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为改革开放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中国新时期外交的主要任务,新时期外交的重大成果之一是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C.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D.推-高一历史
为改革开放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中国新时期外交的主要任务,新时期外交的重大成果之一是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C.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D.推-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为改革开放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中国新时期外交的主要任务,新时期外交的重大成果之一是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C.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D.推-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为改革开放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中国新时期外交的主要任务,新时期外交的重大成果之一是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C.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D.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时期外交指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所以A项错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是在1972年,所以排除B项。C项发生在1972年,所以答案选择D项。
上一篇 :
“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下一篇 :
2013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3周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高三历史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表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③中美-高三历史
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外交大事记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高三历史
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l0月14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俄罗斯总理普京时说:"中方高度重视对俄关系,始终把发展中俄关系作为中国外交优先方向之一。"这主要是基于A.苏联是第-高二历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曾提出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该战略的基本结构是:“和平鸽”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翼是亚欧经-高一历史
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世纪之交,世界格局呈现新旧更替现象,政治经济新现象层出不穷,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下列政治经济新现象表述错误的是A.欧洲联盟——欧洲政治经济一体的新-高三历史
以下是美国《时代》周刊所选用的一些中国封面人物,体现了美国社会对中国的关注。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图一是1950年12月11日的期刊,人物是毛泽东。标题是:REDCHINA’SMAO(红色-高一历史
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A.中日邦交正常化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D.与苏联改善关系-高一历史
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A.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C.中苏关系的恶化D.中苏关系的改善-高一历史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最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A.反对霸权B.睦邻友好C.多边外交D.不结盟-高一历史
“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D-高三历史
2010年在中国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上海愈来愈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这个城市在上世纪曾经①揭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篇章②成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窗口③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高三历史
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周边外交的一贯方针。这主要是因为1从政治上看,周边是我国维护主权权益、发挥国际作用的首要依托;2从经济上看,周边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高三历史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一外交实践A.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高一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推动各种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国开展这些外交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A.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B.促进世界的和-高一历史
从2004年到2010年,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在成员国强力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下,成功制止了500余起恐怖事件的发生;从2002年到2010年,上合组织框架内多次举行了不同层面、不同规-高三历史
2013年5月15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上,法、德、英、美等37个国家未能与各方充分沟通、强行推动表决通过了一份关于谴责叙利亚政府、支持反对派的决议草案,对此,中方投了反对-高三历史
中国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从1977年的21个增加到1996年的51个,几乎加入了联合国体系中的所有重要的政府间组织。从中可以看出A.中国开始以主动姿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B-高一历史
2010年1月13日,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八名人员牺牲在海地的地震中。近年来,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①表明中国是一个勇于担负国际责任的大国②说明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高一历史
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图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加入多边国际公约的情况(1949—2005年)(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某次会议时阐述中国政府的相关外交思路时表示,中国政府愿意与相关国家一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列哪次会议最符合题意的“某次会议”?A.亚太经合组织-历史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可谓“一波三折”。但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仍得以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B.中美矛盾已经彻底解决C.中美虽有分-高一历史
2012年8月4日,中俄否决了有关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中国此举的目的是捍卫《联合国宣言》,维护叙利亚的领土和主权及中东地区的和平。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高三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推动和开创新型区域合作。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了()A.《阿拉木图宣言》B.《上海合作-高三历史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B.中国奉行不结盟-高三历史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政府对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其调整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改变世界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B.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C.给中国的现代-高一历史
照片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下组照片反映的共同点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签订仪式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B.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C.体现结伴而-高二历史
2014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荷兰王国首相吕特邀请赴荷兰海牙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此次核安全峰会以“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为主题,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高三历史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20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外交工作重大突破的是[]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日邦交正常化D、推动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高一历史
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联系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外交事件是A.参加日内瓦会议B.加入不结盟运动组织C.发起上海合作组织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高三历史
2012年6月6日至7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全球瞩目,峰会发表的宣言表明,上合组织成员国正准备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地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上合组织成员国将在中-高三历史
战火绵延20余载的柬埔寨,饱经忧患的人民渴望和平与宁静。……1992年4月16日这一天,中国第一支“蓝色贝雷帽”部队——中国军事工程大队正式宣告组成,并开赴柬埔寨。据此可知,这-高三历史
据我国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今日就所谓中国派兵参加驻阿富汗国际联军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除安理会批准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外,中国从不向海外派驻一兵一卒,不存在-高一历史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基本背景是()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美苏放弃霸权主义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社会主义阵营的日益强大-高三历史
毛泽东的主要历史贡献有①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②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③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历程④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高三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注重参与联合国外交活动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下列地区性国际组织中以中国为主导的是()A.亚太经合组织B.东盟C.上海合作组织D.欧-高二历史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其核心是A.经济联盟B.政治联盟C.军事联盟D.结伴而不结盟-高一历史
邓小平曾经说:“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不在乎别人说我们什么,真正在乎的是有一个好的环境来发展自己。”为了营造-高三历史
邓小平曾说,80年代国际上可以说是非常动荡充满危机的年代,但“我们有信心,如果反霸权主义搞得好,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争取更长一点的和平,这是可能的。我们也正是这样努-高三历史
2006年10月8日至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这次访华被喻为“破冰之旅”。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有一位日本首相对华进行了二战后的“破冰之旅”,他是[]A.田中义一B.田中角荣C.伊藤-高一历史
2013年9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夫举行会谈,宣布将中吉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这也实现了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全面战略升级。这一外交成果是①中-高三历史
1999年,中美关系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而处于低点。1999年11月,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协议。2001年4月1日,南海撞机事件又给中美关系蒙-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我国积极推进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说法正确的是A.加强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B.中国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C.是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地区性国际组织D.开展以联合国-高一历史
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A.甲、丙、丁B.乙、丙C.甲、乙、丁D.丙、丁-高三历史
2007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非洲的马拉维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目前承认台湾的国家仅有20多个,这表明()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B.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C-高三历史
美国前驻中国大使洛德说,“九一一之前,中国取代前苏联,成为一个新的威胁。……中美关系其实没有看上去那麽糟。九一一之后,……中美开始在一些地区和国际事务上合作。但是……中-高三历史
中国首次在哪个地区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A.刚果(金)B.柬埔寨C.海地利D.比里亚-历史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扼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新局面的出现”是在A.过渡时期B.十年建设时期C.文革时期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高三历史
“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活动中,能有力地印证胡锦涛主席这一演讲辞的是①首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在解决朝核问题等地区争-高二历史
据统计,我国自2009年起已连续4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2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29亿美元,同比增长70%。此外,非洲已是我国海外能源资源的重要供应地、我国第二大海外承-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为改革开放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中国新时期外交的主要任务,新时期外交的重大成果之一是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C.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D.推-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新时期外交指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所以A项错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是在1972年,所以排除B项。C项发生在1972年,所以答案选择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