-0=0,L为斜面的长度,L′为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μ=
class="stub"h
Lcosθ+L′
Lcosθ为斜面在水平方向的长度,所以l=Lcosθ+L′为小铁块在整个过程中的水平位移.
即:
μ=
class="stub"h
L
故答案为:滑块自开始到停下的水平位移L,
class="stub"h
L
.
上一篇 :
如图,质量为m1的木块受到向右的
下一篇 :
(14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物体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Ⅰ)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高三物理
用图所示装置演示“静摩擦力”的大小,当重物连同盘的总重力为2N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8N.现在盘中加钩码,当盘与钩码总重力为12N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A.12NB.8NC.4ND.20N-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小车的上表面由光滑的斜面AB和粗糙的平面BC组成(它们在B处由极短的光滑圆弧平滑连接),小车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高三物理
Ⅰ、①用游标卡尺(卡尺的游标有20等分)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铅笔的长度是______cm.②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2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高三物理
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力的图示,如图.图上标出了F1、F2、F、F′四个力,其中______(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若F与F′的______基本相等,______-物理
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与水-高三物理
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物理
如图所示,一重物静止在斜面上.如果将斜面倾角逐渐减小,那么,斜面对重物的支持力逐渐______,斜面对重物的摩擦力逐渐______.-物理
三个大小分别为5N,10N,14N的力的合力最大为N,最小为N-高二物理
如图所示,细而轻的绳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A、mB的球,mA静止在光滑半球形表面P点,已知过P点的半径与水平面夹角为60°,则mA和mB的关系是[]A.B.C.D.-高一物理
如图表示的是一个在细绳的结点O上悬挂重物的装置,细绳AO和BO的A、B端都是固定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若已知重物的重力为mg,求:(1)AO的拉力F1的大小;-物理
如图所示,一个重10N的光滑重球被一根细绳挂在竖直墙壁上的A点,绳子与墙壁的夹角θ为37°,(取cos37°=0.8,sin37°=0.6)求:(1)绳子对重球的拉力T的大小;(2)墙壁对重球的支持-
在静止的小车内,用细绳a和b系住一个小球.绳a与竖直方向成θ角,拉力为Ta,绳b成水平状态,拉力为Tb.现让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在车内的位置-物理
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小车上物体的质量为m=8kg,它被一根在水平方向拉伸了的弹簧拉住而静止在小车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6N.现在沿着水平向右的方向对小车施一作用力,使小车由静止开始运-物理
为了确定点电荷电场中B点的场强大小,用细丝线悬挂一个带负电的小球进行试探,当小球在B点静止时,测出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已知B点的场强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小球的重-物理
如图所示,在高山滑雪中,质量为m的运动员静止在准备区的O点,准备区山坡倾角为θ,滑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这时()A.运动员受到的静摩擦力为μmgcosθB.山坡对运动员的作-物理
如图,某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现对物体施加一不断增大的竖直向下的力F,则()A.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不断增大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断增大D.当F增大到-物理
表面光滑、质量不计的尖劈插在缝A、B之间,如图所示,在尖劈背上加一压力F,求尖劈对A侧的压力和对B侧的压力。-高一物理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有:()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一些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适当大一些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D.实-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某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作用下,从斜面底端开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速度为7.0m/s.已知斜面的倾角为30°,物体的质量为0.8kg,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高三物理
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A、B两球由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接,A为一带孔小球,穿在光滑固定的竖直杆OD上,且A球与斜面不接触,B与斜面的接触面光滑,C处滑轮摩擦-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充电后在板间形成匀强电场,板间距离为d,一个带负电的液滴带电荷量大小为q,质量为m,从下板边缘射入电场,沿直线从上板边缘射出,则下列说-高二物理
一水平传送带以2.0m/s的速度顺时针传动,水平部分长为2.0m.,其右端与一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平滑相连,斜面长为0.4m,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最左端-物理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先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弹力F(N)0.-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一个处于伸长状态的弹簧,上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弹簧拉引着质量为m的物块保持静止,若将斜面倾角θ逐渐变大的过程中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则物块受到各力的-高三物理
图中a、b是两个位于固定斜面上的正方体物块,它们的质量相等,F是沿水平方向作用于a上的外力。已知a、b的接触面,a、b与斜面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高一物理
“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橡皮条的固定点,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橡皮条,把结点拉到O位置,再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条的结点再次拉到O位置,图乙是在-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球的质量为m,放在竖直挡板和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间.若缓慢转动挡板至与斜面垂直,则在此过程中()A.A、B两球间的弹力不变B.B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高一物理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这一实验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1)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的位置允-高二物理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于P点,如图。(1)用A、B两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至O点,记录两分力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此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高一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实验中-高三物理
