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011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资金、方式、分布、管理以及援外国际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图解读最准确的是A.-高二历史
2011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资金、方式、分布、管理以及援外国际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图解读最准确的是A.-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2011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资金、方式、分布、管理以及援外国际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图解读最准确的是A.-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2011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资金、方式、分布、管理以及援外国际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对外援助的原则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B.与新中国的外交活动密切相关
C.中国坚持平等互利,注重实效,与时俱进
D.对外援助主要是针对广大发展中国家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时期中国的对外援助的掌握。依据所学可知并结合图示可知,中国援外主要针对亚非拉地区,仅非洲就占了将近一半,这反映了对外援助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说法虽正确,但不合题意。所以应选D。
上一篇 :
下图是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时的
下一篇 :
如用一个主题概括,下列三位领导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其关键是[]A.中日关系的改善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C.中苏关系的改善D.中美关系的缓和-高一历史
人们称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七天是“改变世界的七天”,中美建交的过程是双方关系逐步积累的过程,以下事件按发展排序正确的①官方接触②民间交往③事实建交④正式建交[]A、①②③④B、③-高一历史
2008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纽约就中美关系发表演讲时说:“我们坚信,无论谁入主白宫,中美关系都要向前发展,历史的潮流不会逆转。”这是因为是[]A.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符合两-高二历史
“中国已不再是旧式‘中央帝国’或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而是‘今日地球村’里维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成员。”这一变化缘于A-高三历史
法新社评述说:“改变世界的一周”应该是“改变尼克松的一周”。开罗《金字塔报》评论说:“西方帝国封锁新中国的神话破灭了,这是亚非人民的伟大胜利!”这是针对[]A.新中国诞生后,苏-高一历史
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1和图2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图1图2[]A.睦邻友好B.战略结盟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高三历史
某高中历史探究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高二历史
1972年尼克松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结束了中美对峙状态B、促进了中美的经济贸易C、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D、开始了中美的军事合作-高三历史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高二历史
作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的第一个国家是俄罗斯。中俄两国的关系用“复杂多变”来概括绝不过分。一个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不仅符合中俄双方利益,也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历史
《时代》是美国影响力最大的新闻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覆盖面遍布全世界。自1923年创刊86年以来,从未间断对中国的报道,即便是在中美两国断交的岁月里,它一直以其独特的-高一历史
1986年,邓小平说,“过去我们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高二历史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下列事件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序应该是①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②中美双方在上海签《中美联合公报》③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④中日关-高一历史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③中美-高三历史
材料一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材料二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历史
2009年元旦,是中美两国建交30周年。人们称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七天是“改变世界刚七天”,中美建交的过程是双方关系逐步积累的过程,以下事件按发展排序正确的是①官方接触②民间-高一历史
某学者用了三句话回顾新中国1979年以来的外交状况:“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其中“政策大调整”主要指①提出了“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的新战略②坚决维护我-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美国对运往中国的一切货物实施许可证管制办法》:“……商务部准备将它的许可证管制办法推广适用于所有运往共产党中国的货物。商务部在星期六(19-高三历史
2013年3月22日,中俄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强调两国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经济上全面互利、合作共赢,安全上互信包容、共担责任,文化上交流借鉴、互相促进,意识形态上“求-高三历史
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既与国内形势发展相连,也与国际政局变化有关。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的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高三历史
阅读下图所示中国外交活动。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A.推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B.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D.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高三历史
美国解禁的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高一历史
中国倡导建立的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是()A.亚太经合组织B.欧洲联盟C.东南亚国家联盟D.上海合作组织-高一历史
尼克松在其对华政策报告中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高三历史
2013年6月27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宣布:应联合国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联合国驻马里综合稳定特派团派遣工兵、医疗和警卫分队近400名官兵。这是中国军队自1990年首次派出联-高三历史
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④中国加-高三历史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此话最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A.反对霸权B.睦邻友好C.独立自主D.不结盟-高三历史
以下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总结,其中正确的是()①放弃了反对霸权主义②更广泛参与世界事务③开展全方位多边友好交往④更重视经济、文化合作⑤坚持以意识形态划分敌我A.-历史
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后,蒙古、巴基斯坦、伊朗、印度等国先后成为观察员国家。2013年1月,土耳其提出加人上海合作组织的想法。4月,土耳其成为北约国家中第一个上合组织对话伙伴-高三历史
“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B.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高三历史
为改革开放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中国新时期外交的主要任务,新时期外交的重大成果之一是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C.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D.推-高一历史
2013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3周年。十多年前,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在世界-高三历史
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高三历史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表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③中美-高三历史
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外交大事记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高三历史
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l0月14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俄罗斯总理普京时说:"中方高度重视对俄关系,始终把发展中俄关系作为中国外交优先方向之一。"这主要是基于A.苏联是第-高二历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曾提出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该战略的基本结构是:“和平鸽”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翼是亚欧经-高一历史
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世纪之交,世界格局呈现新旧更替现象,政治经济新现象层出不穷,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下列政治经济新现象表述错误的是A.欧洲联盟——欧洲政治经济一体的新-高三历史
以下是美国《时代》周刊所选用的一些中国封面人物,体现了美国社会对中国的关注。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图一是1950年12月11日的期刊,人物是毛泽东。标题是:REDCHINA’SMAO(红色-高一历史
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A.中日邦交正常化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D.与苏联改善关系-高一历史
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A.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C.中苏关系的恶化D.中苏关系的改善-高一历史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最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A.反对霸权B.睦邻友好C.多边外交D.不结盟-高一历史
“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D-高三历史
2010年在中国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上海愈来愈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这个城市在上世纪曾经①揭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篇章②成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窗口③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高三历史
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周边外交的一贯方针。这主要是因为1从政治上看,周边是我国维护主权权益、发挥国际作用的首要依托;2从经济上看,周边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高三历史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一外交实践A.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高一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推动各种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国开展这些外交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A.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B.促进世界的和-高一历史
从2004年到2010年,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在成员国强力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下,成功制止了500余起恐怖事件的发生;从2002年到2010年,上合组织框架内多次举行了不同层面、不同规-高三历史
2013年5月15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上,法、德、英、美等37个国家未能与各方充分沟通、强行推动表决通过了一份关于谴责叙利亚政府、支持反对派的决议草案,对此,中方投了反对-高三历史
中国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从1977年的21个增加到1996年的51个,几乎加入了联合国体系中的所有重要的政府间组织。从中可以看出A.中国开始以主动姿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B-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011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资金、方式、分布、管理以及援外国际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图解读最准确的是A.-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时期中国的对外援助的掌握。依据所学可知并结合图示可知,中国援外主要针对亚非拉地区,仅非洲就占了将近一半,这反映了对外援助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说法虽正确,但不合题意。所以应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