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已知:(1)亚硫酸盐(SO32-)还原性较强,较易被氧化.例如,实验室用的亚硫酸钠必须密封保存,否则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钠(2Na2SO3+O2═2Na2SO4).(2)硝酸是一种有强氧化性-
已知:(1)亚硫酸盐(SO32-)还原性较强,较易被氧化.例如,实验室用的亚硫酸钠必须密封保存,否则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钠(2Na2SO3+O2═2Na2SO4).(2)硝酸是一种有强氧化性-
题目简介
已知:(1)亚硫酸盐(SO32-)还原性较强,较易被氧化.例如,实验室用的亚硫酸钠必须密封保存,否则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钠(2Na2SO3+O2═2Na2SO4).(2)硝酸是一种有强氧化性-
题目详情
已知:(1)亚硫酸盐(SO
3
2-
)还原性较强,较易被氧化.例如,实验室用的亚硫酸钠必须密封保存,否则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钠(2Na
2
SO
3
+O
2
═2Na
2
SO
4
).(2)硝酸是一种有强氧化性的酸,常温下氧化能力比氧气强.(3)Na
2
SO
3
某些性质跟Na
2
CO
3
类似;BaSO
3
某些性质跟CaCO
3
类似,BaSO
3
难溶于水.某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检验某种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SO
4
2-
,设计了如下四种实验:
(1)向试样中加入Ba(NO
3
)
2
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硝酸.
(2)向试样中加入BaCl
2
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3)向试样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BaCl
2
溶液.
(4)向试样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然后滴加BaCl
2
溶液.
请根据你的理解填写下表:
方案
方案是否可行
解释(若方案可行,说明实验现象和结论;若不可行,说明理由)
(1)
(2)
(3)
(4)
题型:问答题
难度:中档
来源:贵阳模拟
答案
(1)硝酸有强氧化性,若溶液中有SO32-,会被氧化生成SO42-,因此无法判断试样中是否含有SO42-.
(2)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有可能是AgCl,因此无法判断试样中是否含有SO42-.
(3)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BaCl2溶液,若有SO32-或Ag+,均有可能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试样中含有SO42-.
(4)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即可说明原样品中不含Ag+;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即证明有SO42-存在,说明试样含有SO42-.
故答案为:
方案
方案是否可行
解释(若方案可行,说明实验现象和结论;若不可行,说明理由)
(1)
不可行
硝酸有强氧化性,若溶液中有SO32-,会被氧化生成SO42-,因此无法判断试样中是否含有SO42-.
(2)
不可行
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有可能是AgCl,因此无法判断试样中是否含有SO42-.
(3)
不可行
若有SO32-或Ag+,均有可能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试样中含有SO42-.
(4)
可行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即可说明原样品中不含Ag+;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即证明有SO42-存在,说明试样含有SO42-.
上一篇 :
5月1号起“醉驾入刑”.醉酒的原
下一篇 :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试设计一种测定自来水中所含少量余氯的化学方法.写出实验过程及反应方程式.-化学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四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案:①锌和浓硫酸反应制H2;②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加热制O2;③大理石与浓盐酸反应制CO2;④用煤燃烧制CO2.正确且易操作的是()A.①②③④B.②-化学
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是()A.用无色酚酞可一次性将水、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别出来B.用带火星的木条可将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直接鉴别出来C.将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的气体通-化学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2)实验方案(提供的试剂有:维生素C片、蒸馏水-化学
实验中要除去细碎铜屑中的少量细碎铁屑,某学生设计了两个方案:①Cu、Fe加适量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②Cu、Fe加适量硫酸铜液搅拌过滤→洗涤(1)两个方案中,较好的是______(填序号-化学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氯化钠是由带电的离子构成的.-化学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A.用洗涤剂和水清洗附有植物油的试管B.用水就能清洗附有食盐的试管C.直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溶液中的NaCl和CaCl2D.用稀盐酸清洗久置的装有石灰水的试-九年级化学
如果给你提供物品:食盐、酒精灯、保鲜袋、火柴、杯子、两片小玻璃片等.问:你(选填“能”或“不能”)_________设计实验证明芹菜茎中含水.你将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证明芹-
稀盐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已知在稀盐酸只存在H2O分子、H+离子、Cl-离子.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确定是盐酸中的哪种离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化学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A.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K2CO3:加适量稀HClB.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加适量稀HClC.除去CaCO3中混有的CaCl2:加水→过滤→洗涤→干燥D
请你设计一个测定碳酸钠样品(含少量杂质NaCl)纯度的实验方案.写出化学原理、简要步骤和纯度计算式.(采用的方法、所用的仪器和试剂均可任意选择)-化学
小英在家做溶液导电性实验,家中备有:食盐溶液、碳酸钠(纯碱)溶液、食醋、酒精溶液、糖水,其他的器材均取材于日常用品或废弃物,这次家庭小实验她成功了.试回答:(1)小英做实-化学
为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杂质Na2CO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适量)进行实验.请你对他们所选用的试剂进行评价:学生选用试剂评价(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甲HCl______乙-化学
在家庭中进行的下列实验或做法可行的是()A.用厨房洗洁净来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B.用加有铁强化剂的酱油与食醋反应制氢气C.用汽油洗掉白衬衫上的铁锈D.用食醋区分食盐和纯碱-化学
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以下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可以用适量石灰水检验并除去氢氧化钠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B.用燃烧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化学
二氧化锰对许多化学反应都有催化作用.小红同学在完成某实验后,分离回收得到二氧化锰,发现用作催化剂二氧化锰的颜色、状态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你认为这时分离回收得到的二氧化-化学
下图是同学们设计的储气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开止水夹a、b,气体从d管导入,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里B.取用气体时,通过控制止水夹a、b,可将气-九年级化学
某同学在参考书上看到方程式:Zn+2H2SO4(浓)═ZnSO4+SO2↑+2H2O,感到困惑,便进行了实验:向10g98%的浓硫酸中加入锌粉,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然后继续加入锌粉直到不冒气泡.下-
你喜欢化学实验吗?你有没有发现在家中就可以做很多化学实验呢?例如:电解水、自制简易净水器(上册教材77页)、石墨导电实验、亲手制炭黑(上册教材112页)、检验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化学
随着我国航天科技的迅速发展,探测火星已成为我国航空科技发展的远景目标,但要把人送上火星,还有许多航天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如何提供往返路程中宇航员呼吸所需的氧气和-化学
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A.用稀硝酸出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B.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别空气和O2C.用水区分NH4NO3和固体NaOH两种固体D.用湿润的石蕊试液区别CO和CO2-化学
