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1)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温度/℃2030506080溶解度/gK2CO3110114121126139KNO331.645.885.511
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1)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温度/℃2030506080溶解度/gK2CO3110114121126139KNO331.645.885.511
题目简介
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1)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温度/℃2030506080溶解度/gK2CO3110114121126139KNO331.645.885.511
题目详情
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
(1)K
2
CO
3
和KNO
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
2
CO
3
110
114
121
126
139
KNO
3
31.6
45.8
85.5
110
169
①图中能表示KNO
3
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②两曲线交点M点的含义是
。
③20℃时,K
2
CO
3
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④30℃时,向114 g K
2
CO
3
固体中加入100 g水,充分溶解后升温至40℃,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某KNO
3
样品中含有少量K
2
CO
3
,其提纯过程如下:
①操作2的名称是
。
②溶液B和溶液C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③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为
g(结果保留整数)。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①甲;②t1℃时,KNO3和K2CO3的溶解度相等; ③11:10; ④不变;
(2)①过滤; ②B C; ③33。
试题分析:(1)①根据题给的溶解度表可知,在20℃——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钾,而在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大于碳酸钾,再结合图中的两条溶解度曲线可知,甲表示的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②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曲线上的交点的含义表示:此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溶解度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t1℃时,KNO3和K2CO3的溶解度相等。
③根据题给的溶解度表可知,20℃时碳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即在该温度下,每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K2CO3而达到饱和状态;故20℃时,K2C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110g:100g=11:10。
④根据题给的溶解度表可知,30℃时,K2CO3的溶解度为114g,即在该温度下,每100g水中最多溶解114gK2CO3而达到饱和状态;再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K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若将温度升高到40℃,溶液会变为不饱和溶液,但由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不改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
(2)①根据题意,经过操作2后,得到了KNO3固体和溶液C,符合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所以操作2为过滤。
②根据题给的溶解度表可知,在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而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再结合操作2后得到了53.9g硝酸钾固体,恰好是85.5g-31.6g=53.9g,由此可判断,该溶液的溶剂为100g,而50℃时,硝酸钾溶液(溶液B)的质量恰好为185.5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恰好溶解了85.5gKNO3而达到饱和状态;而溶液C为析出KNO3晶体后的溶液,故为饱和溶液。故选BC
③根据题意可知,溶液B为硝酸钾溶液,再由②的解答可知,在溶液B中共含有85.5g硝酸钾,最后根据钾元素的质量守恒可知,在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85.5g×
×100%=33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和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本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上一篇 :
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
下一篇 :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你能将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在下边这张图上表示出来吗?(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60℃时,氯化钾、氯化铵、硝酸钾、硝酸钠四种物质-九年级化学
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单位:g/100g水),请回答问题:温度(℃)1020406080KNO320.931.663.9110169NaCl35.83636.637.3
在进行食盐、蔗糖和淀粉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A.溶质颗粒大小B.溶剂的温度C.溶剂的种类D.溶剂的质量-九年级化学
下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100g水中溶解gA物质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九年级化学
如图为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硝酸钾、氯化钠都属于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2)当硝酸钾溶液从20℃升高3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选填“-九年级化学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含义是.(2)t1℃时,将3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九年级化学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析出甲的-九年级化学
(5分)右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2)图中b表示的溶解度曲线。(3)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NaCl和KNO3的溶解和结晶,做了两组实验(室-九年级化学
如图:A,B,C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M点表示的意义.(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3)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提纯A-九年级化
根据下图中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在10℃时,KNO3的溶解度约为__________g;(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3)将20℃时饱和KNO
请根据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得到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8B.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化学
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NaCl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九年
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九年级化学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A.夏季,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B.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D.烧开水时,-九年级化学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t1℃时,A和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2)把t1℃时A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除了升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有;(3)t2℃时A的溶解度-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变成饱和溶液C.将5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甲、乙的-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溶液变浑浊B.溶液变为不饱和C.溶液质-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温度为t℃时,将等质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得到一种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A.甲B.-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在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比a物质的溶解度大C.在t1℃时,a物质饱和溶液-九年级化学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2)要将乙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3)通过加溶质、蒸-九年级化学
根据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时为℃。(2)在t1℃~t2℃范围内,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九年级化学
“八王寺汽水”是我市的老字号商品.如图是八王寺葡萄糖盐汽水的商标,请回答问题:(1)该图中的汽水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根据商标上的提示,请你写出这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九年级化学
