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下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个)78000272000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
下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个)78000272000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
题目简介
下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个)78000272000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
题目详情
下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个)
78000
272000
产量 (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A.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B.行业竞争激烈
C. 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A
试题分析:看表格可知,从1870年到1900年,工人人数、产量、投资额都在大幅增长,但是企业个数却在下降,这说明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也由于行业竞争,出现了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出现了“大企业”(即垄断组织),故A正确。D项的“劳动生产率”只与工人总数、产量有关,但与企业总数、投资额无关。故D错误。B项非“主要特征”。C项明显错误。
上一篇 :
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
下一篇 :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B.资本输-高三历史
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高三历史
如下图,19世纪欧洲男子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宫廷贵族那种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出现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高三历史
下列各种现象中,在19世纪60年代的欧洲能够看到的是A.电话用于商务往来B.火车在铁路上行驶C.汽车在公路上奔跑D.高压电线跨越山川-高三历史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在1816年至1870年间形成。当时实行金本位制。通过规定英镑与黄金的比价,英镑和黄金成为国际货币。作为“国际支付机构的中心支点”,伦敦-高二历史
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高一历史
(27分)公司来了,世界变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限责任公司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少了它,就是蒸汽机和电力的重要性也会降低!——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巴特勒(据-高三历史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高三历史
为了配合当届世博会“未来世界”的主题,1938年10月在纽约世界展览会工地上埋人了一个装有当代文明记录的容器“时间舱”,并在地面的石碑上注明:直到5000年后才能打开。里面可能-高三历史
1763~1871年的一个多世纪中,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事”主要指A.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B.将工业文明的成果-高三历史
英国生铁产量在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这主要说明了[]A、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消除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C、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高二历史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而导致“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产生各种新闻题”。能使这段叙述成为完整的因果关系-高三历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把高山海洋阻隔的陆地牢牢地吸引在一起,无论是高傲还是卑贱,是顺从还是反抗,是泯灭还是新生。”其中的“新生”是指:[]A.大力发展海外贸-高三历史
据经济学家安吉斯·麦迪森称,1820年,亚洲(东亚、南亚和西亚)拥有全世界68%的人口,按实际购买力平价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额的59%,但到1950年,虽然亚洲人口依然占全-高三历史
19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曾对工厂用工问题、工人的劳动时间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调查,并于1833年颁布《工厂法》等法律。这说明当时的英国A.1832年议会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B.工-高三历史
1931年10月18日夜,无数美国家庭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A.瓦特B.爱迪生C.法拉第D.卡尔•本茨-高一历史
下列日常生活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坐蒸汽机车牵引的火车旅行②从欧洲往美洲发电报③参与了轮船第一次横渡大西洋运动,获得了成功④坐飞机从巴黎到纽约[]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④-高一历史
史学家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导致这一历史性变革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B.工业革命迅速-高三历史
经济学家概叹:“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高三历史
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结合大事年表,下列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A.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高三历史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最主要的原因是[]A.大量吸引外来移民B.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C.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高三历史
经济史学家克拉夫兹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经济增长》中指出:“英国经历了一场痛苦的变革,但并没有获得人均收入提高的回报。”文中提到的“痛苦的变革”的表现包括①资本家攫取巨额-高三历史
埃菲尔铁塔享誉全球,据史料记载是为了展示钢铁时代的辉煌,你认为这座建筑应建于何时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D.“二战”时期-高三历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新变化不包括A.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工厂规模显著扩大C.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益加强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高三历史
下列有关18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与工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B.都导致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C.二者生产手段和效率不同D.二者是先后承继关系-高三历史
观察下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B.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C.英国已经取得了统治世界的最绝对地位D.工业革命促使英-高三历史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高一历史
19世纪上半期一位到过英国的法国人颇有感慨地说:“像英国这样的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此话含义是A.肯定法国是-高三历史
约翰·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曼彻斯特一家棉纺织工厂的厂主。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他的工厂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纱机B.他能够坐火车上下班C.他的车间里使用电灯照明-历史
历史学习离不开对不同时代阶特征的准确把握。下列相关时代与特征对应正确的有()选项时代特征之一A早期殖民扩张时代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生产B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高一历史
16到19世纪的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于西欧国家而言是()①传统的农耕经济走向最后辉煌②国际贸易快速发展世界市场形成③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④人类生存基础由农业向工业转移A-高三历史
某欧美剧作家在一部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B.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高一历史
英国首都伦敦曾经被称为“雾都”,因为那里一年中有四分之一的日子大雾笼罩。雾都的形成是由于伦敦地区A.大搞圈地运动B.快速工业化C.使用蒸汽机D.流行沙尘暴-高三历史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个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C-高三历史
火车出现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就修建了近万公里的铁路,把各个主要城市连接起来了。这个现象说明:A.人类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修建铁路B.实现了“要致富先修路”的目标C.广阔的-高三历史
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B.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高三历史
美国学者形象地说:“美国诞生于农村,后来搬入城市,这个过程是十九世纪后期完成的。”19世纪后期美国迅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A.19世纪中期初步完成工业化B.国土辽阔,资源丰富-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就曾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高三历史
历史学家往往会用特定词汇来表示历史运动和历史潮流。“□□□□”这个词就常常用来描述从18世纪至19世纪下半叶这段时期的发展。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运动,但同时期的物质进步和社会-高三历史
下图为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表,根据所学知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a处所在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②a处所在的历史时期,英、法、美等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高三历史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一再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两次工业革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发明分别是什么?(2分)(2)两次工业革-高一历史
在纪念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100周年之际,法国举办了世博会。下图所示建筑就是为这届世博会建造的,你认为这座建筑应该建筑于何时()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第二次工业革命-高三历史
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说明了()A.蒸汽机的使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B.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C.蒸汽动力成为人类使用的主要动力D.蒸汽动力带来了交通运输革命-高三历史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段话说明[]A.蒸汽机发明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高三历史
马克思说:“生产走向最全面的社会化,它不顾资本家的愿望和意识,可以说把他们拖进一种从完全自由竞争过渡到完全社会化的新的社会制度。”材料中“新的社会制度”主要是指十九世-高一历史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机械特色不同B.构成材料不同C.交通工具不同D.能源动力不同-高一历史
西方史学家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完全入迷了。”然而到了“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引起此兴趣变化直接相关的是A.中国-高一历史
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哪次工业革命有关?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D.新知识经济的兴起-高二历史
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展进程为一国到多国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下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个)78000272000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
题目详情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C. 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答案
试题分析:看表格可知,从1870年到1900年,工人人数、产量、投资额都在大幅增长,但是企业个数却在下降,这说明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也由于行业竞争,出现了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出现了“大企业”(即垄断组织),故A正确。D项的“劳动生产率”只与工人总数、产量有关,但与企业总数、投资额无关。故D错误。B项非“主要特征”。C项明显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