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013年是朝鲜战争结束60周年。关于这场战争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爆发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之后B.实质上是华约与北约的较量C.是美苏冷战背景下的“热战”D.导致朝鲜半岛分裂-高三历史
2013年是朝鲜战争结束60周年。关于这场战争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爆发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之后B.实质上是华约与北约的较量C.是美苏冷战背景下的“热战”D.导致朝鲜半岛分裂-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2013年是朝鲜战争结束60周年。关于这场战争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爆发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之后B.实质上是华约与北约的较量C.是美苏冷战背景下的“热战”D.导致朝鲜半岛分裂-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2013年是朝鲜战争结束60周年。关于这场战争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爆发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之后
B.实质上是华约与北约的较量
C.是美苏冷战背景下的“热战”
D.导致朝鲜半岛分裂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朝鲜战争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的“热战”,故本题应选C项;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于1955年华约的成立,晚于朝鲜战争爆发的时间“1950年”,故排除A、B两项;朝鲜半岛分裂于1945年,早于朝鲜战争爆发的时间“1950年”,故排除D项。
上一篇 :
1948年,在一批运往希腊的物资上
下一篇 :
下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它坚信,如果苏维埃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高三历史
1947年,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一个是“自由制度”,一个是“极权政权”。其中后者是指:A.君主专制制度B.法西斯主义残余C.君主立宪制度D.社会主义国家-高二历史
一战后到二战后英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是A.由相互争夺世界霸权到英国追随美国B.由互不干涉到积极争夺世界霸权C.由相互争夺世界霸权到美英共同反共D.由互不干涉到共同掌握世界霸权-高二历史
“1945年春,美国和苏联军队在欧洲大陆遭到战争摧残最严重的地区汇合。比德国战败这个马上就要成为现实更重要的是,对未来世界而言,这具有某种程度上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这-高三历史
马歇尔计划使美国得到的经济利益主要是A.控制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命脉B.使欧洲成为美国的原料产地C.扩大了美国的海外销售市场D.收回了战争中在欧洲的贷款-高二历史
揭开美苏“冷战”序幕的标志是()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D.德国的分裂-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高三历史
战后对德国的处置符合历史事实的是①对德国的审判是根据德黑兰会议内容进行的②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③纳粹党被宣布为非法组织④体现了大国的意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历史
有学者指出:“在二战后的格局下,虽然西方仍时时存在颠覆苏联之心,但巴黎和会时的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却没有再现。”这说明战后新格局A.主要体现苏联等国家的意志B.便利于-高三历史
2008年,美国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初曾建议西欧盟国出手相助,但西欧盟国反应冷淡。美国有人因此指责西欧盟国忘恩负义,他们最主要的依据是[]A.二战中美国帮助西欧盟国打败法西斯-高三历史
在20世纪近一半的时间里,冷战不仅塑造了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卷入冷战国家的发展。阅读以下材料:1993年年末,比尔·克林顿曾脱口而出地说:“啊,我想念-高三历史
美国驻苏大使乔治·凯南在致华盛顿的“八千字电报”中指出:“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国家,他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欧洲,-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种对立的世界经济体系出现的标志是()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B.北约组织的建立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D.华约组织的成立-历史
下表列举的各强国是按照它们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次序排列的,它表明了在世界的工业均势方面所发生的变化。1860年1870年1900年1970年大不列大不列颠美国美国法国美国德国苏联美国-高三历史
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中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A.美苏两国完全控制了世界B.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出现C.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C.社会主义越出一国的范围,形成一个世界体系D.中国人民-高三历史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国欧洲-高一历史
关于二战后的国际形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朝鲜战争是二战后以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B.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经济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C.19-高三历史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高三历史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高三历史
1918年初,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对欧洲的经济援助计划,但两者实施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请回答:上述“原则”-历史
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前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美苏[]A.都成为超级大国B.进行“冷战”对峙-高三历史
