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高二地理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千克,降到现在的1.6元/千克,降幅近3 O%。
[材料二]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材料三]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1)简要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形成的原因(从地形、气候、土壤、人口、工业等方面分析)?
(5分)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1分)
A.靠近市场 B.光热充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丰富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2分)
(4)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为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应该( )。(双项选择)(2分)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D.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5)从粮食单位面积年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低还是高?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①地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大面积分布;②有肥力很高的黑土和黑钙土;③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水热配合较好,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需要;④东北地区人口较少,人均耕地高,本地粮食消费不多,可提供较多的商品粮;⑤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雄厚,可提供农业发展所需的各种农机具。 (5分)
(2)C(1分) (3)价格低 含油量高(2分)
(4)AC(2分)
(5)低 ①东北地区纬度高,水热条件差,农作物生长期短;②农业总产量主要靠扩大耕地面积,耕作粗放,加上低,加上春旱、秋涝、低温等自然灾害频繁。③长江三角洲自然条件优越,精耕细作,稻作历史悠久,故粮食单位产量高。 (4分)
试题分析:(1)结合提示的各个方面分析,并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2)东北地区利用大豆种植的最大优势为黑土肥沃。(3)结合材料二的资料反映进口大豆的价格低,而含油量高。(4)措施主要从原因分析,我国大豆生产萎缩主要是品种较老,出油率低,并受国际市场的冲击,故选AC项。(5)长三角地区纬度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光热充足故作物可一年二熟到三熟,而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故作物只能一年一熟;且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较粗放;而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精耕细作。故东北地区的粮食单产较长三角地区低。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差异和区域分析的一般思维,并能调用相关知识内容,难度一般。
上一篇 :
下图为我国某县农业产值构成图
下一篇 :
我国水稻的分布集中在()A.南方地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与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③丙处修建梯-高三地理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归纳图示区域年降-高三地理
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A.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B.土壤肥沃C.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D.宜农荒地多-高二地理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材料一安徽省图材料二安徽省A县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图(1)根据材料指出A县农业生产最容易导致的生态问题,并阐述原因。(8分)(2)根据因-高二地理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黑龙江省2009年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黑龙江省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高二地理
该图为“某地区地形图",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D.人-高二地理
对东北农业发展的方向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是相同的B.平原地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C.山区发展集约化-高二地理
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下图),回答1—2题。1、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B.南方低山丘陵区C.内蒙古草原D.黄土高原2、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高三地理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1、A附近地区最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为[]A、立体农业B、林业C、商品谷物农业D、季风水田农业2、为支持B地区城市周边农业发展,政-高三地理
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是我国的四大牧区,牧区拥有广阔的天然草场,适宜放养牛、马、羊等多种牲畜。据此回答题。小题1:牧区大部分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雨水补给B.积雪融-高二地理
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依据是A.地形多种多样B.气候条件的制约C.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D.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高二地理
读世界某区域图(图8),回答下列问题。(20分)(1)简述甲河流量季节变化的特点,并分析成因。(6分)(2)说明乙处沙漠形成的原因。(6分)(3)简析图中丙区生产棉花的优势自然条件。(-高三地理
图22为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分布图。甲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乙为东北地区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下表反映甲-高一地理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1—2题。1、图中①附近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是[]A.传统工业和乳畜业B.高技术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C.新兴工业和水稻种植业D.分散型工业和密集型农业2、图-高二地理
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多为水田,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程度高B.温带季风气候,优越的水热条件,使其农作物能够一年两熟至三熟C.长江三角洲-高二地理
关于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A.地形是农业生产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C.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不利于农业生产D.东北地区是我国-高二地理
“沼泽”作为一个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沼泽”湿地意义重大。据此完成16~18题。小题1: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A.松嫩平原B.三江平原C.松辽平原D.珠江三角-高二地理
-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材料二下面左图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平原图,右图为美国一区域的农业地域分布图(-高一地理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1:油菜是近年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发展极为迅速的一类产品,油菜籽已成为一种世界性重要油料。目前,加拿大是油菜籽的最大出口国,出口量-高一地理
黑土和沼泽土是东北地区生产潜力较大的两种土壤。但是在东北土地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它们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因此,能否做好黑土和沼泽土的整治工作,关系到东北地区农业能否可-地理
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P平原是我国的:A三江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潮汕平原D松嫩平原小题2: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高二地理
读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A是________平原,分布最为普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已成为与美国中央大平原相媲美的我国“________带”,两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别是经营方式-高二地
以下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特点的是A.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B.河湖面积广,水产业发达C.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D.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高二地理
