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与这一活动:(13分)【历史溯源】(1)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九年级历史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与这一活动:(13分)【历史溯源】(1)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九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与这一活动:(13分)【历史溯源】(1)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维护民族团结 反对民族分裂”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与这一活动:(13分)
【历史溯源】
(1)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什么?(2分)
(2)美国《世界日报》当地时间4月20日发表社论《玉树“震出”了汉藏一体携手团结的新高度》感叹道:“一场空前的灾难,反而让中国有机会展现出汉藏一家、相濡以沫的同胞情谊,令人难忘。”请列举历史上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一 例史实。(2分)
【政策探寻】
(3)唐太宗曾 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 之如一。”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对少数民族地区又实行什么政策?(4分)
【现实调查】
(4)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率先在新疆进行资源税费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为推动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党中央还实施了哪一发展战略?(2分)
【活动感悟】
(5)你在这次探究活动中有何感想?(3分)
题型:改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西汉时设立西域都护(2分)。
(2)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或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或唐蕃“和同为一家”)(2分)。
(3)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
(4)西部大开发战略(2分)。
(5)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的祖国文化,推动了祖国历史的发展;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有利于祖国统一;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发达与强盛;各民族之间有矛盾、分歧,甚至有战争,但友好交往、和睦相处是主流;党和政府发扬优良的民族传统,从坚持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出发,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等等。(3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第(1)题考查了新疆地区与中央政府的渊源,是为了证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新疆在古代称西域,西汉初年,西域各地处在匈奴统治之下。公元前138年,为击退匈奴对汉朝边境地区的劫掠,汉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21年,汉军大败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军队,汉朝在此先后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第(2)题考查了古代中原政权与藏族友好交往的主要史实。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权始终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管辖。西藏在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和唐朝“和同为一家”。
第(3)题中唐太宗提到他“独爱之如一”,说明他把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地位看得一样重要,表明了他在对待少数民族方面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结合中国少数民族多,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少数民族集中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第(4)题需要分析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来判断,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大都位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党中央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巩固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
第(5)题需要分析本题考查的主题是什么来归纳。本题的主题是“维护民族团结 反对民族分裂”,分析了新疆、西藏等地区自由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唐朝和当今政府实行的平等民族政策推动了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因此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进步是当今政府的重要内容。
上一篇 :
唐代科举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
下一篇 :
为士人传播文化知识提供了广阔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共14分)材料一: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前期国内民族关系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隋唐之所以能掀起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两汉的经济文化高潮,与-九年级历史
改变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古代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武则天-七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请回答:(1)结合这段材料说明唐朝时期的民族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唐太宗在位时的是A.设安西、北庭都护府管理西突厥地区B.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C.授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封皮罗阁为云南王D.文成公主入吐蕃,同松赞-七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唐朝疆域四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东到大海B.西达咸海C.北到外兴安岭D.南及南海-七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回答:(1)材料一表明太-七年级历史
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得以实现这一愿望的政治制度是[]A.举荐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分封赏赐有功之人-七年级历史
6月9日结束的全国高考统一考试被称为世界第一考,下图是定陶县某高中学生在高考结束后在考场前的合影。你知道我国古代在什么时期就有了完善的科举考试制度吗?[]A.秦汉时期B.-七年级历史
(10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像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七年级历史
“和同为一家”主要反映了唐朝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A.回纥B.靺鞨C.吐蕃D.南诏-七年级历史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他们的统治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秦始皇、汉武帝为巩固北部边防、维-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柳宗元材料二夫甥舅和协,扫彼旧怨,泯其嫌隙,喜兵革之不作,惟亲好之是崇,岂不盛哉!神圣赞普可-七年级历史
唐朝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王朝,它们采取的对外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七年级历史
下列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洽的佳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鹘衣装回鹘马”B.“车书本一家”C.“和同为一家”D.“唐风洋溢奈良城”-七年级历史
(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二: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七年级历史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藏一家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试用唐朝的史实-七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上图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珠婚。持节送公主入蕃。弄赞率其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旧唐书》材料二:下-七年级历史
中国古代名画《步辇图》描绘的场景是A.汉武帝会见匈奴使者B.汉光武帝会见倭奴使者C.唐太宗会见吐蕃使者D.唐玄宗会见南诏使者-七年级历史
观察下图,下面对此文物的解释正确的是A.此文物是唐蕃会盟碑B.现在立于布达拉宫门前C.是汉回民族团结友好的见证D.碑上记载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七年级历史
小文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朝的中外交往”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史实中不正确的是[]A.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B.日本派遣唐使来华C.鉴真东渡日本D.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七年级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七年级历史
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A.秦兵马俑遗址B.大昭寺会盟碑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D.敦煌莫高窟-九年级历史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下列能体现这一历史发展主流的事件是A.文成公主入藏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郑和下西洋-七年级历史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请回答:(1)这话是谁说的?其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一组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佳句,其中不正确的一句是A.和同为一家B.天可汗C.唐风洋溢奈良城D.点苍山会盟-七年级历史
