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请你完成以下两个实验探究:I.将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拦。将等量的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伴,将这两支试管放入37-七年级生物
请你完成以下两个实验探究:I.将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拦。将等量的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伴,将这两支试管放入37-七年级生物
题目简介
请你完成以下两个实验探究:I.将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拦。将等量的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伴,将这两支试管放入37-七年级生物
题目详情
请你完成以下两个实验探究:
I.将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拦。将等量的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伴,将这两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
(1)向两支试管内加滴加碘液,不变蓝的是
____________
试管。
(2)两支试管为什么要放在此37℃的温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该实验中,2号试管起
_____________
作用。把馒头切碎并搅拌这是模拟口腔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I.某学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希望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来了解周围的空气质量。他们同时分别在绿树下、道路边放置涂抹凡士林的10片载玻片,30分钟后取回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得到实验数据:绿树下尘埃粒子数7800个,道路边19200个。
(4)根据实验过程,你认为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他们分别在绿树下、道路边放置载玻片,其目的是形成对比对照。两种环境各放置10片载玻片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2 (2)保证酶的活性 (3)对照,牙齿的咀嚼作用
(4)绿树是否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5)提高数据的可信性,减少误差
(6)绿树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试题分析:(1)1号试管内有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因而滴加碘液后,不会变蓝。
(2)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温度、酸碱度等,人体内的温度是37℃左右,因而在37℃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3)在该探究实验中,1号试管是实验组,2号试管是对照组,人吃食物时,牙齿能将食物切断、撕裂、磨碎,通过舌的搅拌,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把馒头切碎并搅拌就是模拟口腔中的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作用。
(4)根据实验过程,他们同时分别在绿树下、道路边放置涂凡士林的10片载玻片,30分钟后取回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因此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地点(环境)的尘埃粒子数一样吗?
(5)设置对照组是为了和实验组做对比,更好的说明实验组的科学性和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因此他们分别在绿树下、道路边放置载玻片,其目的是对照两处环境中的尘埃粒子数,为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放置10片载玻片用来设置重复组,多测几次然后取平均值,在显微镜计数时,通常采取五点取样法进行抽样检测,五点取样法,是在测量范围内选取五个有代表性的点.例如首先选取教室对角线的交点,为中心点,然后从中心点到四个角连线的中点作为四个点,共五个点,观察每个点的尘埃粒子数,算出平均值,这就代表了教室内的平均尘埃粒子数。
(6)分析实验结果,绿树下尘埃粒子数7800个,道路边19200个,得出的结论是:不同地点(环境)的尘埃粒子数不一样,绿树下少,道路边多,所以改善家乡的空气质量,实现“绿色奥运”的建议是:控制污染物排放,进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
上一篇 :
下列没有消化液分泌的器官是()
下一篇 :
人所摄取的食物经消化后,在下列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既能消化糖类又能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胰液C.肠液D.胃液-七年级生物
下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A、B、C、D表示人体的几大系统,①、②、③、④、⑤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A系统的主要器官-九年级生物
小红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试管编号ABC馒头碎屑或块适量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试管中的加入物2mL唾液2mL唾液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保-八年级生物
下表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实验记录,该小组探究的课题是()A.探究淀粉遇碘液能否变蓝B.探究唾液能否消化淀粉C.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D.探究盐酸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七年级生物
如图中的曲线表示某物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由此可知()A.该曲线表示葡萄糖的化学性消化过程B.该曲线表示蛋白质的化学性消化过程C.④内含有胰液、肠液、胆汁等消化液D.⑤是-八年级生物
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顺序是:①蛋白质②淀粉③脂类④无机盐⑤纤维素A.①②④B.①③⑤C.③②①D.②①③-七年级生物
能在口腔里消化的营养物质是()。A.葡萄糖B.蛋白质C.淀粉D.脂肪-七年级生物
下图是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①~⑥表示生理过程或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②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①所指的气体名称是____________。(2)③表-七年级生