x、y两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在t2℃时分别往两份100g水中加入agx和agy,充分搅拌后,将溶液均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x、y的溶液均已饱和-九年级化
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乙物质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C.分别将a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晶体-九年级化学
在20℃时,向质量均为50g的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然后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如有不溶解的氯化钾,则过滤除去).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见下表.实-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中含有少量B时,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B.tl℃时,将A、B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制成饱和溶液,溶解的A的质量比-九年级化学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B.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不能得到固体bC.将tl℃时a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九年级化学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t2℃时,将A、B、C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2)t-九年级化学
蔗糖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20406080100溶解度/g203.9238.1287.3362.1487.2(1)蔗糖溶液的溶质是;碘酒的溶剂是;(2)20℃时,要使203.9g蔗糖恰好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九年级化学
如图为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65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15gB.要从B的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C.除去A中含-九年级化学
如图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在温度为______℃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20℃时含有少量未溶解的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若要使乙物质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把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a>b>cB.c>b>aC.b>a=cD.b>a>c-九年级化学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点表示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C.M点表示t1℃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同-九年级化学
甲、乙两种固体纯净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在常温下,先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图2).下列说法-化学
一定温度下,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C.溶质的质-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把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a>b>cB.c>b>aC.b>a=cD.b&g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B.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C.30℃时,向10-九年级化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种物质都属于微溶性物质B.分别降温t2℃时a、b的饱和溶液到t1℃时,析出的a比b多C.t2℃时,恒温蒸发a、b饱和-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3)分析t1℃时,将1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g;(2)硝酸铵和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3)要使氯化钾从溶液中大量结晶析出-化学
如图是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C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B.t2°C时,KN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C.t3°C,两溶液中KHO3的质量分数一定大
图1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将盛有a、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2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九年级化学
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增加,乙中的固体减少,则加入的物质-九年级化学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溶液饱和C.可用降低温-九年级化学
(1)将植物油与酒精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2)澄清石灰水中溶质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3)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50℃时,A的溶解度为______g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BB.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九年级化
如图是M、N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据此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只有在t1℃时,M和N的溶解度才相等B.N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把N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至t1℃时,有-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t1℃时A物质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降温能使B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2℃时,-九年级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1)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温度/℃2030506080溶解度/gK2CO3110114121126139KNO331.645.885.511
题目详情
(1)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②两曲线交点M点的含义是 。
③20℃时,K2C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④30℃时,向114 g K2CO3固体中加入100 g水,充分溶解后升温至40℃,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某KNO3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其提纯过程如下:
①操作2的名称是 。
②溶液B和溶液C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③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为 g(结果保留整数)。
答案
(2)①过滤; ②B C; ③33。
试题分析:(1)①根据题给的溶解度表可知,在20℃——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钾,而在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大于碳酸钾,再结合图中的两条溶解度曲线可知,甲表示的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②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曲线上的交点的含义表示:此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溶解度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t1℃时,KNO3和K2CO3的溶解度相等。
③根据题给的溶解度表可知,20℃时碳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即在该温度下,每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K2CO3而达到饱和状态;故20℃时,K2C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110g:100g=11:10。
④根据题给的溶解度表可知,30℃时,K2CO3的溶解度为114g,即在该温度下,每100g水中最多溶解114gK2CO3而达到饱和状态;再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K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若将温度升高到40℃,溶液会变为不饱和溶液,但由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不改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
(2)①根据题意,经过操作2后,得到了KNO3固体和溶液C,符合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所以操作2为过滤。
②根据题给的溶解度表可知,在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而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再结合操作2后得到了53.9g硝酸钾固体,恰好是85.5g-31.6g=53.9g,由此可判断,该溶液的溶剂为100g,而50℃时,硝酸钾溶液(溶液B)的质量恰好为185.5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恰好溶解了85.5gKNO3而达到饱和状态;而溶液C为析出KNO3晶体后的溶液,故为饱和溶液。故选BC
③根据题意可知,溶液B为硝酸钾溶液,再由②的解答可知,在溶液B中共含有85.5g硝酸钾,最后根据钾元素的质量守恒可知,在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85.5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和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本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