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阅读以下材料,回-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阅读以下材料,回-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所倡导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编自【德】亚斯贝斯《大哲学家》
材料二: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争夺。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孔子为重建古代文化所作的工作? (3分)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出现哪些变化?(8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9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20分)
(1)基本内容:仁、礼;   工作:编订和整理了“六经”
(2)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独尊,成为正统;
宋:吸收佛道思想,建立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3)命运:维新运动,孔子被康有为看做改革的先师,推动维新变法运动;
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
新文化运动,孔子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走向衰落。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