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2)简述乌鞘岭的自然地理意义。(4分)西汉高速公路是全国同时期高速公路一次性-高三地理
(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2)简述乌鞘岭的自然地理意义。(4分)西汉高速公路是全国同时期高速公路一次性-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2)简述乌鞘岭的自然地理意义。(4分)西汉高速公路是全国同时期高速公路一次性-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简述乌鞘岭的自然地理意义。(4分)
西汉高速公路是全国同时期高速公路一次性建设投资最大、里程最长的工程。于2002年开工建设,2007年建成通车。
(3)分析西汉高速公路建设周期较长的主要原因。(8分)
(4)概述九寨沟景区开放时间与门票价格变化特点,简析其原因。(10分)
甘南藏族自治州鼠害严重区面积已超过其可利用草原总面积的50.12%,鼠害已经成为甘南草原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
(5)列举鼠害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危害及可行性应急措施。(8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6分)
特点:年太阳总辐射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增(2分);大部分地区在35至60亿焦耳/平方米·年之间(1分)。
原因:自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渐弱(1分),降水渐少(1分),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逐渐减弱(1分)。
(2)(4分)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分界;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暖温带与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分界;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等。(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3)(8分)
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2分);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2分);需绕行自然保护区(1分)与历史文化遗迹(1分);一次性建设里程长(2分)。
(4)(10分)
旺季较淡季开放时间长(2分)、门票价格高(2分)。
旺季气候条件好,植被生长旺盛,山水景观丰富多样,游览价值高(2分);旺季白昼时间相对较长,可供游客游览的时间较长(2分);为保护景区生态环境,调整门票价格对控制游客数量有一定作用(2分)。
(5)(8分)
主要危害:草场退化(2分)、土地沙化(或水土流失)(2分)、牧业减产(2分)。
可行性应急措施:人工灭鼠等(2分)。
试题分析:
(1)特点:这是一道描述题,学生很容易根据图示数值的变化规律,回答出“年太阳总辐射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增”这一特点,却忽略了自己的判断依据,太阳辐射量的数值范围,“大部分地区在35至60亿焦耳/平方米·年之间”这一点,以致失分。提醒学生注意描述题的答题方法。
原因:图示区主要是西北地区,自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渐弱,降水渐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逐渐减弱,所以太阳辐射增强。
(2)乌鞘岭的自然地理意义,主要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回答,说出地形、气候、植被、流域等方面的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到,乌鞘岭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交界处,是地形区的分界;根据太阳辐射量,可以判断这里降水少,大致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乌鞘岭南面是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北面是暖温带地区,所以是暖温带与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分界;乌鞘岭西北的河流以内流河为主,东南是外流河,所以是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等。
(3)从图中可以看到,西汉高速要穿过秦岭山脉,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开凿隧道多,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根据图例可知,西汉高速线路需绕行自然保护区(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鸟类保护区)与历史文化遗迹(洋县古汉台历史文化遗址),导致线路里程更长。整个工程一次性完成,建设里程长,所以投资最大。
(4)结合图表,可以看到,景区旺季开始时间早,结束晚,门票价格高,淡季正好相反。原因:九寨沟位于北半球,夏季是旺季,白昼时间长,可供游客游览的时间较长,气候条件好,植被生长旺盛,山水景观丰富多样,游览价值高,可欣赏的景点多。冬季是淡季,白昼时间短,游客浏览的时间短,可欣赏的景点少,所以旺季较淡季开放时间长,门票价格高。
另外,调整门票价格对控制游客数量有一定作用,可以更好的保护景区生态环境。
(5)鼠害是鼠类挖穴、土把草覆盖掩埋,同时鼠咬食草类根茎,导致草场破坏。所以主要危害有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或水土流失),草地破坏了,进而使牧业减产。
可行性应急措施:老鼠引发的鼠害,只有消灭它,可以人工灭鼠或利用老鼠的天敌灭鼠等。
上一篇 :
若南方山区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可
下一篇 :
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B.开发的成本太高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高二地理
下列工程中,对上海地区酸雨危害起减缓作用的是()A.西气东输B.苏州河治理C.南水北调D.沿海防护林-高二地理
2009年6月17日是第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防沙治沙与农民收入”。目前,我国国土1/3已荒漠化,专家称主要是因为人类行为失当,并强调必须坚持用科学-高二地理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突出特点。图为“2007年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小题1:关于不同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正确的有A.青-高三地理
(12分)撒赫勒地区通常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伸的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大多为100~500毫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撒赫勒地区遭受罕见大-高二地理
亿利集团在库布齐沙漠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中创建了独特的“库布齐模式”,获得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8分)(1)据图分析库布齐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高三地理
“资源诅咒”(ResourceCurse)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表2为“不同类型资源在中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读表,完-高三地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1: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高二地理
读图,回答题小题1:右图C地区的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次生盐渍化C.沙漠化D.泥石流小题2:治理以上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A.退耕还林还草B.大力修建水电站C.人工增雨-高二地理
读甲、乙两景观示意图,完成问题。小题1:甲地在草原内部形成斑块状沙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B.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C.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高二地理
下图是“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影响该生态产业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因素B.原料因素C.能源因素D.市场因素小题2:图示生态-高二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B.热量C.水分D.土壤小题2: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A.广泛种植水稻B.水运发达C-高二地理
