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洋务派创办洋务的过程中,深感人才的明显缺陷……于是他们在不改变传统教育体制的前提下,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这些学堂有京师同文馆、福-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洋务派创办洋务的过程中,深感人才的明显缺陷……于是他们在不改变传统教育体制的前提下,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这些学堂有京师同文馆、福-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洋务派创办洋务的过程中,深感人才的明显缺陷……于是他们在不改变传统教育体制的前提下,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这些学堂有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上海电报学堂、天津西医学堂、北洋水师学堂等。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洋务学堂,开中国近代学校之先河。
材料二
15世纪西欧的教育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教育家主张学校教育应让学生快乐而健康地生活,使学生成为一名负责任的公民。
—弗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
材料三
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清朝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并避讳抬头字样,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和民国宗旨者,可随时删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
—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洋务学堂在人才培养方式和教育目标上与传统教育相比有何变化?其变化有何积极意义?(1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的“教育思想”所体现的时代主题以及产生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10分)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临时政府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上的进步性。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什么?(10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1)变化:创办新式学堂,教授西方语言和技术;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6分)
意义:打破了封建传统教育和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迈出了教育近代化的第一步。(6分)
(2)时代主题:反对对人思想的束缚,主张自由;(4分)
时代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人文精神兴起,反对天主教会的束缚。(6分)
(3)进步性:目标——培养健康国民,为民主共和服务;
内容——反对封建专制;符合时代要求;(6分)
本质: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要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4分)

试题分析:(1)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新式的学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培养科技人才。洋务运动教育体制的变化打破了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的传统的办学方式,有力的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2)从材料“一些教育家主张学校教育应让学生快乐而健康地生活,使学生成为一名负责任的公民”并结合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西方教育推崇人的解放。(3)从材料“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可以看出南京临时政府培养人才的目标。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教育有着明显的反封建的内容。这一变化反映的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教育上的反应。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