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Ⅰ.某同学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用一条橡皮筋时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物理
Ⅰ.某同学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用一条橡皮筋时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物理
题目简介
Ⅰ.某同学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用一条橡皮筋时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物理
题目详情
Ⅰ.某同学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用一条橡皮筋时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实验中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B.橡皮筋恰好恢复原长
C.小车恰好运动到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超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Ⅱ.探究能力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有同学通过设计实验探究绕轴转动而具有的转动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以圆形砂轮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转动动能与质量、半径、角速度的具体关系.砂轮由动力带动匀速旋转测得其角速度ω,然后让砂轮脱离动力,用一把弹性尺子与砂轮接触使砂轮慢慢停下,设尺子与砂轮间的摩擦力大小恒为
10
π
牛(不计转轴与砂轮的摩擦),分别取不同质量、不同半径的砂轮,使其以不同的角速度旋转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1)由上述数据推导出转动动能E
k
与质量m、角速度ω、半径r的关系式为______(比例系数用k表示).
(2)以上实验运用了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半径r/cm
质量m/kg
角速度ω(rad/s)
圈数
转动动能E
k
/J
4
1
2
8
4
1
3
18
4
1
4
32
4
2
2
16
4
3
2
24
4
4
2
32
8
1
2
16
12
1
2
24
16
1
2
32
Ⅲ.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______.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μ=______.
(3)如图3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
1
=3.20cm,x
2
=4.52cm,x
5
=8.42cm,x
6
=9.70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______ m/s
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题型:问答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东至县模拟
答案
Ⅰ(1)平衡摩擦力后,橡皮筋的拉力等于合力,橡皮条做功完毕,小车的速度最大,若不进行平衡摩擦力操作,则当橡皮筋的拉力等于摩擦力时,速度最大,本题中木板水平放置,显然没有进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因此当小车的速度最大时,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故BCD错误,A正确.
Ⅱ(1)砂轮停下时,砂轮边缘某点转过的弧长s=2πn,其中n是砂轮转过的圈数,砂轮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砂轮动能的变化量,由能量守恒率可知:EK=Wf=fs=
class="stub"10
π
×2πn=20n(cm)=0.2n(m),实验时砂轮的动能如下表所示:
半径r/cm
质量/m0
角速度(rad/s)
圈数
转动动能/J
4
1
2
8
1.60
4
1
3
18
3.60
4
1
4
32
6.40
4
2
2
16
3.20
4
3
2
24
4.80
4
4
2
32
6.40
8
1
2
16
3.20
12
1
2
24
4.80
16
1
2
32
6.40
①根据第一、二、三组数据,半径、质量相同,角速度不同,发现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转动动能变为原来的4倍,角速度变为原来的
class="stub"3
2
倍,转动动能变为原来的
class="stub"9
4
倍,可知转动动能与角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②根据第一、四组数据,半径、角速度相同,质量不同,发现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转动动能变为原来的2倍,可知转动动能与质量成正比.③由第七九两组数据可知,质量、角速度相同,半径不同,发现半径变为原来的2倍,转动动能变为原来的2倍,可知转动动能与半径的成正比,综上所述,转动动能与质量、半径成正比、与角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表达式为:
EK=kmω2r(k为比例系数);
(2)分析的过程中总要控制一些量不变,故答案为:控制变量法.
Ⅲ:(1)应调整定滑轮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2)对木块、砝码盘和砝码组成的系统,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μMg=(M+m)a,
解得:μ=
mg-(m+M)a
Mg
;
(3)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a=
(x
5
-
x
1
)+(
x
6
-
x
2
)
8
t
2
≈1.3m/s2.
故答案为:Ⅰ、A;Ⅱ、(1)kmω2r;(2)控制变量法;
Ⅲ.(1)细线与长木板平行;(2)
mg-(m+M)a
Mg
;(3)1.3.
