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被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高二地理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被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高二地理
题目简介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被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被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制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根据你的理解,回答小题。
小题1: 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C.南水北调,发展生产
D.发展工业,不管排放
小题2: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B.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模式
C.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
D.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发达国家不会产生
小题3: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盛事滋丁,永不加赋
B.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
D.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试题分析:
小题1:所谓“牧童经济”是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是掠夺式、破坏性的利用。是一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发展模式,故C项不符合,南水北调利用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小题2:“牧童经济”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A正确;它是一种低投入、低收益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BC描述错误;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也是利用这种经济模式发展起来的,至今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
小题3: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即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既注意种树保护环境,又可以合理砍伐,获得经济效益。B项符合。A项是鼓励大量生育人口,C项杜绝利用自然资源,D项破坏资源的再生性。这些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牧童经济”为载体考查经济发展模式及可持续发展。解答时紧密结合所给材料根据所学三种不同的人地关系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的内涵、基本原则进行分析。
上一篇 :
读“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
下一篇 :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①地区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循环经济社会”的基本要义是A.完全不排放废弃物B.控制粮食生产的规模C.减少生产,以降低污染物排放D.适量消费,最少废弃-高一地理
读表,回答题。嘉峪关市2003年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情况(单位:万元)年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2002年9430.2985.242238.9662.752003年10750.08376.402506.
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高二地理
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表中的数据,完成问题。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高二地理
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为可持续发展可以做的日常行为有①用淘米水浇花②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③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④使用一次性餐具⑤大量互赠明信片贺卡⑥分类投放垃圾⑦用-高一地理
2013年10月7日央视报道:据统计河北张北县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近160万亩防护林,90%已到达过熟期。近几年,每年衰死和濒临衰死的约20%,监测数据显示,该地区从2000年到2010地-高三地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受上游沙尘天气和本地扬沙影响,2013年3月1日,北京西北部出现扬沙浮尘天气,这是北京地区今年入春以来遭受的第一次沙尘天气侵袭。根据国家地质-地理
下列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相关内容的组合,正确的是A.公平性原则—把消除贫困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B.持续性原则—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C.共同性原则—人类和子-高二地理
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是A.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B.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D.当代人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高二地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句话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高一地理
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70年和1980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统计项目耕地面积(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MM)河流含沙量(%)人口(万人)1970年41-高
图3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小题1:黄河上游河段实施梯级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是()A.调节水量的季节变化,改善航运条件B.促进周边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C.下游流量减少,-高二地理
人类、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并得到世界公认的年代是:A.古代,源远流长工B.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C.20世纪80年代D.19世纪90年代开始-高一地理
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高中生,举手之劳可以做的有()①用淘米水浇花;②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③用洗衣服的水冲厕;④使用一次性餐具;⑤大量互赠明信片贺卡;⑥分类投放垃圾;⑦用-高一地理
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行为是A.政府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C.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全程实行清洁生产D.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排放-高一地理
全国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生态文明。要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高三地理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地理
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A.甲B.乙C.丙D.丁小题2: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A.甲B.乙C.丙-高二地理
(10分)看下面漫画“五代人的营生”,回答下列问题。(1)该漫画反映的问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简述理由。(6分)(2)谈谈“我”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4分)-高二地理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回答问题。小题1: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B.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了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与保护C.快速-高二地理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A.物质富裕、精神充实B.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C.国家强盛、民生改善D.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高一地理
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会导致A.土壤盐碱化B.水土流失C.水体污染D.土地荒漠化-高一地理
