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腐败是人类阶级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都在寻找根除它的济世良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恁治和预防腐敗尤为重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高三历史
腐败是人类阶级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都在寻找根除它的济世良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恁治和预防腐敗尤为重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腐败是人类阶级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都在寻找根除它的济世良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恁治和预防腐敗尤为重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腐败是人类阶级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都在寻找根除它的济世良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恁治和预防腐敗尤为重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朱元璋作为明代的开国皇帝,在统一国家以后,深知江山的来之不易。贪官污吏祸国殃民。他吸取前朝灭亡教训,整治国家,整顿吏治,尤其在反腐敗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明王朝前期的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
——陈剑《浅谈朱元璋的反腐敗体系》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为防止腐败而进行政治改革的措施及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建国初期,中共中央于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在党和国家机关内,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各地在发动群众检举的基础上,都选择若干典型案件进行公审,依法治罪。……
——《中国共产党反腐敗历程》
“三反”运动,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场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运动,大大提高了人们对贪污腐敗的警惕性,教育并挽救了大批干部,清除了少数腐化分子,对形成健康的社会风气有很大作用。对刚刚在全国执政不久的中国共产党更有着重大的警示意义。邓小平当时讲到西南地区“三反”运动后的情况说:“人变了、社会变了、风气也变了……”
——金沖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据材料,指出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手段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反”运动是一场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急剧瓦解?……苏共的瓦解,苏联的解体,总的来说是几十年来潜伏着的社会矛盾恶性发展和总爆发的结果。其中苏联解体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在经济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同美国进行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谋求世界霸权;二是没有以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中心,由思想上的长期僅化导致经济上的长期停滞,使苏式的社会主义在人民心目中失去影响力;三是作为执政党的苏共内部,特别是前苏联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层中存在的相当普通的腐敗现象……苏联共产党的腐敗使苏共最终失去了人心。
——程和平《腐败——前苏联的警示》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共瓦解、苏联解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
难度:中档
来源:四川省模拟题
答案
(1)做人和治国思想(“德”、“民本”思想)。
(2)措施: 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地方:设三司、分割权力;颁布《大明律》、严惩贪污;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加强监督。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官员的腐败;开创了明朝前期稳定的政治局面;为明初经济的恢复提供了政治保证。
(3)特点:开展群众运动反腐败。说明:“三反”运动教育了大多数干部;纯洁了干部队伍;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增强了党在人民中的威信;建立起了平等的新型的干群关系;改变了社会风气。
(4)原因:美苏争霸、经济实力削弱;斯大林体制弊端及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改革受挫、经济停滞;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危害);苏共干部腐败现象严重;西方国家的 “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5)认识:以民为本;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加强马列主义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的理论修养和执政能力;加强制度建设,预防腐败;要与时俱进。
上一篇 :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
下一篇 :
与会国认为:“战争从来没有像今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961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的宣言指出:“……当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构成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与会国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高三历史
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了不结盟运动[]A、形成了美与苏抗衡军事政-高三历史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A.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B.实施“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C.共产党和政府忽视民主与法制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高三历史
1980年代初,日本外相宣称:“即使日美协调是基轴,也将从追随美国变为平等的伙伴关系。”这种“日美对等论”出现的主要历史条件是[]A.美国的霸权政策遭到日本的强烈抵制B.日本不-高一历史
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高三历史
“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感到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高三历史
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高三历史
“直接原因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即主动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权”。这一概括适用于[]A.北约组建、华约成立B.同盟国形成、协约国形成C.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高三历史
俄罗斯总统普京有句名言:“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2006年一份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多数民众认为苏联解体本来是可以避免的-高一历史
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a)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b)走在送葬队伍最前头的人是(a)(b)[]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高三历史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高三历史
根据全俄舆论中心在2011年戈尔巴乔夫80岁生日前夕的调查显示,现今俄罗斯人对于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42%的被调查者认为戈尔巴乔夫起了主要作用,对戈尔巴乔夫最激-高二历史
下图漫画形象地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曾得以长期维持,其崩溃的决定性因素是旧的国际格局[]A.第三世界力量不断增强,日益发挥重要作用B.联合国作用增强,制约了美-高一历史
观察下图,体会寓意,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美苏争霸B、东欧剧变C、苏联解体D、德国统一-高三历史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高三历史
