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民族复兴是近代中华民族的追求目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今日……外则国防空虚,丧师失地;国势岌岌(十分危险),危如垒卵。忧时之士,深虑神明华胄,将陷于万劫不复;于是-九年级历史
民族复兴是近代中华民族的追求目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今日……外则国防空虚,丧师失地;国势岌岌(十分危险),危如垒卵。忧时之士,深虑神明华胄,将陷于万劫不复;于是-九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民族复兴是近代中华民族的追求目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今日……外则国防空虚,丧师失地;国势岌岌(十分危险),危如垒卵。忧时之士,深虑神明华胄,将陷于万劫不复;于是-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民族复兴是近代中华民族的追求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今日……外则国防空虚,丧师失地;国势岌岌(十分危险),危如垒卵。忧时之士,深虑神明华胄,将陷于万劫不复;于是大声疾呼,曰“复兴”!“复兴”!绞脑沥血,各本其所学,发抒复兴国族之伟论。 ——吴钊《复兴之基点》(1933年)
材料二 (1940年,一位回族同胞在《抗战三周年纪念感言》中写道)“整整三周年的神圣抗战,已使大中华国族数千年的积弱,蒙受了巨急的刺激,从而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扎稳了抗战最后胜利的把握。首先我们为民族复兴的远大前途,抱乐观,感兴奋”!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2卷(1940年7月)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回答造成当时中国“国势岌岌”局面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影响。(2分)
(2)材料二中的“神圣抗战”主要是指抗战中的哪两次重要战役?这两次战役的地位各是什么?(4分)依据教材归纳两次战役的共同作用。(1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历史地位。(1分)
题型:改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事件:九一八事变(1分)
影响:中国东北三省开始沦为日本殖民地;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日民族矛盾开上升为主要矛盾;是日本大规模侵华的开始;为后来日本的全面侵华打下了伏笔。(1分,以上任意1点即可得分,其它准确表述亦可得分)
(2)战役及地位: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抗战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4分)共同作用:鼓舞(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信心)。(1分)
(3)地位: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1分)
试题分析:(1)材料一出自吴钊《复兴之基点》(1933年),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状况可知,日本法西斯开始发动对中华民族的局部战争,如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三省开始沦为日本殖民地,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
(2)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有八路军一一五师的平型关大捷、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等等。这些战役的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和勇气。
(3)根据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可知,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点评: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使日本未能与德国有效地实行战略配合的重要因素,它加速了法西斯集团的分崩离析,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重大影响。
上一篇 :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态度
下一篇 :
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学完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某班同学出了一期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A.九一八事变B.血染卢沟桥C.南京大屠杀D.血战台儿庄-九年级历史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次事件后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南京大屠杀D.七七事变-八年级历史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是[]A.中国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爱偶的公共合作宣言B.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C.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D.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八年级历史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是[]A.井冈山根据地B.晋察冀根据地C.陕甘宁边区D.晋绥根据地-八年级历史
__________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八年级历史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①二十九路军②新四军③东北抗日联军④八路军[]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②③-八年级历史
八路军的总指挥是[]A.朱德B.彭德怀C.贺龙D.关向应-八年级历史
近日热播的《中国远征军》是一部反映中国军队为支援在缅甸的英国盟军、保卫西南大后方英勇战斗的电视剧。该剧主要情节发生的时期是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九年级历史
日军屠杀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士兵人数达三十万以上的城市是()A.上海B.北京C.重庆D.南京-八年级历史
1936年一场震惊世界的“兵谏”在中国爆发,导致“兵谏”的主要外因是[]A.中共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中日矛盾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C.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情感D.蒋介石主张停止-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八年级历史
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基于[]A、党的利益B、阶级利益C、民族利益D、个人利益-九年级历史
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的努力B.蒋介石态度的转变C.张、杨的爱国热忱D.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八年级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_______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八年级历史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自近代以来,日本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14分)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决定购买原属于中国的-八年级历史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化日报》报导的一则消息,请回答:(1)此消息报导的是什么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前提条件是[]A.释放蒋介石B.释放张学良C.停止内战联共抗日D.交出政权-八年级历史
20世纪30年代,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卢沟桥事变的爆发D.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成立-八年级历史
1936年,中共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其主要依据是[]A.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B.各阶层人民对国民党政府的态度C.人民武装力量还相对弱小D.国民党内部已出现明显分化-八年级历史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爆发B.一二八事变爆发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七七事变爆发-八年级历史
中国共产党在敌人后方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下列哪一地区最多[]A.东北B.西北C.华北D.华中-八年级历史
如果你来编写课本剧《西安事变》,代表中共出席谈判的人物是[]A.周恩来B.张学良C.蒋介石D.毛泽东-八年级历史
有人称赞周恩来在“日寇猖獗、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符合这一评价的史实是[]A.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C.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八年级历史
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基于[]A.党的利益B.阶级利益C.个人利益D.民族利益-八年级历史