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高一地理
图2是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图,完成问题。图2小题1:20世纪7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推断该地主要的生态问题是()A.水土流失B.酸雨C.物种灭绝D.土地荒漠化-高二地理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回答第48题。中国期待德班会议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应对气候变化。这体现的可持-高一地理
读下列表格,完成问题。,地区水土流失寒潮土地荒漠化酸雨①☆☆☆☆☆☆☆☆②☆☆☆☆☆☆☆③☆☆☆☆☆☆☆④☆☆☆☆☆☆☆☆☆小题1:下列四个地区及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连线正确的是A.浙江——④B.内蒙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降雪等日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B.P地等温线向北弯曲主要是河流因素C.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主要是地形因素D-高三地理
(22分)图为我国某省区图,据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图中所示省区的地形特征并说明理由。(8分)(2)说出甲河与乙河之间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从生产要素投入-高三地理
该图左半部分是某地贫困和生态环境恶化循环图,右半部分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图中①~②代表的含义分别是A.开垦土地、单产增加B.科学种田-高二地理
表一某县土地利用构成耕地林地草山草坡湖泊其他1978年45.2%4%8%2%40.8%2008年30.8%14%20.3%10.8%24.1%表二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秸秆薪柴煤炭沼气小水电其他1978
(12分)读“我国生态安全战略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大致与我国农牧过渡带相似,其北方界线主要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南方界线主要-高三地理
读“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问题小题1:该植被最有可能是()A.草原B.苔原C.硬叶林D.针叶林小题2: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A.酸-高二地理
下列几种经济发展模式中,正确的是A.追求利润——盲目发展——损害环境B.先发展——后治理——再积累C.先积累——后发展——再治理D.边发展——边积累——边治理-高一地理
读北部湾经济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24分)(1)该区域位于湛江的方向,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和。(8分)(2)简要分析该区-高一地理
印度洋海啸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专家指出,为防御海啸,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除加强防波堤建设外,最重要的是尽快恢复沿海的红树林。据此回答题。小题1:红树林是一种重要的沿海生态-高二地理
图20中,古人所说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高一地理
分析下表,回答问题。(7分)某地各项项目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近三年平均降水量近三年平均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当年水旱灾害次数粮食总产量1956年30%3.33万公顷850毫米23摄氏度-高一地理
下图为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中二氧化碳浓度示意图(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溶蚀越显著),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如果水分条件相同,图中哪种植被下的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高三地理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11,完成问题。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①经济系统②生态系统③社会系统④人的管理调控B.①生态系统②经济系统③社会系统④人的管理调控C.①社会系-高二地理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高二地理
读图4“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小题1:图中字母F、G、H代表的含义分别是()A.资源开发、产品消费、废物排放B.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C.产品消费、废物排-高二地理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10分)(1)在复合系统中,A代表系统,B代表系统,C代表系统。(2)针对国情,我国提出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是:人口战略、资源战略、-高二地理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小题1:图中字母F、G、H代表的含义分别是()A.资源开发、产品消费、废物排放B.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C.产品消费、废物排放-高二地理
该图是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地面沉降的统计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小题1:据图分析,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域分布特点是A.南方沿海城市地面沉降面积更大B.主要分布在滨海平原、三角洲平-高三地理
读下图,完成小题。(10分)(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3分)(2)简析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3分)(3)试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从工业、农业及公众等方面-高一地理
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①使用再生纸②垃圾分类回收③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④将旧衣物、玩具、书籍捐赠给需要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高一地理
关于下列世界环境日主题主要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①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持续性原则②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共同性原则③1995年“各国人民联-高二地理
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最关键的措施是()A.控制人口数量B.提高劳动者素质C.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D.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高一地理
图13为某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示意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问题。小题1:图中a、b、c分别代表A.电厂、化工厂、盐场B.盐-高一地理
读北京地区2009~2010年PM2.5的来源统计表,能有效减少北京PM2.5的措施是来源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二次无机气溶胶百分比15%18%12%4%25%26%注:二-高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被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小题1: 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试题分析:
小题1:所谓“牧童经济”是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是掠夺式、破坏性的利用。是一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发展模式,故C项不符合,南水北调利用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小题2:“牧童经济”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A正确;它是一种低投入、低收益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BC描述错误;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也是利用这种经济模式发展起来的,至今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
小题3: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即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既注意种树保护环境,又可以合理砍伐,获得经济效益。B项符合。A项是鼓励大量生育人口,C项杜绝利用自然资源,D项破坏资源的再生性。这些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牧童经济”为载体考查经济发展模式及可持续发展。解答时紧密结合所给材料根据所学三种不同的人地关系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的内涵、基本原则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