如图为“甜菜制糖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小题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流程()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C.提高了糖的-地理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目前我国石漠化正在以每年2500平方-高二地理
建设美丽中国令人憧憬和向往,也经历了艰难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生态工业是指在清洁生产的基础上,变工业废弃物为原料、实现循环生产的综合工业生产体系。下图-高三地理
协调人地关系的正确态度是A.控制人口规模,使环境尽快恢复原始面貌B.扩大围湖造田的面积,使粮食增产,减缓人地矛盾C.加速开采资源,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D.既满足人类-高一地理
下图是APEC成员国中人口超过一亿的五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标和人均资源拥有量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小题1:图4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国家分别是()A.俄罗斯、中国、美国、印-高三地理
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据此完成问题。小题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A.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B.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快-高二地理
(14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7月份美国本土24℃等温线分布图。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年降水量北部约1250mm,南部不足200mm。1973年,加州北水南调主体工程完工-高三地理
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及闲置空间,从事高度集约化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完成小-地理
如图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完成小题。小题1:有关a过程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提供新的自然资源B.产生新的废弃物C.减少污染D.节约资源小题2: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地理
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特大型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高二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该国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①南部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南部水资源短缺、沙尘暴频发;③北部酸雨严重、土地退化;④北-高三地理
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B.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C.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D.商店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高一地理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题。小题1: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高二地理
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D.西部-高三地理
据研究,5000年前撒哈拉地区主要为草原环境,现在则成为世界最大的沙漠。近50多年来撒哈拉沙漠扩大了10×106平方千米,目前沙漠面积每年仍以6千米的速度向南部草原扩展,其直-高二地理
读“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A、B、C、D、E分别表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完成小题。小题1: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B.沼渣、粪肥、塘泥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D.菌渣、沼渣-地理
该图所示是我国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为米)。读图判断问题: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宜开凿窑洞的是A.甲B.乙C.丙D.丁小题2: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应-高二地理
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公众应该做的事情是()A.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B.为了节省时间,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快餐盒、打火机等C.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D.绝对不用一次-高一地理
为保护湿地,我国在前些年已明令禁止继续开发“北大荒”。回答题。小题1:下列叙述: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②消除固体废弃物污染③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④调节气候、涵养-高一地理
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8分)(1)①②两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严重,试分析其原因。(5分)(2)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5分)(3)④⑤地区也是我国酸雨影-高二地理
城市建设中从别处迁移古树的做法最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A.发展的观念B.环境的观念C.权利的观念D.公平的观念-高一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1)简述图中A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2)举例说出图中所示地区的内力作用及其具体表现。(3)依据图中信息,指出云南东川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并分析-高三地理
图A是飞机航拍土地利用图,圆圈内为农田。图B是该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题。小题1:影响该地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最直接原因是A.人口密度B.灌溉设施C.土壤肥力D.河流分布小题2:影-高三地理
读下表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人口增长过快C.气候发生异-高二地理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2010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低碳生活”。2012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材料二下面为“人类文-地理
读“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回答小题。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地关系协调发展B.经济发展指数保持在相同水平C.环境污染-地理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被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高二地理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A.人口增长迅速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C-高二地理
“循环经济社会”的基本要义是A.完全不排放废弃物B.控制粮食生产的规模C.减少生产,以降低污染物排放D.适量消费,最少废弃-高一地理
读表,回答题。嘉峪关市2003年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情况(单位:万元)年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2002年9430.2985.242238.9662.752003年10750.08376.402506.