下列对西安事变发生原因的看法,错误的是[]A.日军对南京人民进行血腥大屠杀B.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的联合抗日主张C.蒋介石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红军D.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八年级历史
“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A.上海B-八年级历史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爆发B.华北事变出现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七七事变爆发-八年级历史
提及电影《西安事变》,你马上联想到的一组人物是[]A.张学良、杨虎城B.周恩来。朱德C.叶挺、贺龙D.陈独秀、李大钊-八年级历史
1940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取得胜利;4年后,英美盟军主动出击,在法国▲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九年级历史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A.瓦窑堡会议B.遵义会议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八年级历史
识读下列图片图一中共参与西安谈判的代表图二蒋介石停止对西安军事进攻的命令请回答:(1)蒋介石的手令是_________发生后第5天写的。(2)这次事变是由张学良、________两位爱国-八年级历史
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1938年冬天在延安参加革命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是[]A.新四军B.中国工农红军C.八路军D.中国工农革命军-八年级历史
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与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苦难十四年”开始于九一八事变。-九年级历史
1936年导致国民党内部不断分化的原因有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③日本帝国主义的挑拔离间④内部为了夺取领导权产生了矛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八年级历史
“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与张少帅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台儿庄战役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八年级历史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标志着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九年级历史
整理课堂笔记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环节,但有时粗心大意而弄巧成拙,以下是摘自小明同学历史笔记的的部分内容,其中表述完全无误的一项是[]A.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政党B-八年级历史
读下图,回答问题:图一图二(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在两个事件中,国共双方分别就哪两个重大问题达成了一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经多方努力,蒋介石被迫答应,联共抗日”。这一事件标志着[]A.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全-九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西安事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张学良和蒋介石争夺国民党领导权B.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而发动的C.通过武力的方式解决地盘划分问题D.导致国共两党长期对峙-八年级历史
综合探究。西安事变已经过去很久了,事变本身就已经够震撼的了,解决的方式则更让很多人所惊叹。探究一: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级历史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①西安事变发生后,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②抗-九年级历史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的事件是[]A.七七事变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台儿庄战役D.中共“七大”的召开-八年级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接受的主张[]A.杀蒋抗日B.发动起义,投奔共产党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不再“剿共”-八年级历史
随着初2011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展开,李庆所在的“探访重庆抗战遗址”课题小组来到歌乐山考察,发现了一尊杨虎城将军与其夫人的雕塑。下列事件与杨虎城有关的是[]A.抗击洋枪队-八年级历史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材料一:如下图。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刊登“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的消息。这就是历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1.西安事-九年级历史
参与西安事变的军队有①东北军②关东军③西北军④红军[]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八年级历史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国共关系由分裂、对峙走向再次合作的转折点是[]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百团大战D.重庆谈判-九年级历史
探究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反对新的内战,主张南京与西安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1936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的指示材料三:……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九年级历史
下列人物既参加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是[]A.周恩来B.毛泽东C.邓小平D.刘伯承-九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民族复兴是近代中华民族的追求目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今日……外则国防空虚,丧师失地;国势岌岌(十分危险),危如垒卵。忧时之士,深虑神明华胄,将陷于万劫不复;于是-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中国今日……外则国防空虚,丧师失地;国势岌岌(十分危险),危如垒卵。忧时之士,深虑神明华胄,将陷于万劫不复;于是大声疾呼,曰“复兴”!“复兴”!绞脑沥血,各本其所学,发抒复兴国族之伟论。 ——吴钊《复兴之基点》(1933年)
材料二 (1940年,一位回族同胞在《抗战三周年纪念感言》中写道)“整整三周年的神圣抗战,已使大中华国族数千年的积弱,蒙受了巨急的刺激,从而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扎稳了抗战最后胜利的把握。首先我们为民族复兴的远大前途,抱乐观,感兴奋”!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2卷(1940年7月)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回答造成当时中国“国势岌岌”局面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影响。(2分)
(2)材料二中的“神圣抗战”主要是指抗战中的哪两次重要战役?这两次战役的地位各是什么?(4分)依据教材归纳两次战役的共同作用。(1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历史地位。(1分)
答案
影响:中国东北三省开始沦为日本殖民地;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日民族矛盾开上升为主要矛盾;是日本大规模侵华的开始;为后来日本的全面侵华打下了伏笔。(1分,以上任意1点即可得分,其它准确表述亦可得分)
(2)战役及地位: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抗战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4分)共同作用:鼓舞(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信心)。(1分)
(3)地位: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1分)
试题分析:(1)材料一出自吴钊《复兴之基点》(1933年),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状况可知,日本法西斯开始发动对中华民族的局部战争,如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三省开始沦为日本殖民地,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
(2)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有八路军一一五师的平型关大捷、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等等。这些战役的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和勇气。
(3)根据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可知,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点评: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使日本未能与德国有效地实行战略配合的重要因素,它加速了法西斯集团的分崩离析,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