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010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处遭遇自然灾害。找出灾害频发的根源,构建常态化的灾害应对机制,这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廷上下官员喜好-高三历史
2010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处遭遇自然灾害。找出灾害频发的根源,构建常态化的灾害应对机制,这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廷上下官员喜好-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2010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处遭遇自然灾害。找出灾害频发的根源,构建常态化的灾害应对机制,这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廷上下官员喜好-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2010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处遭遇自然灾害。找出灾害频发的根源,构建常态化的灾害应对机制,这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廷上下官员喜好诌媚腐化,庸俗无为,置国计民生于不顾,……河防松弛,水利失修,河道梗阻,诸河频频漫口决口,堵而复决。“防弊之法有尽,而舞弊之乃无穷”,修河官员穷尽贪污之能,承办人口偷工减料。乾嘉时水灾骤增,每年平均达100余州县,到道光朝一跃为177州县
(1)依据材料一,分析乾隆以来,水患日益增加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
(2)依据材料二分析1958~1965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2010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甘肃省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电力、交通、通讯中断。截至8月15如,舟曲泥石流死亡人数达到1248人,失踪496人,受伤住院治疗66人。10日上午,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全面部署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3)材料三是如何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当舟曲灾情发生后,我们可以向哪一国际金融机构求援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
难度:中档
来源:安徽省模拟题
答案
(1)原因:政治腐败,贪污盛行;水利工程偷工减料,河工废弛,水利失修。
(2)变化情况:①1958年1960年,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原因:“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②1962年至1965年,粮食产量有所增长。原因:“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实行。
(3)体现:舟曲灾情发生后,中共中央立即部署抢险求援工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中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世界银行。理由:中国是世界银行成员国之一,其宗旨为成员国经济困难提供长期贷款。
上一篇 :
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
下一篇 :
1958年某领导到江苏视察中稻丰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其措施之一是废除人民公社体制。那么,人民公社体制在中国先后存在约[]A、10多年B、20多年C、30多年D、40多年-高一历史
1962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A、中央已经彻底纠正了“左”倾的严重-高一历史
以下是建国后的某一时期出现的现象:绿军装成为革命、造反的象征,受到人们的青睐。穿戴华丽被视为“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并受到严厉批判。这种现象可能发生在[]A.镇压反革命-高一历史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ABCD-高三历史
1960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紧急提示》,要求各地抓紧秋收已经完毕的时机,大规模地动员群众,采集和制造代食品。中共中央发出该-高三历史
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1960年是21.8∶26.1∶52.1;1962年是33.3∶30.3∶36.3。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化反映出[]A.知青下乡促进农业大发展B.中国实现了工业化目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百年纪事”新闻史料全国巡展活动于2009年6月至10月举行,展览的第五部分为“开国十年”。在这一展览中不可能展出的是[]A.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高三历史
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得出的主要教训是[]A、必须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B、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C、必须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D、必须坚持反对“左”的错误思想-高一历史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高一历史
请判断出现下表中局面的原因是[]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B.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C.人民公社化运动D.十年“文革”-高一历史
费正清说:“如果中国领导人高傲地认为,中国可以在一种排外、反理智的孤立状况下……并通过反复强调毛的思想改变阶级结构来解决中国的现代化问题,那他们也应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高三历史
下列图示中,最能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的一幅是A、B、C、D、-高三历史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高一历史
十年前,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作品很多,比如:《蹉跎岁月》、《今夜有暴风雪》、《年轮》、《孽债》等等。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说法正确的是[]A.“文革”开始后,-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材料二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情况(部分)料三“文化大革命”十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总计5000亿元,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建设投资的80-高三历史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C到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一五”计划的实施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国民经济的调整D.“大跃进”运动的展开-高三历史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D-高三历史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目的是[]A.解决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问题B.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错误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高三历史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1972年的一天,中国政府接到这一邀请之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打电话给外贸部的领导,说现在关贸总协定已经邀请我们加入了,考虑一下,是不是要-高三历史
1976年12月,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强调:“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是一个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伟大革命群众运动。”这一信息反映出-高一历史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高一历史
历史不会自己发声,而语言则展示了具体而又个性化的历史画面,因此,每一个时代语言都有其特色。以下各项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②一颗红心两手-高三历史
“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但在1973年和1975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2%和11.9%。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高三历史
1966~1968年国民经济状况如下表所示(部分)。阅读下面的表格,指出导致后两年经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B.国际形势紧张,国家-高三历史
成为“文化大革命”导火线的文章是[]A.《海瑞罢官》B.《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C.《五一六通知》D.《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高一历史
1987年9月,国务院颁布《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打击投机倒把分子。当时包括就地转手倒卖、购买大型运输工具贩运、个体户、下海商人也被列为投机倒把行为受到打击。1997年-高一历史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A.一化三改B.综合平衡C.多快好省D.以-高三历史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小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这一变化缘自①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高三历史
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C=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A.B=FB.A=EC.D=HD.B=H-高三历史
“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这一评价针对的是[]A.农业生产合作社B.土地改革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高三历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优越性在于[]A.生产经营方式的自主性B.使土地所有权发生改变C.实现分配中的共同富裕D.完善了人民公社的体制-高三历史
国外媒体评价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新中国的第三次土改”,主要是因为它[]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B.实现了土地私有向集体所有的转变C-高一历史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农治国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到今天,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高一历史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的长远意义在于[]A.可有效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B.改变农村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使农村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D.促进农村-高二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城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农村改革的侧重点是[]A.改革产品分配旧体制,强调按劳分配B.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强调自主经营C.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强-高一历史
1979年,在安徽玉明公社的一个社员家中贴出了一幅对联,上下联是“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是“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A.人民公社化挫伤了农民-高一历史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基本利益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高一历史
2008年9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前往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在凤阳县小岗村,胡锦涛说:“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高一历史
有人把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加速点,其理由有①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确立进一步深化-高三历史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高三历史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2004年至2008年又连续五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这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高一历史
1983年,以土地“集体所有、分户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长沙县轰轰烈烈推行。62岁的农民自球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自己和周围的农户放开了手脚发展农业生产-高一历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下列事件中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高三历史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高三历史
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A.改变单一的管理形式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C.克服分配上平均主义D.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高一历史
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B.后者是为了纠正前者的错误C.是为了发-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中共中央主席-高一历史
下列两幅图片展示了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有①改革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②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③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④都改变了所有制形-高一历史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有这样一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高一历史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历经多次调整,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土地私有制B.农业合作化运动扩大了农民对土地支配权C.人民公社化运动符合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010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处遭遇自然灾害。找出灾害频发的根源,构建常态化的灾害应对机制,这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廷上下官员喜好-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朝廷上下官员喜好诌媚腐化,庸俗无为,置国计民生于不顾,……河防松弛,水利失修,河道梗阻,诸河频频漫口决口,堵而复决。“防弊之法有尽,而舞弊之乃无穷”,修河官员穷尽贪污之能,承办人口偷工减料。乾嘉时水灾骤增,每年平均达100余州县,到道光朝一跃为177州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变化情况:①1958年1960年,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原因:“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②1962年至1965年,粮食产量有所增长。原因:“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实行。
(3)体现:舟曲灾情发生后,中共中央立即部署抢险求援工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中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世界银行。理由:中国是世界银行成员国之一,其宗旨为成员国经济困难提供长期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