在实验室中为了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同学们提出了下列几种方法:①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②分别滴加酚酞溶液③闻气味④品尝⑤分别加入一小段镁带⑥分别加入大理石.其中可行的-化学
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B.观察颜色可以区分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两种固体粉末C.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化学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B.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得二氧化碳C.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化学
下列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测定溶液pH的方法区别食盐水和蒸馏水B.加入氧化镁除去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C.用灼烧的方法除去铜粉中混有的木炭粉D.通入澄清石灰水除-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铁丝,铁丝火星四射B.加热铜绿,绿色粉末变黑色,管口有水雾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九年级化学
在实验室中经常会得到许多的废弃物,为了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小青和他们实验小组的同学采用了以下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加入稀硫酸后蒸发结晶得到-化学
下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可行的是()组别要解决的问题所用方法A出去暖瓶中水垢加入纯碱溶液B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加入硫酸铜溶液,看是否有气泡产生C分离铜屑和铁屑的混合物用磁-化学
“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下列实验不能用“家庭小实验”完成的是()A.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酒精和水C.检验食-化学
化学课上,宋老师展示两瓶无标签的溶液说“它们分别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请同学们设计不同的区别方案并进行实验.”几分钟后,同学们设计了多种方案.①交流实验方案时,小明-化学
为探究铁丝的粗细程度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化学
以下实验,你认为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B.用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检验CO2是否集满C.用锌粒和稀硝酸反应制取氢气D.检验未知溶液是否含有SO-化学
根据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一个简易实验,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工业上用石灰石高温煅烧得到生石灰).(1)实验仪器:______(2)实验药品:______(3)实验步骤与分-化学
下列检验气体的方法错误的是()A.检验空气B.检验氢气纯度C.检验氧气D.检验二氧化碳-化学
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选项①②③④实验目的除去炭粉中少量的氧化铜证明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鉴别硫酸钾和硝酸铵证明稀醋-化学
下列实验设计中,可行的是()A.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用以除去氢气B.将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C.将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用溶解-化学
下列是某同学设计的四个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A.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CaCO3和CaCl2的混合物B.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存在SO42-C.将H2、-九年级
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图中标号①的名称是______;(2)A装置可用于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方法制取氧气的主要实验步骤有:①加热;②向试管中装药品-九年级化学
食盐、食醋、纯碱等为家庭厨房中的常用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做成功的家庭小实验是()①检验食醋的酸碱性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探究鸡蛋壳是否含有碳酸盐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化学
下列对下图所示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c烧杯的作用是验证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B.②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C.③在冰面上小明推小华,自己却向后-九年级化学
下列实验中,有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红色D.涤纶和-九年级化学
下列A~F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A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试管1和2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2)C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
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用生石灰可以配制少量石灰水B.CO还原氧化铁时,先通入CO,排净空气后再加热C.直接用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通过镁与稀盐酸-九年级化学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下列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盛满-九年级化学
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______.(判断对错)-八年级化学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铁丝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B.制取Cu(OH)2:将Ba(OH)2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过滤C.除去H2中的HCl气体和水-九年级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将铝丝浸入硫-九年级化学
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都合理的是[]实验目的方案1方案2A.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加入足量的Fe粉,过滤加入足量的CuO,过滤B.除去NaOH溶液-九年级化学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C.家庭小实验中,将食醋与纯碱混合有大量气泡产生D.将生铁粉-九年级化学
人类认识化学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的排列顺序符合这一过程的是()①石器②瓷器③青铜器④铁器⑤纳米材料.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③⑤C.②①③④⑤D.②①④③⑤-九年级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已知:(1)亚硫酸盐(SO32-)还原性较强,较易被氧化.例如,实验室用的亚硫酸钠必须密封保存,否则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钠(2Na2SO3+O2═2Na2SO4).(2)硝酸是一种有强氧化性-
题目详情
(1)向试样中加入Ba(NO3)2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硝酸.
(2)向试样中加入BaCl2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3)向试样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BaCl2溶液.
(4)向试样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然后滴加BaCl2溶液.
请根据你的理解填写下表:
答案
(2)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有可能是AgCl,因此无法判断试样中是否含有SO42-.
(3)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BaCl2溶液,若有SO32-或Ag+,均有可能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试样中含有SO42-.
(4)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即可说明原样品中不含Ag+;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即证明有SO42-存在,说明试样含有SO42-.
故答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