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10分)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0分)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不同之处。(6分)
(2)请从经济角度分析导致上述不同影响的原因。(2分)
(3)据此你认为一种进步思想能够导致社会变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1)①代表阶级不同:前者代表地主阶级,后者代表资产阶级;②内容不同:前者未能提出新的社会方案,后者则提出了资产阶级国家政治方案;③影响不同:前者未能促进社会变革,只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作了理论准备,促进了社会变革,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6分)
(2)原因: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状态,未能形成引起社会变革的阶级力
量;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2分)
(3)关键在于是否具备相应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如答“社会环境。”也可,2分)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