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高二地理
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表中的数据,完成问题。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高二地理
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为可持续发展可以做的日常行为有①用淘米水浇花②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③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④使用一次性餐具⑤大量互赠明信片贺卡⑥分类投放垃圾⑦用-高一地理
2013年10月7日央视报道:据统计河北张北县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近160万亩防护林,90%已到达过熟期。近几年,每年衰死和濒临衰死的约20%,监测数据显示,该地区从2000年到2010地-高三地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受上游沙尘天气和本地扬沙影响,2013年3月1日,北京西北部出现扬沙浮尘天气,这是北京地区今年入春以来遭受的第一次沙尘天气侵袭。根据国家地质-地理
下列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相关内容的组合,正确的是A.公平性原则—把消除贫困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B.持续性原则—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C.共同性原则—人类和子-高二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2)简述乌鞘岭的自然地理意义。(4分)西汉高速公路是全国同时期高速公路一次性-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1)描述图示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简述乌鞘岭的自然地理意义。(4分)
西汉高速公路是全国同时期高速公路一次性建设投资最大、里程最长的工程。于2002年开工建设,2007年建成通车。
(3)分析西汉高速公路建设周期较长的主要原因。(8分)
(4)概述九寨沟景区开放时间与门票价格变化特点,简析其原因。(10分)
甘南藏族自治州鼠害严重区面积已超过其可利用草原总面积的50.12%,鼠害已经成为甘南草原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
(5)列举鼠害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危害及可行性应急措施。(8分)
答案
(1)(6分)
特点:年太阳总辐射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增(2分);大部分地区在35至60亿焦耳/平方米·年之间(1分)。
原因:自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渐弱(1分),降水渐少(1分),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逐渐减弱(1分)。
(2)(4分)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分界;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暖温带与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分界;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等。(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3)(8分)
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2分);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2分);需绕行自然保护区(1分)与历史文化遗迹(1分);一次性建设里程长(2分)。
(4)(10分)
旺季较淡季开放时间长(2分)、门票价格高(2分)。
旺季气候条件好,植被生长旺盛,山水景观丰富多样,游览价值高(2分);旺季白昼时间相对较长,可供游客游览的时间较长(2分);为保护景区生态环境,调整门票价格对控制游客数量有一定作用(2分)。
(5)(8分)
主要危害:草场退化(2分)、土地沙化(或水土流失)(2分)、牧业减产(2分)。
可行性应急措施:人工灭鼠等(2分)。
试题分析:
(1)特点:这是一道描述题,学生很容易根据图示数值的变化规律,回答出“年太阳总辐射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增”这一特点,却忽略了自己的判断依据,太阳辐射量的数值范围,“大部分地区在35至60亿焦耳/平方米·年之间”这一点,以致失分。提醒学生注意描述题的答题方法。
原因:图示区主要是西北地区,自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渐弱,降水渐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逐渐减弱,所以太阳辐射增强。
(2)乌鞘岭的自然地理意义,主要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回答,说出地形、气候、植被、流域等方面的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到,乌鞘岭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交界处,是地形区的分界;根据太阳辐射量,可以判断这里降水少,大致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乌鞘岭南面是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北面是暖温带地区,所以是暖温带与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分界;乌鞘岭西北的河流以内流河为主,东南是外流河,所以是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等。
(3)从图中可以看到,西汉高速要穿过秦岭山脉,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开凿隧道多,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根据图例可知,西汉高速线路需绕行自然保护区(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鸟类保护区)与历史文化遗迹(洋县古汉台历史文化遗址),导致线路里程更长。整个工程一次性完成,建设里程长,所以投资最大。
(4)结合图表,可以看到,景区旺季开始时间早,结束晚,门票价格高,淡季正好相反。原因:九寨沟位于北半球,夏季是旺季,白昼时间长,可供游客游览的时间较长,气候条件好,植被生长旺盛,山水景观丰富多样,游览价值高,可欣赏的景点多。冬季是淡季,白昼时间短,游客浏览的时间短,可欣赏的景点少,所以旺季较淡季开放时间长,门票价格高。
另外,调整门票价格对控制游客数量有一定作用,可以更好的保护景区生态环境。
(5)鼠害是鼠类挖穴、土把草覆盖掩埋,同时鼠咬食草类根茎,导致草场破坏。所以主要危害有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或水土流失),草地破坏了,进而使牧业减产。
可行性应急措施:老鼠引发的鼠害,只有消灭它,可以人工灭鼠或利用老鼠的天敌灭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