上一篇 :
关于动摩擦因数,下列说法正确的
下一篇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静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对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B.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C.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D.有摩擦力不一定有弹力-物理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孤立的点电荷、Q、,Q恰好静止不动,、围绕Q做匀速圆周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三个点电荷始终共线。已知、分别与Q相距r1、r2,不计点电荷间的-高三物理
在“探究合力与分力关系”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物理
一艘小船在河中xOy平面内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小船在x方向上始终匀速,则在y方向上先加速后减速B.若小船在x方向上始终匀速,则在y方向上先减速后加速-物理
如图所示,倾斜天花板平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推力F垂直天花板平面作用在木块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则()A.木块一定受三个力作用B.天花板对木块的弹力FN>FC.木块受的静摩擦力-物理
大小分别为30N和25N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对于合力F的大小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只能F=55NB.5N≤F≤55NC.55N≥F≥25ND.25N≤F≤30N-高一物理
一条小船在一条笔直的河里航行,突然发现河流下游距船800米处是瀑布,若河宽600米,水速恒为5m/s,则船现在要安全逃离的最小速度为______.-物理
如图所示,物体以初速度v0冲上粗糙的斜面,则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是()A.重力、弹力、摩擦力B.重力、弹力、摩擦力、上冲力C.重力、压力、上冲力D.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高一物理
质量为3.0kg的空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当拉力F1="8.0"N时,木箱静止;当拉力F2="10.3"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求:(1)木箱与
如图所示为阿特伍德设计的装置,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轴承摩擦、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左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用力-物理
如图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P点,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物理
我国著名发明家邹德俊发明的“吸盘式”挂衣钩如图1-2-15,将它紧压在平整、清洁的竖直瓷砖墙面上时,可挂上衣帽等物品.如果挂衣钩的吸盘压紧时,它的圆面直径为m,吸盘圆面压在-物理
如图甲、乙两带电小球的质量均为m,所带电量分别为q和-q,两球间用绝缘细线连接,甲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扳上。在两球所在空间有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当两球-高三物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为圆周的柱状物体A,A与墙面之间放一光滑的圆柱形物体B,对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整个装置保持静止.若将A的位置向左移动稍许,整个装置仍-高三物理
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物块轻轻放上倾角为37°(sin37°=0.6)的斜面,已知斜面质量也为1kg,重力加速度为l0m/s2.斜面放在足够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没有滑动,那么地面对斜-物理
如图,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可能不受弹力作用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D.物-物理
如图所示,起重机将重为G的重物匀速吊起,此时四条钢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600,则每根钢索中的弹力大小为()A.B.C.D.-高三物理
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固定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PQ、MN,相距为L,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有两根质量均为m的金属棒a、b,先将a棒-高三物理
光滑竖直墙壁和粗糙水平地面上分别静止着A、B两个可认为是质点的小球,两小球质量、电量均相同,现缓慢地把小球B稍向右移(两小球电量不变),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高三物理
如图1-4-4是皮带传动装置的示意图.O1为主动轮,O2为从动轮,上方皮带呈水平状态.当O1匀速转动时,重10N的物体随皮带一起运动,无相对滑动.若物体与皮带间的最大摩擦力为5-物理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压力成正比B.摩擦力一定是阻力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D.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物理
如图1-2-13所示.将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分置于质量为M的物体两侧,均处于静止状态.且m1>m2,α<β,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m1对M的正压力一定大于m2对M的正压力B.m1对
汽车的发动机通过变速器和后轮相连,当汽车由静止开始向前运动时()A.前轮、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B.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C.前轮、后轮受到的摩擦-物理
在“共点力合成”实验中,(1)通过本实验可以验证共点力合成时遵循的法则是______法则.(2)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细绳、弹簧秤应与水平木板保持______,弹簧秤伸长的方向与细绳要_-物理
如图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静靠在竖直墙边,然后释放,它们同时沿墙面向下滑,已知mA>mB,则物体B()A.只受一个重力B.受到重力和一个摩擦力C.受到重力、一-高二物理
(8分)质量为5kg的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要使木块能沿木板匀速滑动,需给木块施加水平力为F,请画出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时的受力分析图,并-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两个小球都带有正电荷,B球的重力为1.0×10-3N,带电量为2.0×10-7C,分别用等长的绝缘细线悬挂于绝缘墙角上的一点.平衡时悬挂B球的细线偏离竖直方向60°角,悬挂A-物理
如图所示,A、B叠放后,静止在斜面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相对A与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同B.B相对A的运动趋势沿斜面向上,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沿斜面向下C.A对B的静摩擦力-物理
如图物体A和物体B(沙和沙桶)通过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斜面体固定,A、B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B中加入一些沙子的过程中,A、B仍然处于静止,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滑-高三物理
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日光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A.G和GB.12G和12GC.12G和32GDD.22G和-物理