二战后,美国驻苏联代办凯南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国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敌手。美国若拥有足够的武力并准备使用它,那就用不着真正动武,便可遏制-高一历史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它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高三历史
李明同学在撰写历史小论文时引用了如下材料:“1961年,苏联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美国政府十分震惊,马上着手制定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1969年,美-高三历史
有人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耳目一新的。上述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高三历史
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征是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B.支持希腊发动政变,组织共产党夺权C.组织北约加强同苏联抗争的实力D.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高一历史
20世纪40年代,美国乔治·凯南在致国务院电报中说:“总结起来说,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高三历史
下图是载于1947年4月苏联报纸上的一幅漫画。一个因战争而奄奄一息的伤者,躺在星条旗铺就的棺材上,一名外科医生正在紧张施救,但仅仅是把一张一张的美元贴到伤者身上而已。-高三历史
下图为欧洲众多宣传马歇尔计划海报中的一幅。其中参加国的国旗以风车叶片表示,而美国国旗则位于风车负责控制方向处,宣传标题为“无论在任何恶劣天气下,我们会共同向前走”。-高三历史
1947年12月19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说:“我们的决议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欧洲人民的未来……将决定着他们是否必须生活在贫困之中,是否会对自私自利的极权主义者威胁感到畏惧-高三历史
二战后,为了避免整个德国经济彻底崩溃,美国改变了他们的占领政策,但并不完全像人们后来所说的是出于人道的原因。美国改变后的政策应该指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C.北约组-高一历史
观察下图,不属于图中“善意”的是[]A.扶持和控制西欧B.援助欧洲发展C.遏制苏联力量D.建立北约组织-高一历史
人们称美苏“冷战”对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在一次课堂讲座中,同学们对美苏争霸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①浪费了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②导致-高三历史
下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C-高三历史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表明双方[]A.准备再次合作,和平共处B.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C-高一历史
二战后,美国为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有①组织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②组织成立世界银行③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制-高一历史
“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下列不属于-高三历史
美国参议员哈特1945年6月25日说,美国将成为“这个国际组织(联合国)中的至关重要的齿轮”。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有人称联大为美国的“表决机器”。最能反映材料内容的事件是A.越-高二历史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5—1989年,世界政局深受东西方冲突的影响。美国和苏联这两股新兴势力都试图主导战后国际新秩序,又因双方政府构建、经济制度的不同-高三历史
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这表明[]A.美苏“冷战”正式开始B.两极格局正式形成C.美苏争霸正式开始D.美国是-高一历史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表现为两种形式,在欧洲是“冷战”,在亚洲是“热战”。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对抗并未真正爆发大战,其主要原因是[]A.美苏双方势均力敌B.双方合-高三历史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局势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高一历史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乔治·凯南在致国务院电报说:“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状态,不如此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整个社会的结构容纳自-高三历史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高一历史
“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此观点说明了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是[]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织D.实行军事援助-高一历史
下列什么事件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开始A.柏林危机B.马歇尔计划C.杜鲁门主义D.北约的建立-高一历史
联邦德同总理阿登纳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的经济需要欧洲的销售市场,同时美国从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出发和出于它自己的经济原因,就必须关心欧洲的复兴。”他所评-高三历史
二战后乔治·凯南在《苏联行为的根源》中说:“在今后很长时间内,苏联仍是很难打交道的。但并不是说,苏联要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以便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内推翻我们的社会制度。”对-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013年是朝鲜战争结束60周年。关于这场战争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爆发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之后B.实质上是华约与北约的较量C.是美苏冷战背景下的“热战”D.导致朝鲜半岛分裂-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朝鲜战争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的“热战”,故本题应选C项;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于1955年华约的成立,晚于朝鲜战争爆发的时间“1950年”,故排除A、B两项;朝鲜半岛分裂于1945年,早于朝鲜战争爆发的时间“1950年”,故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