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九年级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九年级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文】(明太祖)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宋濂,字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每燕(同“宴”)见,必设坐命茶,每旦必令侍膳,往复咨询,常夜分乃罢。(选自《明史》)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1)
益
慕圣贤之道( ) (2)常夜分乃
罢
( )
(3)抑可
谓
贤矣 ( ) (4)每
旦
必令侍膳( )
小题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门人弟子填
其
室
其
真不知马也(《马说》)
B.
以
是人多以书假余扶苏
以
数谏故(《陈涉世家》)
C.善者与臣友,臣知
之
此则岳阳楼
之
大观也(《岳阳楼记》)
D.
故
余虽愚 既克,公问其
故
(《曹刿论战》)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6分)
(1)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明太祖)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3)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小题4:上述两段文言文都与明朝学者宋濂有关,结合两段文字具体分析宋濂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1)更加(2)结束 (3)称作 (4)早晨(每词1分,计4分)
小题1:B (3分)
小题1:(1)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专心地请教。(2)明太祖间或(断断续续)询问诸位大臣好与坏,宋濂只推荐大臣中好的人。(3)好的人与我亲近,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人,我不能够了解他们。
小题1:甲文看出宋濂是一个勤奋好学、求知若渴的人。从文中“手自笔录”“弗之怠”“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可以看出。乙文中看出宋濂是一个贤能正直、一心为国的良臣。从文中“濂惟举其善者”“宋景濂(宋濂,字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可以看出。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B项中“以”都是“因为”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每题2分,计6分)得分点(1)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2)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3)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围绕文章中对宋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即可。
上一篇 :
现代文阅读。塞外的春天①①说
下一篇 :
小鸟,你飞向何方(节选)(18分)赵丽宏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窃糟(12分)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有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小题。(15分)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九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6分)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九年级语文
没有钓到的大鱼(1)他家在岛上有所美丽的小房子。(2)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的余辉下泛起一圈圈色彩斑-七年级语文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7——20题。(18分)⑴黑板上赫然写着:“学杂费97.5元。”他盯着这个数字,口袋里手攥着的那张皱巴巴的50元钱已被手心的汗浸湿了。他不得一步一回头地向-七年级语文
阅读《周庄水韵》选段,完成7—9题。我曾经三次到周庄,都是在春天,每一次都坐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迟子建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着脸,没心没肺地笑。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11—15题。(12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七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13分)【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九年级语文
深层阅读理解(共10分)小巷贾平凹这是一条窄窄的小巷。原住着一群瞎子。他们没有汽车,也没有自行车。这个都市越来越现代化,他们的交通东西依旧是一根竹棍。笃笃,笃笃,奇异-九年级语文
阅读《与朱元思书》(10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八年级语文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8——21题。(18分)①去年,我生日,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A(a.保存b.收藏)起来。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微笑着说:“你猜。”“镶-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并完成问题。我说不出马金瑜我说不出那四个徘徊在三里屯服饰大厦里的清洁工有多穷,她们都三十多岁了,聚在一角商量去吃两碗面条,谁也不敢带头,怕进那个里面装饰着-七年级语文
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距离中考还有20多天了,初三复习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这天,一个叫程海的初三男生来找我,嗫嚅地说:“老师,我写了一篇作文,想麻烦您给我看看。”我欣喜-九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九年级语文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13分)我的母亲(节选)邹韬奋①母亲喜欢看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章回的-九年级语文
(二)赎回灵魂(11分)她睡到半夜,感觉到屋里进了人,很显然,不是丈夫,因为他去值班了。因为长期失眠,睡觉对她来说是件困难的事。显然,那个人以为她睡着了。然后,她看到一-八年级语文
阅读叶馨的《河横菜花》一文,完成小题。河横菜花①星期天,阳光明媚的大晴天,应泰州诗人协会之邀,我们一行二十余人驱车前往久负盛名的姜堰市沈高镇河横村(江苏省AA级景区,江-九年级语文
陋室铭(15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八年级语文
【文段四】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七年级语文
想像的故事(1)这天放学后,儿子又一步不落地跟在我屁股后,迫不及待地要我给他讲两个让人猜不到结局的故事,并说下午的班会上每个人都有表演的机会。我说,那好,我敢保证这-七年级语文