蛋白质经消化后,转变成可以被小肠吸收的A.葡萄糖B.氨基酸C.纤维素D.麦芽糖-八年级生物
吃馒头时,越嚼越能感觉到甜,是因为A.淀粉在空腔内被分解成了葡萄糖B.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C.唾液变成了葡萄糖D.在蒸馒头时,加入了少量酵母菌-七年级生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肺泡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是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B.小肠的肠腺是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C.肾小管是与过滤作用相适应的D.左心室壁厚与血液运输的路径远的功能-七年级生物
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七年级生物
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肠内密布小肠绒毛,有利于增加小肠的吸收面积B.毛细血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C.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九年级生物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时,进行了三种处理:(10分)1将一定量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2将一定量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3将-七年级生物
下图中的曲线表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请分析图并回答:(10分)(1)曲线甲表示的消化。(2)曲线丙表示的消化。(3)曲线乙的消化从开始。-七年级生物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七年级生物
医生从人的消化道中取出一些液体,经化验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盐酸、维生素、无机盐、酶、麦芽糖、淀粉和脂肪,这最可能从人体哪一部分取出来A.胃部B.十二脂上部C.食道D.大肠-七年级生物
能够同时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胃液C.肠液D.胆汁-七年级生物
能被消化道壁吸收的营养物质是()。A.麦芽糖、甘油、蛋白质B.淀粉、脂肪微粒、氨基酸C.葡萄糖、氨基酸、脂肪D.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七年级生物
在某一时刻测定一器官的动脉和静脉血液内三种物质的含量,其相对数量如图所示,该器官是A.肺B.脑C.小肠D.肌肉-七年级生物
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A.水B.氨基酸C.葡萄糖D.麦芽糖-八年级生物
在消化道中能消化蛋白质的消化酶来自①唾液腺②胃腺③肝脏④肠腺⑤胰腺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⑤-七年级生物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A.化酶B.化道C.化液D.化腺-七年级生物
淀粉、脂肪、蛋白质分别从哪个器官开始消化?A.胃、小肠、口腔B.口腔、胃、小肠C.小肠、胃、口腔D.口腔、小肠、胃-七年级生物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______组成;肝炎患者应少吃油腻的食物,因为肝脏所分泌的______不足,影响了对脂肪的消化。-九年级生物
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具有消化淀粉的功能,做了如下一组实验: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2毫升),甲试管内又加入了2毫升唾液。两试管同时在37℃的温水中保持10分钟后-七年级生物
在人体内,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是A.唾液腺和肝脏B.胃腺和肝脏C.肠腺和唾液腺D.胃腺和肠腺-七年级生物
糖类、蛋白质、脂肪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脂肪被消化的器官所需的酶,消化后的成分、吸收的器官分别是A.口腔、淀粉酶、葡萄糖、小肠B.胃、胆汁、甘油和脂肪酸、小肠-七年级生物
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抑制食物的消化,其原因主要是①胃、肠蠕动减弱②胃、肠蠕动增强③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增加④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减少⑤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增强⑥消化腺的分-七年级生物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快速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大腿一些肌肉会迅速收缩,使小腿突然抬起,这是属于(选择:简单或复杂)反射。-九年级生物
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的原因是(1)胃肠蠕动减弱(2)胃肠停止蠕动(3)血液不流向胃肠(4)消化腺的分泌能力降低(5)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A.(1)(2)(3)B.(1)(3)(5)C.(1)(4
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胆汁C.胃液D.胰液-七年级生物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A.食管B.胃C.大肠D.小肠-七年级生物
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消化酶来自①唾液腺②胃腺③肝脏④肠腺⑤胰腺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⑤D.①③⑤-七年级生物
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的消化道是A.口腔B.咽C.小肠D.胃-七年级生物
以下对消化和吸收认识合理的是A.胃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B.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C.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D.小肠能吸收氨基酸、麦-九年级生物
如果某人肝脏出现病变,将会影响哪种营养物质的消化?A.脂肪B.蛋白质C.维生素D.淀粉-七年级生物
如图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作答:(1)图中所示血管为,与其他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2)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填某器官的名称)吸收进入血液-七年级生物
下图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B.②能初步消化蛋白质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七年级生物