读“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5~7题。小题1:甲地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小题2:乙地-高二地理
2007年3月26日,承德市潮白河流域“稻改旱”工程全面启动,今年计划把7.1万亩水田退还为旱田,以保证北京的供水。实施“稻改旱”工程是2006年10月京冀合作备忘录中确定的京承合-高二地理
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题。小题1: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A.热量更丰富B.地形更平坦C.土壤更肥沃D.水源更充足小题2: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地理
该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据此完成问题。小题1:关于其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A.①封沙育草,涵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B.②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高二地理
目前不属于影响黑龙江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是A.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B.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C.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D.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高二地理
目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了水土流失外,还有①湿地面积日益增多②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严重③自然灾害频繁④环境污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高二地理
图6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问题:小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高二地理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韩国交通简图(图a)(图b为图a中小方框所示区域的放大图)材料二泡菜是韩国的特色菜,其主要佐料之一是大蒜。大蒜喜冷凉气候,在首尔郊区为-高三地理
某学者在下图所示地区考察时发现了一些现象。据此回答20-21题。小题1:该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但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A.热量条件差B.降水较少C.-高三地理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隋唐时期西安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读图完成1—2题。1.从图中的信息看,该区域发展农业生产最大的限制因素是[]A.地形B.水源C.降水D.土-高三地理
长江中下游平原早期农业发展缓慢,后来成为“鱼米之乡”,是由于[]A、气候变干B、耕地面积变大C、生产力水平提高D、饮食结构变化-高三地理
有关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棉花、油菜等作物。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C.长-高二地理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具有大规模机械化专业化的生产的突出特点。-高二地理
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局势动荡,内乱频发,社会、经济和安全受到严重冲击,民众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叙利亚这四个国-高二地理
图中甲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下图是该省地形构成与农业生产结构状况,根据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分析该省中药材种-高三地理
所给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A、B、C三个平原地区,判断回答问题。小题1:比较A、B、C三个平原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A.光照丰富,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高二地理
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中央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小麦、玉米B.二者都是商品农业,商品率都很高C.二者都实现或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高二地理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A.地表崎岖B.水源缺乏C.光照不足D.热量不足-高二地理
与珠江三角洲相比,三江平原粮食商品率高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B.人口众多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高二地理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应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这一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警戒线,保障耕地面积是-高三地理
2006年2月4日电作为世界上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带,正面临严重退化的威胁,很多地方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到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小题1:近年来,保护和提高黑土肥力-高一地理
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由南向北逐渐增多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D.辽东低山-地理
山东原本是我国的粮食、棉花和花生生产大省,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普遍采用温室大棚和-高一地理
读图13,完成问题。小题1:甲、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A.种植业、林业B.畜牧业、林业C.种植业、畜牧业D.畜牧业、种植业小题2: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高一地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图16为我国2003年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邹贺栓院士说,随着我-高三地理
该图为我国某地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变化状况,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甲、乙、丙图例代表的土地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湿地B.林地、耕地、湿地C.林地、湿地-高三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材料一]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千克,降到现在的1.6元/千克,降幅近3 O%。
[材料二]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材料三]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1)简要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形成的原因(从地形、气候、土壤、人口、工业等方面分析)?
(5分)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1分)
A.靠近市场 B.光热充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丰富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2分)
(4)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为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应该( )。(双项选择)(2分)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D.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5)从粮食单位面积年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低还是高?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
(2)C(1分) (3)价格低 含油量高(2分)
(4)AC(2分)
(5)低 ①东北地区纬度高,水热条件差,农作物生长期短;②农业总产量主要靠扩大耕地面积,耕作粗放,加上低,加上春旱、秋涝、低温等自然灾害频繁。③长江三角洲自然条件优越,精耕细作,稻作历史悠久,故粮食单位产量高。 (4分)
试题分析:(1)结合提示的各个方面分析,并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2)东北地区利用大豆种植的最大优势为黑土肥沃。(3)结合材料二的资料反映进口大豆的价格低,而含油量高。(4)措施主要从原因分析,我国大豆生产萎缩主要是品种较老,出油率低,并受国际市场的冲击,故选AC项。(5)长三角地区纬度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光热充足故作物可一年二熟到三熟,而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故作物只能一年一熟;且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较粗放;而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精耕细作。故东北地区的粮食单产较长三角地区低。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差异和区域分析的一般思维,并能调用相关知识内容,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