美文阅读冬天的芭蕾韩静霆是绿蒙蒙的春天了,我还是执拗地想着哈尔滨严冬的冰灯。想起来,就仿佛又重新在那儿生活了一回似的,迷失在晶莹剔透的宫殿里了。冬天也能燃烧呀,瞧-九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寻找一颗善心我曾一度怕人瞧见我跟父亲在一起。他身材矮小,而且走起路来跛得厉害。我们时常一道外出,他的手要撑在我的胳膊上才能保持身体平衡,由此引-九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九年级语文
(一)珍藏母亲的谎言(13分)张金刚母亲有时也说谎。当我们跌跌撞撞刚学会走路时,总会莫名地摔跤,趴在地上可怜巴巴地抬头瞅着跟前的母亲,渴望一双大手伸过来。母亲却说:“别怕-九年级语文
(二)写下你的梦想1940年11月,他出生在美国三藩市,英文名叫布鲁斯·李。因为父亲是演员,他从小就有了跑龙套的机会,于是产生了想当一名好演员的梦想,可由于身体虚弱,父亲-七年级语文
曹公①南征表,会表②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八年级语文
《海燕》(17分)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八年级语文
阅读文言文《桃花源记》,完成19--23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九年级语文
阅读与欣赏。泉贾平凹①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了。家里传来消息说:“它死得很惨,被拦腰折断,又裂为四块,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了。”我听了,-九年级语文
(三)比较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和《大道之行也》,回答问题。(15分)【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土地的誓言》文段,回答问题。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6分)赶考①儿子入初中,几经托人,才能够参加一场入学考试。我在考场外慢慢走着,消磨自己内心的疲倦和焦急。②内心深处的记忆恍然就在这踱步中醒-九年级语文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②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九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有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七年级语文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②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九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下列各题。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八年级语文
阅读贾平凹《丑石》选段,完成问题。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我的乐园直到现在,我还是常常想我的外婆家。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我又梦到了那座梅溪镇上的古老的屋子。曾经消磨了整个童年的那间“藤花书屋”,依旧没有-七年级语文
(一)(14分)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稿,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变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八年级语文
三峡(13分)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九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7分)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既得盐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七年级语文
牵挂(12分)周子①一天清晨,从梦中醒来惊出了一身冷汗。梦境历历,如在眼前—天空飘着细雨,我回老家去,父亲说头痛得厉害。我吓坏了,忙用摩托车带他去医院,并且一路上默默祈-八年级语文
我为什么打你(10分)毕淑敏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八年级语文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九年级语文
曹刿论战(节选)(12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九年级语文
阅读文学类作品,按要求回答问题①那天下午6点多,该上公交车的人早已上了车,唯独有个小女孩,在车门边来回徘徊。眼看着司机就要开车了,我在想,这小女孩肯定是没钱上车。②-九年级语文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绝唱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我只愿在每年-九年级语文
阅读郦道元的《三峡》一文,完成小题。(17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七年级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九年级语文
题目详情
【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文】(明太祖)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宋濂,字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每燕(同“宴”)见,必设坐命茶,每旦必令侍膳,往复咨询,常夜分乃罢。(选自《明史》)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1)益慕圣贤之道( ) (2)常夜分乃罢( )
(3)抑可谓贤矣 ( ) (4)每旦必令侍膳( )
小题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1)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明太祖)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3)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小题4:上述两段文言文都与明朝学者宋濂有关,结合两段文字具体分析宋濂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案
小题1:(1)更加(2)结束 (3)称作 (4)早晨(每词1分,计4分)
小题1:B (3分)
小题1:(1)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专心地请教。(2)明太祖间或(断断续续)询问诸位大臣好与坏,宋濂只推荐大臣中好的人。(3)好的人与我亲近,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人,我不能够了解他们。
小题1:甲文看出宋濂是一个勤奋好学、求知若渴的人。从文中“手自笔录”“弗之怠”“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可以看出。乙文中看出宋濂是一个贤能正直、一心为国的良臣。从文中“濂惟举其善者”“宋景濂(宋濂,字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可以看出。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B项中“以”都是“因为”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每题2分,计6分)得分点(1)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2)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3)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围绕文章中对宋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