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_______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八年级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_______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八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_______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_______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题型:填空题
难度:偏易
来源:期末题
答案
延安;中原
上一篇 :
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根本原
下一篇 :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自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化日报》报导的一则消息,请回答:(1)此消息报导的是什么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前提条件是[]A.释放蒋介石B.释放张学良C.停止内战联共抗日D.交出政权-八年级历史
20世纪30年代,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卢沟桥事变的爆发D.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成立-八年级历史
1936年,中共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其主要依据是[]A.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B.各阶层人民对国民党政府的态度C.人民武装力量还相对弱小D.国民党内部已出现明显分化-八年级历史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爆发B.一二八事变爆发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七七事变爆发-八年级历史
中国共产党在敌人后方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下列哪一地区最多[]A.东北B.西北C.华北D.华中-八年级历史
如果你来编写课本剧《西安事变》,代表中共出席谈判的人物是[]A.周恩来B.张学良C.蒋介石D.毛泽东-八年级历史
有人称赞周恩来在“日寇猖獗、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符合这一评价的史实是[]A.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C.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八年级历史
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基于[]A.党的利益B.阶级利益C.个人利益D.民族利益-八年级历史
下列对西安事变发生原因的看法,错误的是[]A.日军对南京人民进行血腥大屠杀B.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的联合抗日主张C.蒋介石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红军D.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八年级历史
“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A.上海B-八年级历史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爆发B.华北事变出现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七七事变爆发-八年级历史
提及电影《西安事变》,你马上联想到的一组人物是[]A.张学良、杨虎城B.周恩来。朱德C.叶挺、贺龙D.陈独秀、李大钊-八年级历史
1940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取得胜利;4年后,英美盟军主动出击,在法国▲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九年级历史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A.瓦窑堡会议B.遵义会议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八年级历史
识读下列图片图一中共参与西安谈判的代表图二蒋介石停止对西安军事进攻的命令请回答:(1)蒋介石的手令是_________发生后第5天写的。(2)这次事变是由张学良、________两位爱国-八年级历史
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1938年冬天在延安参加革命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是[]A.新四军B.中国工农红军C.八路军D.中国工农革命军-八年级历史
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与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苦难十四年”开始于九一八事变。-九年级历史
1936年导致国民党内部不断分化的原因有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③日本帝国主义的挑拔离间④内部为了夺取领导权产生了矛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八年级历史
“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与张少帅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台儿庄战役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八年级历史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标志着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九年级历史
整理课堂笔记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环节,但有时粗心大意而弄巧成拙,以下是摘自小明同学历史笔记的的部分内容,其中表述完全无误的一项是[]A.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政党B-八年级历史
读下图,回答问题:图一图二(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在两个事件中,国共双方分别就哪两个重大问题达成了一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经多方努力,蒋介石被迫答应,联共抗日”。这一事件标志着[]A.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全-九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西安事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张学良和蒋介石争夺国民党领导权B.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而发动的C.通过武力的方式解决地盘划分问题D.导致国共两党长期对峙-八年级历史
综合探究。西安事变已经过去很久了,事变本身就已经够震撼的了,解决的方式则更让很多人所惊叹。探究一: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级历史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①西安事变发生后,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②抗-九年级历史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的事件是[]A.七七事变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台儿庄战役D.中共“七大”的召开-八年级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接受的主张[]A.杀蒋抗日B.发动起义,投奔共产党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不再“剿共”-八年级历史
随着初2011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展开,李庆所在的“探访重庆抗战遗址”课题小组来到歌乐山考察,发现了一尊杨虎城将军与其夫人的雕塑。下列事件与杨虎城有关的是[]A.抗击洋枪队-八年级历史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材料一:如下图。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刊登“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的消息。这就是历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1.西安事-九年级历史
参与西安事变的军队有①东北军②关东军③西北军④红军[]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八年级历史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国共关系由分裂、对峙走向再次合作的转折点是[]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百团大战D.重庆谈判-九年级历史
探究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反对新的内战,主张南京与西安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1936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的指示材料三:……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九年级历史
下列人物既参加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是[]A.周恩来B.毛泽东C.邓小平D.刘伯承-九年级历史
张学良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主要是因为[]A.发动西安事变B.领导北伐战争C.发动武昌起义D.指挥台儿庄战役-九年级历史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人物身上不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是[]A.邓世昌B.张学良C.曹汝霖D.林则徐-八年级历史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A.取代蒋介石的地位B.满足各阶层处死蒋介石的要求C.向中共表示合作抗日的诚意D.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图一是中共参与西安事变谈判的代表(右起):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图二是12月17日蒋介石给何应钦下的手令,要求他停止对西安的军事进攻。图一图二请回答:(1)蒋-八年级历史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B.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八年级历史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到来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九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寥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松花江上》材料二卢沟桥,卢沟桥-八年级历史
歌谣“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抗外侮,捐弃前嫌共对敌……”描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国共关系。其中“捐弃前嫌共对敌”局面出现在[]A.国民革命运动期间B.南-九年级历史
西安事变时张学良、杨虎城提出的主张是[]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B.攘外必先安内C.反对内战,全面抗日D.消极剿共,积极抗日-八年级历史
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上的特大新闻,报道了下图两位国民党将领在民族危亡时刻的惊人之举,请判断这是哪一历史事件[]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D.南京大屠杀-八年级历史
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有①停止内战②建立联合政府③联合红军抗日④到延安与毛泽东会谈[]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收集抗日战争的资料时发现了一张发行于1936年12月24日的《桂林日报》,其中的一条新闻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疑问,请阅读这段新闻并帮助同学们-八年级历史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的人物在1936年发动了什么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这一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战之初,蒋介石向日本妥协的根本原因是[]A.幻想国联的帮助B.集中力量镇压国内革命C.借此削弱地方军阀的势力D.对日本心存恐惧-八年级历史
1936年12月《西北文化日报》报导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的消息,这里“兵谏”指的是[]A.武昌起义B.台儿庄战役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九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_______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