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史学家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导致这一历史性变革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B.工业革命迅速-高三历史
史学家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导致这一历史性变革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B.工业革命迅速-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史学家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导致这一历史性变革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B.工业革命迅速-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史学家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导致这一历史性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B.工业革命迅速扩展
C.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争夺世界霸权加剧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B
试题分析: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欧洲大陆的大动荡、历史性变革,指的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而推动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经济方面)是工业革命的扩展。故选B。
上一篇 :
下列日常生活现象出现的先后顺
下一篇 :
经济学家概叹:“为什么工业化浪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结合大事年表,下列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A.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高三历史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最主要的原因是[]A.大量吸引外来移民B.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C.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高三历史
经济史学家克拉夫兹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经济增长》中指出:“英国经历了一场痛苦的变革,但并没有获得人均收入提高的回报。”文中提到的“痛苦的变革”的表现包括①资本家攫取巨额-高三历史
埃菲尔铁塔享誉全球,据史料记载是为了展示钢铁时代的辉煌,你认为这座建筑应建于何时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D.“二战”时期-高三历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新变化不包括A.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工厂规模显著扩大C.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益加强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高三历史
下列有关18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与工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B.都导致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C.二者生产手段和效率不同D.二者是先后承继关系-高三历史
观察下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B.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C.英国已经取得了统治世界的最绝对地位D.工业革命促使英-高三历史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高一历史
19世纪上半期一位到过英国的法国人颇有感慨地说:“像英国这样的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此话含义是A.肯定法国是-高三历史
约翰·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曼彻斯特一家棉纺织工厂的厂主。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他的工厂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纱机B.他能够坐火车上下班C.他的车间里使用电灯照明-历史
历史学习离不开对不同时代阶特征的准确把握。下列相关时代与特征对应正确的有()选项时代特征之一A早期殖民扩张时代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生产B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高一历史
16到19世纪的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于西欧国家而言是()①传统的农耕经济走向最后辉煌②国际贸易快速发展世界市场形成③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④人类生存基础由农业向工业转移A-高三历史
某欧美剧作家在一部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B.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高一历史
英国首都伦敦曾经被称为“雾都”,因为那里一年中有四分之一的日子大雾笼罩。雾都的形成是由于伦敦地区A.大搞圈地运动B.快速工业化C.使用蒸汽机D.流行沙尘暴-高三历史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个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C-高三历史
火车出现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就修建了近万公里的铁路,把各个主要城市连接起来了。这个现象说明:A.人类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修建铁路B.实现了“要致富先修路”的目标C.广阔的-高三历史
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B.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高三历史
美国学者形象地说:“美国诞生于农村,后来搬入城市,这个过程是十九世纪后期完成的。”19世纪后期美国迅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A.19世纪中期初步完成工业化B.国土辽阔,资源丰富-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就曾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高三历史
历史学家往往会用特定词汇来表示历史运动和历史潮流。“□□□□”这个词就常常用来描述从18世纪至19世纪下半叶这段时期的发展。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运动,但同时期的物质进步和社会-高三历史
下图为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表,根据所学知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a处所在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②a处所在的历史时期,英、法、美等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高三历史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一再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两次工业革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发明分别是什么?(2分)(2)两次工业革-高一历史
在纪念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100周年之际,法国举办了世博会。下图所示建筑就是为这届世博会建造的,你认为这座建筑应该建筑于何时()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第二次工业革命-高三历史
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说明了()A.蒸汽机的使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B.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C.蒸汽动力成为人类使用的主要动力D.蒸汽动力带来了交通运输革命-高三历史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段话说明[]A.蒸汽机发明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高三历史
马克思说:“生产走向最全面的社会化,它不顾资本家的愿望和意识,可以说把他们拖进一种从完全自由竞争过渡到完全社会化的新的社会制度。”材料中“新的社会制度”主要是指十九世-高一历史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机械特色不同B.构成材料不同C.交通工具不同D.能源动力不同-高一历史
西方史学家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完全入迷了。”然而到了“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引起此兴趣变化直接相关的是A.中国-高一历史
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哪次工业革命有关?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D.新知识经济的兴起-高二历史
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展进程为一国到多国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高一历史
在工业革命中,最先采用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高一历史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上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A铁路设备、菜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高一历史
图(树上英文为“FREETRADE”)描述的现象所体现的思潮最早出现于()A.新航路开辟B.早期殖民扩张C.第一次工业革命后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高一历史
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B.给-高一历史
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将投资1500亿美元开发新的清洁能源,以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建立低碳燃料标准。石油做为重要的能源被广泛利用始于A.新航路的开辟B.蒸汽动力的推广C.第二-高一历史
有史学家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不同于后者的显著特点。这些显著特点包括()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②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高三历史
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新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19世纪后半期,许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高一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C.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D.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高一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基本方式有①近代工厂制度的形成②国际贸易的发展③人口和资本的流动④武力威逼与瓜分殖民地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历史
人类第一次实现飞天梦想是在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根本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高二历史
推动欧洲首次普及使用机器、轮船和铁路的重要因素是A.内燃机的创制B.蒸汽机的采用C.电动机的发明D.发电机的使用-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对应准确的是①瓦特——改良蒸汽机②法拉第——电磁感应③爱迪生——首先制成发电机④美国——第一艘汽船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高一历史
自由主义思想形成于A.新航路开辟后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C.第一次工业革命后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高一历史
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国是A.英国B.荷兰C.西班牙D.美国-历史
世博会被称为“经济奥林匹克盛会”,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集中展示地。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编年史。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①火车机车、留声机;②电话-高一历史
“19世纪后半个世纪中,整个世界都受到了不断增长的生产率的影响。新西兰的羊毛、加拿大的小麦﹑缅甸的稻米﹑马来西亚的橡胶﹑孟加拉的黄麻以及西欧和美国东部兴旺的工厂——所有这-高三历史
德龄(1886~1944),美籍华人女作家,满族人。1903年归国后,慈禧得知德龄通晓外文,便召她入宫,成为太后的第一女侍客,深得慈禧的宠爱和信任。她先后撰写了《紫禁城的黄昏》、-高三历史
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高一历史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A.可以坐火车外出旅游B.汽车成为人们的交通工具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D.手机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史学家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导致这一历史性变革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B.工业革命迅速-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欧洲大陆的大动荡、历史性变革,指的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而推动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经济方面)是工业革命的扩展。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