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1图2但丁在《论俗语》中倡导与教会所用的《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的文章官方语言——拉丁语相对立的地方语言分别概括图1和图2反映的历史信息。结-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1图2但丁在《论俗语》中倡导与教会所用的《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的文章官方语言——拉丁语相对立的地方语言分别概括图1和图2反映的历史信息。结-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但丁在《论俗语》中倡导与教会所用的  《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的文章
官方语言——拉丁语相对立的地方语言
分别概括图1和图2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的角度比较二者的异同。(1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偏难来源:不详

答案

信息:图1 民族语言取代教会官方语言/拉丁语;(2分,或答文艺复兴亦可)
图2 白话文取代文言文。(2分,或答新文化运动亦可)
同:封建思想的阻碍;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够充分等。(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异:文艺复兴: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城市经济发展;世俗知识分子队伍壮大的结果;欧洲天主教禁欲主义的制约;意大利四分五裂,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新文化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中国封建传统道德的阻碍;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试题分析:历史信息:根据图五所示的“倡导与教会所用的官方语言——拉丁语相对立的地方语言”可知这是指文艺复兴时期但丁作为人文主义者提倡民族语言代替教会的官方语言;而图六则根据“《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的文章”及图片中可以看得出的胡适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可以推知是在揭示新文化运动时,胡适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异同: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而且限定要从背景的角度来回答。所以结合所学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再结合图片中的两个主张都是采用了文学的形式,即可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其异同。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