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B、C、D依次代表()A.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B.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经济系统、-高二地理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B、C、D依次代表()A.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B.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经济系统、-高二地理
题目简介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B、C、D依次代表()A.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B.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经济系统、-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B、C、D依次代表( )
A.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 B. 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
C. 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 D. 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
小题2:关于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所以只要经济数量能提高,环境治理可以以后再考虑
B.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所以只要社会平等自由了,生活质量可以适当降低
C.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所以要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
D.可以按先后顺序、分阶段从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导人们的行为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试题分析:
小题1:仔细分析上图中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B系统分别向C系统和D系统输出物质产品和生产废弃物,应是经济系统(工农业生产产品,排放废弃物),C系统输出劳力、科技和生活废弃物,应是社会系统(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D系统接纳生产、生活废弃物同时提供环境资源自然是生态系统。故D正确。
小题2: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A错;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但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供生活质量为目的,B错;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所以要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故C正确;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系统,没有先后顺序、阶段之分,D错;故选C。
上一篇 :
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
下一篇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建筑物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该图中的农业生产活动,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高三地理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1)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基础是_________,条件是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
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高二地理
地区不同,荒漠化的主要成因不同。下列风沙地区与成因组合正确的是①河套平原——过度放牧②锡林郭勒草原——过度采矿③南疆——过度利用水资源④河西走廊——过度垦伐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高二地理
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这体现了()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高二地理
若南方山区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①湖泊调节气候功能减弱②洪涝问题更频繁③土地荒漠化加剧④河口三角洲减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高二地理
(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2)简述乌鞘岭的自然地理意义。(4分)西汉高速公路是全国同时期高速公路一次性-高三地理
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高一地理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B.开发的成本太高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高二地理
下列工程中,对上海地区酸雨危害起减缓作用的是()A.西气东输B.苏州河治理C.南水北调D.沿海防护林-高二地理
2009年6月17日是第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防沙治沙与农民收入”。目前,我国国土1/3已荒漠化,专家称主要是因为人类行为失当,并强调必须坚持用科学-高二地理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突出特点。图为“2007年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小题1:关于不同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正确的有A.青-高三地理
(12分)撒赫勒地区通常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伸的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大多为100~500毫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撒赫勒地区遭受罕见大-高二地理
亿利集团在库布齐沙漠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中创建了独特的“库布齐模式”,获得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8分)(1)据图分析库布齐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高三地理
“资源诅咒”(ResourceCurse)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表2为“不同类型资源在中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读表,完-高三地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1: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高二地理
读图,回答题小题1:右图C地区的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次生盐渍化C.沙漠化D.泥石流小题2:治理以上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A.退耕还林还草B.大力修建水电站C.人工增雨-高二地理
读甲、乙两景观示意图,完成问题。小题1:甲地在草原内部形成斑块状沙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B.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C.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高二地理
下图是“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影响该生态产业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因素B.原料因素C.能源因素D.市场因素小题2:图示生态-高二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B.热量C.水分D.土壤小题2: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A.广泛种植水稻B.水运发达C-高二地理
如图为“甜菜制糖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小题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流程()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C.提高了糖的-地理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目前我国石漠化正在以每年2500平方-高二地理
建设美丽中国令人憧憬和向往,也经历了艰难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生态工业是指在清洁生产的基础上,变工业废弃物为原料、实现循环生产的综合工业生产体系。下图-高三地理
协调人地关系的正确态度是A.控制人口规模,使环境尽快恢复原始面貌B.扩大围湖造田的面积,使粮食增产,减缓人地矛盾C.加速开采资源,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D.既满足人类-高一地理
下图是APEC成员国中人口超过一亿的五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标和人均资源拥有量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小题1:图4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国家分别是()A.俄罗斯、中国、美国、印-高三地理
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据此完成问题。小题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A.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B.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快-高二地理
(14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7月份美国本土24℃等温线分布图。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年降水量北部约1250mm,南部不足200mm。1973年,加州北水南调主体工程完工-高三地理
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及闲置空间,从事高度集约化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完成小-地理
如图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完成小题。小题1:有关a过程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提供新的自然资源B.产生新的废弃物C.减少污染D.节约资源小题2: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地理
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特大型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高二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该国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①南部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南部水资源短缺、沙尘暴频发;③北部酸雨严重、土地退化;④北-高三地理
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B.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C.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D.商店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高一地理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题。小题1: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高二地理
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D.西部-高三地理
据研究,5000年前撒哈拉地区主要为草原环境,现在则成为世界最大的沙漠。近50多年来撒哈拉沙漠扩大了10×106平方千米,目前沙漠面积每年仍以6千米的速度向南部草原扩展,其直-高二地理
读“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A、B、C、D、E分别表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完成小题。小题1: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B.沼渣、粪肥、塘泥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D.菌渣、沼渣-地理
该图所示是我国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为米)。读图判断问题: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宜开凿窑洞的是A.甲B.乙C.丙D.丁小题2: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应-高二地理
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公众应该做的事情是()A.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B.为了节省时间,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快餐盒、打火机等C.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D.绝对不用一次-高一地理
为保护湿地,我国在前些年已明令禁止继续开发“北大荒”。回答题。小题1:下列叙述: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②消除固体废弃物污染③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④调节气候、涵养-高一地理
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8分)(1)①②两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严重,试分析其原因。(5分)(2)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5分)(3)④⑤地区也是我国酸雨影-高二地理
城市建设中从别处迁移古树的做法最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A.发展的观念B.环境的观念C.权利的观念D.公平的观念-高一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1)简述图中A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2)举例说出图中所示地区的内力作用及其具体表现。(3)依据图中信息,指出云南东川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并分析-高三地理
图A是飞机航拍土地利用图,圆圈内为农田。图B是该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题。小题1:影响该地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最直接原因是A.人口密度B.灌溉设施C.土壤肥力D.河流分布小题2:影-高三地理
读下表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人口增长过快C.气候发生异-高二地理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2010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低碳生活”。2012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材料二下面为“人类文-地理
读“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回答小题。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地关系协调发展B.经济发展指数保持在相同水平C.环境污染-地理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被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高二地理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A.人口增长迅速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C-高二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B、C、D依次代表()A.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B.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经济系统、-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小题1:图中B、C、D依次代表( )
A.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 B. 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
C. 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 D. 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
小题2:关于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试题分析:
小题1:仔细分析上图中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B系统分别向C系统和D系统输出物质产品和生产废弃物,应是经济系统(工农业生产产品,排放废弃物),C系统输出劳力、科技和生活废弃物,应是社会系统(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D系统接纳生产、生活废弃物同时提供环境资源自然是生态系统。故D正确。
小题2: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A错;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但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供生活质量为目的,B错;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所以要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故C正确;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系统,没有先后顺序、阶段之分,D错;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