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应是A.唐初北方无边患B.长城已失去防御能力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D.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七年级历史
“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普”是古代中国对某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该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A.蒙古族B.彝族C.藏族D.维吾尔族-七年级历史
请写出下列帝王在新疆地区设置的官职。(1)唐太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武则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年级历史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前的友好关系?A.汉族与南诏B.汉族与回纥C.汉族与鲜卑D.汉族与-九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西部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材料二:松赞干布对部属说:“我族我父,-九年级历史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B.唐玄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戚继光---抗击倭寇D.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九年级历史
在今天青海的高原上,有一座山叫日月山,关于这座山的来历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据说当年文成公主就要离开长安,远嫁吐蕃了。唐太宗让人给文成公主制造了一个黄金宝镜——日月镜-七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灿烂辉煌的文明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材料一、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唐朝密切与周边-七年级历史
有一少数民族首领曾给唐朝皇帝写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据此判断该民族是A.吐蕃B.回纥C.南诏D.匈奴-七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船舟,亦能覆舟。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七年级历史
“和同为一家”反映了唐朝同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A.契丹B.吐蕃C.回纥D.党项-九年级历史
列举被唐政府正式册封的三个少数民族。(6分)-七年级历史
判断题(共5题,10分)1.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如唐太宗时,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通婚,密切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2.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的淮海战役,由刘伯承、邓小平等-九年级历史
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唐朝增进汉藏之间友好关系的史实是A.文成公主嫁入吐蕃B.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C.设置驻藏大臣D.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七年级历史
吐蕃的最高首领称A.赞普B.天可汗C.藏王D.渤海郡王-七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材料一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带去大量物品,有锦帛珠宝、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还有经史、诗文、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材料-七年级历史
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已经被历史学家所接受,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从文明史的角度看,盛唐气象形成的根基是A.专制与跋扈B.开明与开放C.封建与宗-七年级历史
请用史实归纳唐朝统治者加强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关系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年级历史
假如由你来担任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的导演,你应该安排下列哪些历史人物的角色演员①唐玄宗②唐太宗③松赞干布④吐蕃使者⑤尺带珠丹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七年级历史
吐蕃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A.白族B.满族C.藏族D.彝族-七年级历史
7世纪前期,唐太宗将_______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到了8世纪初,唐朝又将_______公主嫁到吐蕃,使得唐蕃“和同为一家”。-七年级历史
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A.汉武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七年级历史
"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友好相处A.吐蕃B.回纥C.彝族D.白族-七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请回答: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被少数民族称为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朕"的什么民族政策?-七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与这一活动:(13分)【历史溯源】(1)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历史溯源】
(1)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什么?(2分)
(2)美国《世界日报》当地时间4月20日发表社论《玉树“震出”了汉藏一体携手团结的新高度》感叹道:“一场空前的灾难,反而让中国有机会展现出汉藏一家、相濡以沫的同胞情谊,令人难忘。”请列举历史上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一 例史实。(2分)
【政策探寻】
(3)唐太宗曾 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 之如一。”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对少数民族地区又实行什么政策?(4分)
【现实调查】
(4)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率先在新疆进行资源税费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为推动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党中央还实施了哪一发展战略?(2分)
【活动感悟】
(5)你在这次探究活动中有何感想?(3分)
答案
(2)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或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或唐蕃“和同为一家”)(2分)。
(3)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
(4)西部大开发战略(2分)。
(5)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的祖国文化,推动了祖国历史的发展;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有利于祖国统一;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发达与强盛;各民族之间有矛盾、分歧,甚至有战争,但友好交往、和睦相处是主流;党和政府发扬优良的民族传统,从坚持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出发,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等等。(3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第(1)题考查了新疆地区与中央政府的渊源,是为了证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新疆在古代称西域,西汉初年,西域各地处在匈奴统治之下。公元前138年,为击退匈奴对汉朝边境地区的劫掠,汉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21年,汉军大败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军队,汉朝在此先后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第(2)题考查了古代中原政权与藏族友好交往的主要史实。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权始终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管辖。西藏在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和唐朝“和同为一家”。
第(3)题中唐太宗提到他“独爱之如一”,说明他把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地位看得一样重要,表明了他在对待少数民族方面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结合中国少数民族多,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少数民族集中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第(4)题需要分析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来判断,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大都位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党中央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巩固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
第(5)题需要分析本题考查的主题是什么来归纳。本题的主题是“维护民族团结 反对民族分裂”,分析了新疆、西藏等地区自由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唐朝和当今政府实行的平等民族政策推动了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因此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进步是当今政府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