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是()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B.北约的成立C.经互会的成立D.华约的成立-高二历史
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是()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B.北约的成立C.经互会的成立D.华约的成立-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是()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B.北约的成立C.经互会的成立D.华约的成立-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是( )
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B.北约的成立
C.经互会的成立
D.华约的成立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D
试题分析::欧洲 北约 和 华约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出现,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因此选D。
点评:为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和威胁,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1955年5月,苏联和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八国政府首脑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华沙条约。它使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东西方“冷战”进一步加剧,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上一篇 :
2005年,美国总统布什反思60年前
下一篇 :
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一种……集权政治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及任务落到我们头上。——杜-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高一历史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高三历史
杜鲁门在敦促过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A.联合国B.欧洲共-历史
观看下图一幅漫画,漫画中所示的局面正式开始形成是在A.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华沙条约》的签订-高一历史
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柏林墙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对于柏林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柏林墙的修建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柏林人民的安全B.柏林墙出现反映了世界的两极格局C.柏-高一历史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以下图片选一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A.美苏冷战B.和平与动荡并存C.多极化趋势加强D.“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高三历史
二战后的美国某总统在其回忆录中写到:“我也希望(藉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高三历史
2008年,美国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初曾建议西欧盟国出手相助,但西欧盟国反应冷淡。美国有人因此指责西欧盟国忘恩负义,他们最主要的依据是A.二战中美国帮助西欧盟国打败法西斯B-高三历史
苏联《消息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的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表明了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高三历史
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A、-高三历史
对以下译文所揭示的历史史实,最合理的解读应是()译文坦白地说,从参谋长联席会议观点来看,这个策略(指将战争从韩国扩大到包括中国本土)会让我们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高三历史
2011国际经济盘点:欧债危机步步惊心世界经济或掉头向下。二战后,欧洲经济也出现严重衰退,欧洲经济复兴幸亏A.二战中,美国帮助西欧打败法西斯B.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一遏制苏-高一历史
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高三历史
(22分)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变化莫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高三历史
(12分)主题一东西方文明的相遇材料一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高二历史
有四位同学找到一张残缺的海报(下图),他们根据图中残留的信息对这一海报的历史进行推断,其中推理最合理的是A.甲:一战时期协约国发行的海报B.乙:西班牙内战中人民阵线发行的-高三历史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崛起C.美国和-高一历史
为了抵制马歇尔计划对东欧国家的影响,苏联从1947年开始先后与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和经济协定。由于这些协定主要由苏联外-高三历史
据朝中社19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2011年12月17日8时30分现场指导途中因积劳成疾在列车上不幸逝世,韩国欲借此事改善朝韩关系。朝韩矛盾由来已久,它的根源是朝鲜半岛的-高一历史
1955年丘吉尔指出,“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他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也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高三历史
下图是一幅斯大林愤怒地凝视着“烟杆”的漫画。该漫画反映A.美苏走向冷战对峙B.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C.美对苏进行和平演变D.苏对美实施战争反击-高三历史
有人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论道:“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下列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A.推行杜鲁门主义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高一历史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A.推行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为了巩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在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同时,还积极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它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1949年4月4日,以美国为-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是A.中国B.法国C.英国D.苏联-高一历史
下列史实主要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A.苏联力图维护二战中取得的外交成果B.美国放弃了对苏遏制战略C.美苏关系缓和与对抗交替D.美苏处于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之中-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铁幕演说”的发表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高三历史
美国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北约组织的主要目的是()A.遏制苏联B.维护世界和平C.镇压人民革命D.防止法西斯实力东山再起-高一历史
下列史实与下图所示政治漫画《美国的噩梦》(图下部的文字为:AMERICAUNDERCOMMUNISM!)相关的是A.三十年代美国民众对大萧条的恐慌B.二战结束后,美国受苏联扩张冲击C.七十年代初-高三
第二次是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B.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C.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D.苏联军事实力、国-高一历史
观察右面一幅漫画(图中英文意为“杜鲁门主义”),若为该漫画拟定标题,较为合适的是A.反目成仇,势成水火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同室操戈,相煎何急D.冰释前嫌,共克时艰-高一历史
下列对“热战”的最准确理解是A.二战后美苏“冷战”中的局部战争B.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C.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力量之间的武装冲突D.美国发动的维护世界霸权的战争-高二历史
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约-高三历史
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①控制西欧国家②阻止西欧崛起③提升英镑地位④遏制苏联力量A.①④B.①②C.②④D.③④-高三历史
在“冷战”时期,美国、苏联之间爆发了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使人类从未如此接近一场核战争。这一危机指A.修筑“柏林墙”B.朝鲜战争的爆发C.古巴导弹危机D.美国发动越南-高一历史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高三历史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对欧洲所产生的影响是()①欧洲一些国家的经济得到恢复②欧洲资本主义秩序得以稳定③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加强④欧盟成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高一历史
下列历史漫画了反映美苏冷战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高三历史
美国实施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的根本目的是A.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B.向苏联和东欧进行经济渗透C.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D.帮助西欧各国复兴社会经济-高一历史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美国学者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打败轴.。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材料二美国学者沃-高三历史
(19分)“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使我们和其它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高三历史
二战后初期,丘吉尔致函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仅向你带领你的国家所制定的政策致以最深的敬意!我诚心诚意感谢你们为拯救世界免受饥荒、战争之苦,所做的一切!”这主要是因为A.美-高一历史
《大国的兴衰》载:“由于那么多的国家请求美国提供贷款、武器和军事援助……这次轮到美国人发现他们在各地的非正式影响已发展成为无法摆脱的更加正式的影响了,‘美国统治下的和平-高三历史
下表为苏、英两国关于划分东欧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苏、英关于划分东欧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1944年10~11月)苏联在东欧的影响丘吉尔与斯大林协定(10月9日)莫洛托夫第一次-高三历史
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③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④丘吉尔的“铁幕”演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高一历史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相-高三历史
美国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曾说:“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高三历史
(11分)冷战后关于国际局势的发展有许多不同的看法。阅读材料:材料一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是()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B.北约的成立C.经互会的成立D.华约的成立-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欧洲 北约 和 华约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出现,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因此选D。
点评:为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和威胁,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1955年5月,苏联和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八国政府首脑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华沙条约。它使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东西方“冷战”进一步加剧,两极格局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