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相比,主要不同点是学习外国的()A.科学技术B.政治制度C.军事技术D.教育思想-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相比,主要不同点是学习外国的()A.科学技术B.政治制度C.军事技术D.教育思想-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相比,主要不同点是学习外国的(   )
A.科学技术B.政治制度C.军事技术D.教育思想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B

试题分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AC排除;康有为作为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B符合题意;教育思想属于不同点之一,但不是主要的区别
点评:用表格法归纳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主要历程
代表
主张
背景
意义
特点
开眼看世界
封建士大夫:林则徐、魏源
《四洲志》《各国律例》;《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日深;西学传入;有识之士倡导等)
关注世界;思想启迪。
军事科学技术(器物层次)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封建地主阶级代表: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洋务派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
付之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技术层次,付之实践。结果失败
维新
变法
思想19世纪
早期
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化中的资产阶级)王韬、郑观应
发展资本主义。但没有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
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资本主义出现;西学的传入等。
为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初涉政治制度层次,没有付诸行动。
90年代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实行变法维新。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等
思想启蒙,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制度层次并付之于实践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