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939年1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由南昌迁到吉安,几个月后迁到泰和,1945年初迁至宁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这几次辗转迁徙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八年级历史
1939年1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由南昌迁到吉安,几个月后迁到泰和,1945年初迁至宁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这几次辗转迁徙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八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1939年1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由南昌迁到吉安,几个月后迁到泰和,1945年初迁至宁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这几次辗转迁徙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1939年1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由南昌迁到吉安,几个月后迁到泰和,1945年初迁至宁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这几次辗转迁徙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
C.侵华日军步步进逼
D.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题型:读图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C
本题考查的抗日战争,题目中给出的是国民党的迁都事件安,根据题目中的时间即可判断得出C项正确,B时间不对D是在1949年A是在20世纪20年代,时间也不对。
上一篇 :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下一篇 :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A.中华民国成立B.抗日战争胜利C.五四爱国运动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材料二:命令前线官-七年级历史
邮票是历史的记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九年级历史
“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诚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是在哪个纪-八年级历史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的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徐州会战-八年级历史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勿忘国耻,以史为鉴,振兴中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八年级历史
下列事变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有①九一八事变②卢沟桥事变③西安事变A.①B.①③C.①②D.②-九年级历史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不断奋斗。下列哪一事件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遵义会议D.抗日-八年级历史
观察右图,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处于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抗美援朝时期-八年级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取得重大胜利战役的指挥者是A.张学良B.杨虎城C.李宗仁D.蒋介石-八年级历史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C.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D.全-七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摆脱不了政治环境的影响。综观国共关系史,随着两党关系的演变,中共对蒋介石的评价也有不同。自西安事变以后,中共对蒋介-八年级历史
《大刀进行曲》是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A.英国侵略者B.日本侵略者C.法国侵略者D.泛指一-九年级历史
学习了《重庆历史》,小明暑假想到抗战时期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去参观,他应该去:①曾家岩50号②特园③桂园④红岩村(嘴)13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九年级历史
针对日本侵华和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史实,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叙述错误的是序号事件时间作用①柳条湖事变1931年9月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②卢沟桥抗战1937年-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面诗文:苦战八年得胜利,乌云消散人喜狂。茫茫巴渝谈判地,浩浩中华和平先。党国操戈逆天行,中共促和顺民祥。功过是非自评说,留给史书一页煌。(1)诗中苦战八年是为了-八年级历史
为了打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分割和封锁,促进全国的抗战,1940年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八路军集中兵力对华北的日、伪军实施了大规模的破袭战,历史上称这次战役为()A.百团大-八年级历史
学习历史有多种方式,某校八年级(一)班的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两种课外学史方式收集了一些资料,制成学习卡片,现邀请你共同探究。(4分)方式一:看图学史中国地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八年级历史
马可·波罗赞它是“世界上最绝妙之桥”、“独一无二”。1937年,这座桥却被战火笼罩,宣告一个新的抗战时代的来临。此桥是A.赵州桥B.卢沟桥C.泸定桥D.金水桥-八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结-九年级历史
一位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其中的四点结论让大家讨论,错误的一项是A.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B.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C.美国-九年级历史
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人民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九年级历史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前,国际条件虽然不利,但仍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八年级历史
这是一次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光明前途的大会。这次大会是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九年级历史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来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这首歌谣与哪个事件相关()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八年级历史
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重庆谈判-八年级历史
1938年5月19日徐州沦陷。今年的这一天我市上空再次响起防空警报,以警示后人勿忘国耻。与徐州沦陷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八年级历史
近代以来,台湾和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①马关条约的签订②戊戌变法的失败③中国抗战胜利④国共第二次内战A.①②③B.②④③C-八年级历史
今天的北京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这是为了纪念在哪次反侵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A.1860年抗击英法联军进攻北京B.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侵略北京C.1931年抗击日军侵略东北D.1-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5分)材料一:张学良将军的苦闷:1936年1月张学良对青年人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九年级历史
中日关系: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之间的关系说不尽也道不明……材料一:铁证如山的历史照片,抹不去的民族伤痕。材料二:自1986年以来,已有多名日本在职的内阁大臣公开否认日本-八年级历史
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开始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能取得最终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苏联出兵东北,打垮了日本关东军B-九年级历史
右图是为警示国人“铭记历史”而作。下列各诗句,能准确反映这一主题的是A.月映华夏魂日照乾坤辉B.月圆神州情勿忘国耻恨C.同胞共圆月两岸一家亲D.奋臂揽明月随手摘星辰-八年级历史
从1938年底开始,日军大举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这表明日本侵略者对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实行[]A.军事恐吓政策B.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C.军事消灭方针D.经济封锁为主-八年级历史
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A.消灭敌人多额有生力量B.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C.夺取敌人在华北的大中城市D.将日军赶出华北-八年级历史
(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3)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1分)(4)中国是二战的主战场,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5)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九年级历史
下列有关台儿庄大捷和百团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有力地阻止了日军对华北的进犯B.都是正面战场的典型战役C都是九一八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D.都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抗-九年级历史
材料解析题。(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八年级历史
南京大屠杀中被屠杀的中国军民不到30万人。-八年级历史
2012年2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代表团访日时,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引起公众哗然。日军侵华罪证凿凿,在潮汕地区,可以找到的侵略罪证是A.海门万人冢-九年级历史
材料分析题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八年级历史
徐州会战的总指挥施()A.蒋介石B.李宗仁C.邓世昌D.彭德怀-八年级历史
看下面图片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明治天皇材料二二战后日本经济材料三南京大屠杀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人主导了一次重大改革,请答出改革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4分)(2)从-九年级历史
右图是1937年12月日本《日日新闻》的报道,它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又一铁证,这一事件是日本开展杀人竞赛的报道A.柳条湖事件B.八一三事件C.七七事变D.南京大-九年级历史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1)日军进攻卢沟桥的借口是()A.炸毁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B.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C.卢沟桥有中国军队守卫D-八年级历史
《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它的作者是A.左宗棠B.李宗仁C.聂耳D.冼星海-八年级历史
“……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A.东北B.北京C.上海D.南京-八年级历史
全国性的抗战始于九一八事变。-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泻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解放前,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材料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八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939年1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由南昌迁到吉安,几个月后迁到泰和,1945年初迁至宁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这几次辗转迁徙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