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高一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高一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委肉当馁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
出见田光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注:骐骥,千里马。驽马,劣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太子丹质于秦,
亡
归/亡:逃亡
B.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
灭口
/灭口:杀死
C.太子
避
席而请/避:离开
D.
却
行为道,跪而拂席/却:后退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太子丹重视贤士的一组是( )
①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
②避席而请
③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④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
⑤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
⑥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④③⑤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鞫武认为燕国在西边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在南边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在北边与匈奴单于结交,然后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
B.太子知道有位田光先生,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因此就请他并和他商量国家大事。
C.樊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并拒绝了太傅将他送往匈奴的主张。
D.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觉得自己已老,无能为力,就向太子推荐了荆轲。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
译文: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
译文: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河南省期中题
答案
1.B
2.C
3.B
4.(1)樊於期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收留、收容)了他。
(2)樊将军在诸侯中走投无路,投靠到我这里来,我总不能因为受到强秦的胁迫,便抛弃我所同情的朋友,把他推到匈奴去。
(3)我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平
下一篇 :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1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苏氏文集①序欧阳修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而集录之。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高三语文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2题。甲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东郡某人,以弄蛇为业。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期年大青死,思补其缺,未暇遑-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种世衡,字仲平,放之兄子也。少尚气节,昆弟有欲析其赀者,悉推与之,惟取图书而已。西边用兵,守备不足。世衡建言,延安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遣父忧,哀毁有若成-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八大山人①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不数年,竖拂称宗师。住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临-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①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②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一11小题。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博览众书。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一以委昭。策且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龙渊义塾记[明]宋濂龙渊即龙泉,避唐讳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题。卫灵公问陈①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②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论语》)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金石录》后序李清照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甫①所著书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①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尚节亭记【明】刘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①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高三语文
阅读以下语段,回答1—3题。初,济阴王思与习俱为西曹令史。思因直曰白事,失太祖指。太祖大怒,教召主者,将加重辟。时思近出,习代往对,已被收执矣,思乃驰还,自陈己罪,-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初,擢进士第,除监察御史,论权嬖梗切,出为河南功曹参军。久之,进御史中丞。宣徽五坊①小使秋时阅鹰狗,所过-高三语文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①为短文加标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遣父忧,哀毁有若成人。-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留侯论苏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魏节乳母者,魏公子之乳母。秦攻魏,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令魏国曰:“得公子者,赐金千镒。匿之者,罪至夷。”节乳母与-高二语文
阅读以下语段,回答1—3题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喜雨亭记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高一语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唐柳宗元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穷鬼传戴名世①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②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求人如-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高一语文
古代诗文阅读。苏秦以连横说秦王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幼颖异。力学慕古,康熙九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三年,耿精忠反,郑锦据泉州,光地奉亲匿山谷间,锦与-高二语文
阅读以下语段,回答1—2题。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题。袁随园君墓志铭(清)姚鼐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群臣畏延龄有宠,莫敢言,惟盐铁转运使张滂、京兆尹李充、司农卿李铦以职事相关,时证其妄,而陆贽独以身当之,日陈其不可用。十一月,壬-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户部郎中张滂之子,曰仲殷,于南山内读书,遂结时流子弟三四人,仲殷性亦聪利,但不攻文学,好习弓马,时与同侣挟弹,游步林薮,去所止数里-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观鱼说余读书朱氏西斋,左苑而右渠。书稍辍凭槛注目焉。方天不雨,水涸可越,鱼皆徙而去之。其不及徙者,戢戢泥沙中,蹙鳞损介,日就于殆,将为乌鸢之所-高三语文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催科①[明]江盈科为令之难,难于催科。催科与抚字②,往往相妨,不能相济。阳城③以拙蒙赏,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④待食-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李)衡字叔平,襄阳兵家子,汉末入吴为武昌渡长。时校书郎吕壹*弄权柄,大臣畏之,莫有敢言者。……荐为郎,太祖①引见喜之,衡乃口陈吕壹奸短数千-高二语文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天人性命之学,不可以空言讲也。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而为经世之书。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夫子-高二语文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5题。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吕嘉传太子兴伐立,其母为太后。元鼎四年,汉使安国少季往谕王、王太后以入朝,比内诸侯;令辩士谏大夫终军等宣其辞,勇士魏臣等辅其缺,卫-高三语文
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中允。直讲东宫,太子偶旁瞩,道南即辍讲拱俟,太子为改容。历左谕德少詹事。擢-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劝学荀子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②青,取自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高二语文
阅读以下语段,回答1—4题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高二语文
课内语段阅读今年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湘江,()染溪,()榛莽,()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游东山记(明)杨士奇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廉耻顾炎武《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赵高案治李斯。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高二语文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高一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高一语文
题目详情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委肉当馁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
出见田光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注:骐骥,千里马。驽马,劣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亡:逃亡
B.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灭口:杀死
C.太子避席而请/避:离开
D.却行为道,跪而拂席/却:后退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太子丹重视贤士的一组是( )
①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
②避席而请
③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④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
⑤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
⑥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④③⑤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鞫武认为燕国在西边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在南边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在北边与匈奴单于结交,然后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
B.太子知道有位田光先生,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因此就请他并和他商量国家大事。
C.樊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并拒绝了太傅将他送往匈奴的主张。
D.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觉得自己已老,无能为力,就向太子推荐了荆轲。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
译文: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
译文: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C
3.B
4.(1)樊於期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收留、收容)了他。
(2)樊将军在诸侯中走投无路,投靠到我这里来,我总不能因为受到强秦的胁迫,便抛弃我所同情的朋友,把他推到匈奴去。
(3)我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