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以下是初三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A.民族大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谈判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九年级历史
以下是初三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A.民族大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谈判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九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以下是初三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A.民族大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谈判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以下是初三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A.民族大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谈判
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题型:读图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周恩来外交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项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发的的逼蒋抗日的兵变,是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发展的结果,不属于外交方面,B,C,D三项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参与的外交大事,本题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周恩来外交的认识,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50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的努力下,我国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针就是这一时期提出的,对于新中国的建国初期和七十年代的外交成就同学们要注意识记和理解。
上一篇 :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
下一篇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是:①互相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九年级历史
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九年级历史
经过多年的外交实践,新中国外交形成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全方位外交布局。“周边是首要”理念首先体现在下列哪一史实A.和平共处五-八年级历史
2006年新年来临之时,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哪一原则的基本思想保-八年级历史
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其背景主要是()A.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反对共产主义问题”,怀疑中国搞“颠覆”B.亚非国家-八年级历史
对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最早由中印双方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谈判时提出B.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该政策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八年级历史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八年级历史
2008年时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小文同学想制作一个主题为“周恩来外交风云”的网页,下列内容不适合选入该网页的有A.出席亚非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C.与美国总统尼-八年级历史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诞生,是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共同提出的。①中国②埃及③缅甸④印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八年级历史
图片是形象的史料。观察下列反映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新中国外交领域成就的一组图片,回答问题:(10分)请回答:(1)图一中1954年与印度总理举行会谈的中国总理是谁?他与印度、-八年级历史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民主集中制-八年级历史
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1971年,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八年级历史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向世人展示着一个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主要体现在①实行不结盟政策②结束与美国的对抗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④B.②③④C.①-八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表1949年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2003年)823166248材料二材料三请
阅读下列材料: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新疆罗布泊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结束了中国的无核时代。我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在-八年级历史
在中国成功试爆氢弹时,成为世界第___个掌握核技术的国家。[]A.2B.3C.4D.5-八年级历史
下列对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加强了国防力量,打破了美苏两国核垄断B.我国从此跻身于世界军事强国行列C.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安全D.显示了我国科-八年级历史
人们说“两弹一星”,这两弹指的是[]A、原子弹、氢弹B、氢弹、中子弹C、原子弹、导弹D、氢弹、人造卫星-八年级历史
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A.东方红一号B.风云一号C.神舟五号D.长征五号-九年级历史
21时48分,星箭分离,卫星入轨。21时50分,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中国第一颗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音,声音清晰宏亮。这个事件发生在:[]A.1955年B.1964年C.1967年D.1970年-
下列“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发射第一枚进程导弹②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③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④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④①②③D、-九年级历史
我们能清晰地接收到来自太空的“东方红”乐曲,随着这一报告,指挥中心宣布,我国第一颗_________发射成功。[]A.“神舟一号”人造地球卫星B.“神舟五号”宇宙飞船C.“东方红一号”人-八年级历史
出席1955年4月万隆会议的各国政府首脑来自的国家应该属于A.联合国会员国B.社会主义国家C.所有发展中国家D.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九年级历史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九年级历史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诞生是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下列四项表述: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推行霸权主义;③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其中,属-八年级历史
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双方全面规划了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大国关系。中美关系是大国关系的典型代表-八年级历史
材料一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表年代1949年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个数8个23个16个62个148个材料二如图材料三如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亚-八年级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八年级历史
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结盟、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八年级历史
以下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是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与苏联等26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提出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八年级历史
叙述20世纪50年代、7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中国外交的成就(每个时期分别举出一件大事),并概括取得这些成就原因和启示。成就:A.50年代B.70年代C.90年代D.21世纪初原因E启示-八年级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新中国外交成就展览,小刘同学拟定了以下内容,你认为能够入选的是①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1955年,万隆会议上,-九年级历史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利⑤和平共处⑥求同存异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⑥-八年级历史
1955年4月,在印度召开的万隆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八年级历史
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这表明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②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③中国与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④中国与美国建-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材料二如图,北京2010年5月28日电: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8日在北京会见了到访的印度总统帕蒂尔并共同出席了中印建交60周年招待会。材料三如图-八年级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举办一-八年级历史
按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重返联合国②中美正式建交③万隆会议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①②-八年级历史
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①出席APEC会议②出席万隆会议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八年级历史
他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就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A.侯德榜B.邓稼先C.钱学森D.袁隆平-八年级历史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人是——_______________-九年级历史
“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九年级历史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是A.袁隆平B.邓稼先C.李四光D.钱学森-九年级历史
侯德榜被认为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他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水稻被外界称为“东方魔稻”。错误:订正:-九年级历史
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人物是谁?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人在科
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早在1973年,他就已经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人作诗赞美他:“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A.邓稼先B.钱学森C.杨振宁D.袁隆平-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材料二“大跃进”运动破坏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土法炼钢浪费大,质量差。据1958年统计,全国生产钢1073万-八年级历史
我国科学家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A.邓稼先B.袁隆平C.钱学森D.王淦昌-八年级历史
王老师给以下三个提示,要求同学们说出与之相关的人物。该人物是[]A、袁隆平B、陈芳允C、王淦昌D、钱学森-八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以下是初三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A.民族大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谈判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周恩来外交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项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发的的逼蒋抗日的兵变,是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发展的结果,不属于外交方面,B,C,D三项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参与的外交大事,本题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周恩来外交的认识,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50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的努力下,我国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针就是这一时期提出的,对于新中国的建国初期和七十年代的外交成就同学们要注意识记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