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事件是[]A.亚非独立国家的万隆会议B.不结盟运动兴起C.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D.亚太经合组织建立-高三历史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曾说:“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白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历史的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高二历史
下列有关苏联解体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戈尔巴乔夫改革②八一九事件③《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④《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高一历史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的德国人意味着拆毁柏林墙[]A.欧洲将从此出现和平局面B.德意志民族即将再度统一C.东西德经济差距将迅速缩小D.影响德国分裂的苏联即将解体-高一历史
1991年底,克里姆林宫上空的镰刀锤子红旗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旗。这标志着[]A.欧盟建立B.东欧剧变C.苏联解体D.华约解散-高三历史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间修筑了一道“柏林墙”,l989年,柏林墙被推倒。如果以柏林墙为题,写一篇有关二战后国际关系的论文,论文反映的主题肯定不能包括[]A、欧-高三历史
1961年9月,有25个国家首脑参加的会议发表宣言:“当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构成对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只要排除掉对其他国家人民-高三历史
俄罗斯现任总理普京曾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普京的“遗憾”主要指[]A.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束B.高度-高三历史
下图两张图片的变化,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图一苏联国旗图二俄罗斯联邦国旗[]A.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出现到形成B.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继承和发展C.苏联共产党执政地位巩固D.社会主义-高一历史
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高三历史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高三历史
黄苇町在《苏共亡党十年祭》中说,……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高三历史
下图是2009年11月9日,为纪念柏林墙倒塌20周年,德国人民推倒了竖立在柏林墙遗址处由一面面巨型多米诺骨牌仿制的“柏林墙”的情景。从德国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民庆祝的原因是-高三历史
一位细心的同学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着德国的两面国旗(图一、图二),可90年代后只剩下图二所示国旗了。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图一民主德国图二联邦德-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高三历史
“东欧各国因照搬苏联模式,导致最终剧变。”东欧剧变给我们带来的主要教训是[]A.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B.要实行改革开放,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警惕西方国家的-高一历史
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红底黄镰-高一历史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高三历史
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国内多次发生流血冲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朝韩在争议岛屿相互炮击。这些问题说-高三历史
关于下表的说法正确的是20世纪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表(单位:个)[]A.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迅速增加B.第三世界的力量在20世纪60,70年代迅速崛起C.西方同家放弃了-高三历史
直接导致苏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事件是[]A.戈尔巴乔夫改革B.1991年苏联解体C.八一九事件D.《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高二历史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高一历史
1989年德国民众推倒柏林墙,1990年10月德国重新获得统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国际背景是[]A.两极对峙局面已经开始B.多极化局面形成C.不结盟运动兴起D.苏东剧变-高一历史
20世纪以来大的国际格局的变动有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雅尔塔体系③两极格局瓦解④多极格局形成[]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③④-高二历史
东欧剧变前,导致其严重政治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党内出现了反对派B.执政党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C.自身严重的经济困难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高二历史
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高三历史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楼遭到恐怖袭击,造成数千无辜平民死亡,以下行为中不符合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的是[]A.某院校大学生敲锣打鼓,欢庆美国遭到打击B.明-高二历史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表明[]A.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B.美国是反恐怖主义的领导国家C.美国坚持霸权主-高二历史
苏联解体的根源在于[]A.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B.苏联模式造成经济困难C.东欧剧变带来不利影响D.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改革-高二历史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高一历史
上世纪80年代末,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突出表现在[]A.社会制度的变化B.文化观念的变化C.国家名称的变化D.民族构成的变化-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洲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高一历史
20世纪60年代东欧国家改革时曾经:①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的作用联系起来②扩大企业的自主权③发扬社会主义民主④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束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③④-高二历史
2009年美国副总统乔·拜登为美国外交“新规”定调。“新规”否定了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拜登说:“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美国需要世-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腐败是人类阶级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都在寻找根除它的济世良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恁治和预防腐敗尤为重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措施: 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地方:设三司、分割权力;颁布《大明律》、严惩贪污;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加强监督。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官员的腐败;开创了明朝前期稳定的政治局面;为明初经济的恢复提供了政治保证。
(3)特点:开展群众运动反腐败。说明:“三反”运动教育了大多数干部;纯洁了干部队伍;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增强了党在人民中的威信;建立起了平等的新型的干群关系;改变了社会风气。
(4)原因:美苏争霸、经济实力削弱;斯大林体制弊端及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改革受挫、经济停滞;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危害);苏共干部腐败现象严重;西方国家的 “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5)认识:以民为本;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加强马列主义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的理论修养和执政能力;加强制度建设,预防腐败;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