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赠卖松人于武陵①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②尘!注:①于武陵,唐宣宗大-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赠卖松人于武陵①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②尘!注:①于武陵,唐宣宗大-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赠卖松人于武陵①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②尘!注:①于武陵,唐宣宗大-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赠卖松人
于武陵①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②尘!
注:①于武陵,唐宣宗大中年间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②六街,指长安城内的六条主要街道。
小题1:这首诗的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对比,“寒涧”与“翠楼”,一个荒寒一个繁华形成鲜明对比(3分,如果只答手法,没有解释,只给2分;如果没有明确答出手法,而是融合在具体分析中,且解说适当,也可给3分);突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恶劣,/以及“松”与“翠楼人”之间地位、境遇的巨大差别,/暗示卖松人向翠楼人卖松求利不合时宜,/为规劝卖松人做铺垫。(作用2分;四个要点,答出一个给1分,答出任意两个、意思对即可)
或:比喻(象征、托物言志)、借代,以寒涧树比喻(象征)贫寒之士,以“翠楼人”代权贵之人;[3分,如果只答手法(“比喻”、“借代”各占1分),没有解释,只给2分;如果没有明确答出手法,而是融合在具体分析中,且解说适当,也可给3分]把贫寒之士比喻为“寒涧树”,形象地表现了其地位的卑微、境遇的凄凉;而想把“寒涧树”卖给“翠楼人”,委婉地表达了贫寒之士希望得到权贵赏识重用之意。(作用2分;两个要点,答出一个给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不识人才、只喜欢趋时媚俗的权贵的讽刺;/对像松树那样正直高雅却沦落下层、不被重视的贫寒之士的怜惜;/对争荣小人春风得意,正直人士却不得重用这一不公平社会现象的愤懑;/以及因对现实有了清醒认识而不求荣利、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怀。(6分;答出一点给3分,其中“情感”2分,“简要分析”1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第二联中的“寒涧”“翠楼”是明显的对比,答题时还要答出效果,突出出身的对比,表明主旨。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一项和情感的题目,情感要结合题目、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探究,注意诗歌后面的注释中的“不称意”“独醒”,和尾联的内容,不称意应是对当朝统治者的不满,“独行”应是“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上一篇 :
古代诗歌阅读(9分)千秋岁①秦观
下一篇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1分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小-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问题。(6分)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②笑。吾亦澹荡人,拂-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点绛唇·县斋愁坐作[注]葛胜仲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思赠远王涯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走马台①边人不见,拂云堆②畔战初酣。【注】①“走马台”系指汉时张敞“走马章台街”之事。②拂-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后面习题。(7分)木兰花韦庄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暮春回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小题1: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番暮春景象?请-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金陵怀古王硅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8分)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注:①此处是引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小题1:上片描绘的是色调-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寄黄几复①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③三折肱④。想得读书头-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10分)。日长简仲咸①王禹偁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②书见道根源。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不是同年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7分)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小题1:第二联中的“片云天-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青门引·春思张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10分)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小题1:简析首句中“净”字的-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一丛花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赠卖松人于武陵[注]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注]据《唐才子传》-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蝶恋花晏几道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8分)鹧古天·东阳道中辛弃疾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①。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悉边剩有相思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送叶梦锡陆游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晚春江晴寄友人韩琮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小题1:这首诗中的“青”字与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语文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李白楼观岳阳尽②,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③,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释:①759年(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高一语文
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远和近顾城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A.“你”象征着一般的“人”,而“云”象征着宇宙自然。B.“远和近”指-高一语文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②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③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注】①此诗为-高三语文
夜宿七盘岭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草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注:子规,传为蜀帝杜宇死后所化,叫声凄清,听似“不如-高二语文
对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七句写出了同学们少年得志,目空一-高一语文
谢亭①送别许浑劳歌②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①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高二语文
蒿里行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高一语文
卜算子旅雁朱敦儒①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鸥鹭苦难亲,矰缴②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注:①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高二语文
淮村兵后戴复古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小题1: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虞美人舒亶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闌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思念舒婷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①柳宗元宦情羁思②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注:①本诗是诗人被贬至柳州后于初春二月-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10分)也许——葬歌闻一多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不许阳光a你的眼帘,不许清风b上你-高一语文
阅读《望岳》诗,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小题1:全诗紧扣“望-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小题。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杨柳枝词①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勤政楼西老柳白居易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枝柳-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谒金门送康伯桧张元幹清光溢,影转画檐凉入。风露一天星斗湿,无云天更碧。满引送君何惜,记取吾曹今夕。目断秋江君到日,潮来风正急。小-高一语文
元曲阅读(8分)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11分)乱后辛愿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困鼠呜虚壁,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注释】①这首诗是金末战乱-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7分)小重山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双调】殿前欢(元•卢挚)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山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临江仙送钱穆父①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注释]①风尘: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共8分)雨晴陈与义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高二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赠卖松人于武陵①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②尘!注:①于武陵,唐宣宗大-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赠卖松人
于武陵①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②尘!
注:①于武陵,唐宣宗大中年间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②六街,指长安城内的六条主要街道。
小题1:这首诗的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对比,“寒涧”与“翠楼”,一个荒寒一个繁华形成鲜明对比(3分,如果只答手法,没有解释,只给2分;如果没有明确答出手法,而是融合在具体分析中,且解说适当,也可给3分);突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恶劣,/以及“松”与“翠楼人”之间地位、境遇的巨大差别,/暗示卖松人向翠楼人卖松求利不合时宜,/为规劝卖松人做铺垫。(作用2分;四个要点,答出一个给1分,答出任意两个、意思对即可)
或:比喻(象征、托物言志)、借代,以寒涧树比喻(象征)贫寒之士,以“翠楼人”代权贵之人;[3分,如果只答手法(“比喻”、“借代”各占1分),没有解释,只给2分;如果没有明确答出手法,而是融合在具体分析中,且解说适当,也可给3分]把贫寒之士比喻为“寒涧树”,形象地表现了其地位的卑微、境遇的凄凉;而想把“寒涧树”卖给“翠楼人”,委婉地表达了贫寒之士希望得到权贵赏识重用之意。(作用2分;两个要点,答出一个给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不识人才、只喜欢趋时媚俗的权贵的讽刺;/对像松树那样正直高雅却沦落下层、不被重视的贫寒之士的怜惜;/对争荣小人春风得意,正直人士却不得重用这一不公平社会现象的愤懑;/以及因对现实有了清醒认识而不求荣利、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怀。(6分;答出一点给3分,其中“情感”2分,“简要分析”1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第二联中的“寒涧”“翠楼”是明显的对比,答题时还要答出效果,突出出身的对比,表明主旨。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一项和情感的题目,情感要结合题目、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探究,注意诗歌后面的注释中的“不称意”“独醒”,和尾联的内容,不称意应是对当朝统治者的不满,“独行”应是“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