下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代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吸收。牛奶中的蛋白质经消后进入血液的物-七年级生物
姗姗小朋友吃苹果时,不小心将苹果的种子咽了下去。这粒苹果种子在姗姗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记。它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将它压的粉身碎骨;刚-七年级生物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试管编号123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是否搅拌充分搅-七年级生物
下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蛋白质、淀粉、脂肪被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消化道各器官,请回答:(1)据图分析,曲线X代表的消化过程;曲线Y代表的消化过程。(2)由图可知,蛋-七年级生物
下图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和组成。(2)图中[1]是,能分泌。(3)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它能分泌,促进被消化。(4)消化吸收营养的主要-七年级生物
有消化功能的消化道有:A.口腔、咽、食道B.咽、食道、胃C.食道、胃、小肠D.口腔、胃、小肠-七年级生物
肝炎患者不爱吃油腻食物,原因是下列哪一物质消化过程会受到影响?A.淀粉→麦芽糖B.蛋白质→氨基酸C.脂肪→脂肪微粒D.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七年级生物
人体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食物,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唾液B.胆汁C.肠液D.胰液-七年级生物
分下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A、B、C、D表示人体的几大系统,①、②、③、④、⑤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A系统内,完成-七年级生物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醉酒驾车将面临空前严厉处罚:从2011年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正式施行。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将被判处拘役1到6个月,并处罚金和一律吊销驾-七年级生物
下图表示某些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a过程主要是在___________中进行的。(2)图中的b过程叫做___________,c过程主要是在细胞的__________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请你完成以下两个实验探究:I.将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拦。将等量的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伴,将这两支试管放入37-七年级生物
题目详情
I.将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拦。将等量的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伴,将这两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
(1)向两支试管内加滴加碘液,不变蓝的是____________试管。
(2)两支试管为什么要放在此37℃的温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实验中,2号试管起_____________作用。把馒头切碎并搅拌这是模拟口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某学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希望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来了解周围的空气质量。他们同时分别在绿树下、道路边放置涂抹凡士林的10片载玻片,30分钟后取回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得到实验数据:绿树下尘埃粒子数7800个,道路边19200个。
(4)根据实验过程,你认为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们分别在绿树下、道路边放置载玻片,其目的是形成对比对照。两种环境各放置10片载玻片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绿树是否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5)提高数据的可信性,减少误差
(6)绿树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试题分析:(1)1号试管内有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因而滴加碘液后,不会变蓝。
(2)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温度、酸碱度等,人体内的温度是37℃左右,因而在37℃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3)在该探究实验中,1号试管是实验组,2号试管是对照组,人吃食物时,牙齿能将食物切断、撕裂、磨碎,通过舌的搅拌,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把馒头切碎并搅拌就是模拟口腔中的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作用。
(4)根据实验过程,他们同时分别在绿树下、道路边放置涂凡士林的10片载玻片,30分钟后取回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因此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地点(环境)的尘埃粒子数一样吗?
(5)设置对照组是为了和实验组做对比,更好的说明实验组的科学性和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因此他们分别在绿树下、道路边放置载玻片,其目的是对照两处环境中的尘埃粒子数,为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放置10片载玻片用来设置重复组,多测几次然后取平均值,在显微镜计数时,通常采取五点取样法进行抽样检测,五点取样法,是在测量范围内选取五个有代表性的点.例如首先选取教室对角线的交点,为中心点,然后从中心点到四个角连线的中点作为四个点,共五个点,观察每个点的尘埃粒子数,算出平均值,这就代表了教室内的平均尘埃粒子数。
(6)分析实验结果,绿树下尘埃粒子数7800个,道路边19200个,得出的结论是:不同地点(环境)的尘埃粒子数不一样,绿树下少,道路边多,所以改善家乡的空气质量,实现“绿色奥运”的建议是:控制污染物排放,进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