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滑块,沿绝缘斜面匀速下滑,当滑块滑至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区时,滑块运动的状态为()A.继续匀速下滑B.将加速下滑C.将减速下滑D.上述三种情-高三物理
(2013·昆明模拟)如图所示,C是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a和b为其两极板,a板接地,P和Q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板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P板与b板用导线-高三物理
用细绳AC和BC吊起一重为10kg的重物,两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所示.(1)求AC绳和BC绳受到的拉力大小.(2)如果AC绳和BC绳的最大承受力分别为100N和150N,试分析若逐渐增大重物的-物理
如图,弹簧秤上端固定,一轻质滑轮挂在弹簧秤下.质量分别为m1=0.5kg和m2=0.1kg的两重物分别拴在跨过滑轮的轻质细绳两端,并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加速运动,不计摩擦,取g=10m/-高一物理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采用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B.建立物理模型法C.控制变量法D.等效替代法-物理
将力F分解为F1和F2两个分力,若已知F的大小及F和F2之间的夹角θ,且θ为锐角;则当F1和F2大小相等时,F1的大小为____;而当F1有最小值时,F2的大小为____.-高三物理
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的结点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改用一只弹簧秤拉时,橡皮条结点位-物理
如图三角形ABC三边中点分别为D、E、F,在三角形中任取一点O,如果OE、OF、DO三个矢量代表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力的合力为()(A)OA.(B)OB.(C)OC.(D)OD.-高三物理
如图1-4-3所示,长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果用水平力F作用在木板上,推动长木板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在长木板露出桌面到其翻转之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1-4-3A.推-物理
两个大小不变的力F1,F2合成,在它们之间的夹角从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力F越来越,合力大小的范围是-高一物理
一只质量为m的蚂蚁,在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内爬行,最高只能爬到距碗底竖直距离R/5高处的A点,则蚂蚁在A点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B.C.D.-物理
(1)求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2)物体B重力为多大?-物理
如图所示用特制的弹簧测力计将一个10匝的线框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线框长为10cm,宽为2cm(引线a、b可与电源相接),线框平面与磁场相垂直.线框通电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1N,-物理
在奥运比赛项目中,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从高台上跳下,在他入水前重心下降的高度为H,经历的时间为T.入水后他受到水的作用力而做减速运动,在水-物理
某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保持其中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使另一个大小为F的力的方向转过900,则欲使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必须再加上一个大小为多大的力(-高一物理
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有关它们的合力与分力关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小的分力、小于大的分力B.合力大小可能大于大的分力,也可能小于小的分力C.合力-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质量为20kg的物体,当绳与水平面成60°角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和摩擦力的-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1、2两细绳与水平车顶的夹角分别为300和600,物体质量为m,求:(1)让小车以32g(g为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与车保持相对静止时,绳1中弹力-物理
如图所示,A、B两物体重力都等于10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同时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和B均静止,则地面对B和B对A的摩擦力分别为()A.6N,3NB-高一物理
做:“互成角度的共点力合成”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⑴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⑵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两根带套的细线,细线和橡皮筋的交点叫做结点。⑶在纸-高一物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Ⅰ.某同学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用一条橡皮筋时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物理
题目详情
Ⅰ.某同学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用一条橡皮筋时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实验中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B.橡皮筋恰好恢复原长
C.小车恰好运动到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超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Ⅱ.探究能力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有同学通过设计实验探究绕轴转动而具有的转动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以圆形砂轮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转动动能与质量、半径、角速度的具体关系.砂轮由动力带动匀速旋转测得其角速度ω,然后让砂轮脱离动力,用一把弹性尺子与砂轮接触使砂轮慢慢停下,设尺子与砂轮间的摩擦力大小恒为
(1)由上述数据推导出转动动能Ek与质量m、角速度ω、半径r的关系式为______(比例系数用k表示).
(2)以上实验运用了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______.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μ=______.
(3)如图3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2cm,x5=8.42cm,x6=9.70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Ⅱ(1)砂轮停下时,砂轮边缘某点转过的弧长s=2πn,其中n是砂轮转过的圈数,砂轮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砂轮动能的变化量,由能量守恒率可知:EK=Wf=fs=
EK=kmω2r(k为比例系数);
(2)分析的过程中总要控制一些量不变,故答案为:控制变量法.
Ⅲ:(1)应调整定滑轮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2)对木块、砝码盘和砝码组成的系统,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μMg=(M+m)a,
解得:μ=
(3)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a=
故答案为:Ⅰ、A;Ⅱ、(1)kmω2r;(2)控制变量法;
Ⅲ.(1)细线与长木板平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