如图所示,水平固定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现对B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使A、B均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弹簧的长度-高二物理
(20分)如图所示,质量均为的物体分别于轻质弹簧的两端栓接,将它们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静止时弹簧的形变量为x0.斜面底端有固定挡板D,物体C靠在挡板D上.将质量也为-高三物理
下列关于合力和分力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一定比分力大B.合力可以同时垂直于每个分力C.合力的方向可以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D.两个力的夹角越大,它们的合力也越大-高一物理
一辆开往雅安地震灾区满载新鲜苹果的货车以恒定速率通过某转盘,角速度为ω,其中一个处于中间位置的苹果质量为m,它到转盘中心的距离为R,则其他苹果对该苹果的作用力为()A.-高一物理
水平细杆上套一质量为mA的圆环A,圆环A与质量为mB的小球B间用一轻绳相连,由于小球B受到水平风力的作用,圆环A与小球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重G=100N的物体挂在水平轻杆OA的O端,A端与竖直墙铰链,OB是与水平杆成30°的细绳将杆O端拉住,则由于物体的重力造成的OA杆与OB绳受的力各多大?-高一物理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1)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______.A.每次把橡皮条拉直B.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高一物理
质量为1kg的物体停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3N,动摩擦因数为0.2。现给物体施加一水平方向的外力F,则当F=2N时,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1=______N;-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甲乙叠放在水平面上,现在给甲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使它们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甲对乙的摩擦力F1=0B.甲对乙的摩擦力F1=F,方向水平向左C.乙对甲的摩擦力F2-高二物理
某同学在学完“力的合成”后,想在家里做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从学校的实验室里借来两个弹簧秤,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A.在墙上贴一张白纸用来记录弹簧秤弹力的大小和方-高三物理
如图所示,用AO、BO两根细线吊着一个重物P,AO与天花板的夹角θ保持不变,用手拉着BO细线由水平逆时针的方向逐渐转向竖直向上的方向,在此过程中,BO细线的张力大小变化情况为-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弹簧AB原长为35cm,A端挂一个重50N的物体,手执B端,将物体置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当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弹簧长度为40cm;当物体匀速上滑时,弹簧长度为50cm,-高一物理
在验证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其中的二个步骤是: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高一物理
重为G1的物体A放在重为G2的物体B上,A受一与水平面成θ角斜向上的力F作用,A和B均静止。则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物体B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A对B的-高一物理
一个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斜面上放一个光滑球,球的一侧靠在竖直墙上,木块处于静止,如图所示.若在光滑球的最高点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木块仍处于-物理
力的分解为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一个力不是随意进行的,要根据力产生的效果或为解决问题的方便而进行,静止在斜面上的质量为m的物体,其重力的两-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顶角为的圆锥体,表面光滑。现有一质量为的弹性圆环静止在圆锥体的表面上,若圆锥体对圆环的作用力大小为,则有()A.B.C.D.-高三物理
长为L的绝缘细线下系一带正电的小球,其带电荷量为Q,悬于O点,如图所示.当在O点处固定一个正电荷时,如果球静止在A处,则细线拉力是重mg的两倍.现将球拉至图中B处(θ=60°)放-物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Ⅰ.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作中必须记录的-高三物理
题目详情
A.橡皮条固定端的位置B.描下O点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
C.橡皮条伸长后的总长度D.两个弹簧秤的读数
Ⅱ.做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图1所示的图,其中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图中的______是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是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如图乙同种材料两木板通过一小段圆弧连接成一个斜面和水平面部分,现要测量正方体小铁块A、B和这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利用了如下器材和方法:(水平部分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
Ⅰ.用20个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定小铁块A的边长d如图丙,测得长度为d=______cm.
Ⅱ.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的常用计时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从而可以算得物体的速度.
将斜面体置于水平桌面上,斜面顶端P悬挂一铅垂线,Q为锥尖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斜面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电路未画出),让小铁块A由P点沿斜面滑下,小铁块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分别为△t1、△t2,用米尺测得l、2之间的距离为L,则小铁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a=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再利用米尺测出______、______,就可以测得动摩擦因数μ1.
Ⅲ.若再测铁块B和板间动摩擦因数μ2时,光电计时器出现故障不能使用,现只利用米尺完成实验,若已测得PQ高为h,则只需要再测______.(要求只能再测一个物理量)
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2=______(用已知量和测定的物理量所对应的字母表示)
答案
故选BD.
本实验采用了“等效法”,F1与F2的合力的实际值测量值为一个弹簧拉绳套时的弹簧的弹力大小和方向,而理论值是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的值.
故答案为:F,F′.
(2)I、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cm,游标读数等于:0.05×4mm=0.20mm=0.020cm,所以最终读数为:2cm+0.20cm=2.020cm,即2.0200cm.
故答案为:2.020.
II、铁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为:v1=
根据速度和位移关系式:v2-
a=
小铁块下滑过程中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
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再利用米尺测出斜面的高H,斜面的长S,就可以测得动摩擦因数 μ.
故答案为:a=
(4)让小铁块由顶端从静止滑下,滑至水平板上的C点停下,测出顶端的高度h和小铁块在整个过程中的水平位移l
运用动能定理研究小铁块由顶端从静止滑下,滑至水平板上的C点停下,
mgh-μmgcosθ•L-μmgL′=0-0=0,L为斜面的长度,L′为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μ=
Lcosθ为斜面在水平方向的长度,所以l=Lcosθ+L′为小铁块在整个过程中的水平位移.
即:μ=
故答案为:滑块自开始到停下的水平位移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