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观察图一,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A一战导火线事件的发生地B.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C.三国同盟的核心成员国观察图二,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九年级历史
观察图一,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A一战导火线事件的发生地B.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C.三国同盟的核心成员国观察图二,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九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观察图一,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A一战导火线事件的发生地B.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C.三国同盟的核心成员国观察图二,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观察图一,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A一战导火线事件的发生地 B.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 C.三国同盟的核心成员国
观察图二,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A.北约总部 B.华约总部
题型:改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一】
(1)A填写在最下面的方框。
(2)B填写在最左边的方框。
(3)C填写在中间的方框。
【小题二】
(1)B填写在右边的方框。
(2)A填写在左边的方框。
试题分析:
【小题一】
(1) 根据所学知识,一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2) 凡尔登是法国著名要塞,是通向巴黎的门户和法军战线的中枢。
(3) 三国同盟的核心成员国是德国,其首都是柏林。
【小题二】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与东欧国家建立的、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抗衡的军事政治组织。简称华约。1955年 5月14日,苏联、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 8 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华约总部在莫斯科。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
西欧
、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世界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标志。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点评:本题图文结合,以地图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两次世界大战的熟悉和掌握情况,图片清晰、文字简明扼要、很好的实现考查目标。
上一篇 :
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
下一篇 :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说:“过去的西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列改革,就性质、结果和影响而言最为相似的是①日本大化改新②俄国1861年改革③中国戊戌变法④日本明治维新[]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九年级历史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期,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由于农奴制的存在,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受到限制,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九年级历史
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影响上的共同点是()A.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都是由封建统治者领导进行的C.都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都成功地摆脱了民族危机-九年级历史
史学界普遍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A.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维护了沙皇统治C.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命运D.废除了沙皇统治-九年级历史
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A.巴尔干半岛——萨拉热窝事件B.意大利——萨拉热-九年级历史
明治维新领导人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下列体现这一主张的措施是()A.加强-九年级历史
距今140多年的日本,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下列哪些表述符合改革后的史实?①适龄儿童必须上学接受义务教育②向西方学习,天皇和英国国王一样只是徒有虚名,没有实权③大批-九年级历史
伟人可以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自身努力和他人的协助完成常人所不能做的事,他们或者挽狂澜于即倒,或者救人民于水火,又或者使国家迅速在世界上崛起。阅读下列图片:(7分)图1-九年级历史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允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这些规定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A.充足的资金B.自由劳动力C.广阔的市-九年级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由英国、法国、俄国建立的是A.三国协约B.华沙条约组织C.三国同盟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九年级历史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A.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B.萨拉热窝事件-九年级历史
在应对西方工业文明和殖民掠夺的冲击中,改革最为成功的是()A.印度B.海地C.中国D.日本-八年级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主要表现是A.帝国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变化B.德国企图重新瓜分世界C.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和对峙D.德国与俄国关系急剧恶化-九年级历史
19世纪后期,生活在美国中部的约翰,听说农奴制改革后的日本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决定到日本进行考察。(6分)错误:。(2分)理由:,(2分)。(2分)-九年级历史
世界许多国家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A.明治维新B.1861年农奴制改革C.大化改新D.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九年级历史
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戈尔巴乔夫都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对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改革。下列对他们所领导的改革评价正确的是()A.三次改革都使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B-九年级历史
小史同学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搜集到一张资料卡片(如图),根据卡片资料推断涉及的是A.布匿战争B.凡尔登战役C.萨拉热窝事件D.攻占巴士底狱-九年级历史
有人这样形容一战的导火线:“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这把枪出现的地点是在A.巴士底狱B.萨拉热窝C.来克星顿D.萨拉托加-九年级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的后果是A.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B.协调了各国的军事力量C.加速了战争的到来D.加强了欧洲各国的联系-九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相似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德国都是罪魁祸首B.日本都是战败国C.中国都是战胜国D.美国都中途参战-九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C.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九年级历史
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这种“转变”得益于A.农奴制的废除B.十月革命的胜利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两-九年级历史
“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都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战中被称为“-九年级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和世界各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主要围绕着A.争夺巴尔干半岛B.维持欧洲大陆均势C.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D.建立两大军事集团-九年级历史
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法令中最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条款是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C.农奴可以出钱赎买份地D.地主-九年级历史
如图赤裸裸表述的是A.俄国1861年改革B.美国内战C.法国大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九年级历史
工业资本主义潮流是19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主要进步趋势,概括美国、俄国和日本为顺应这一趋势所做的努力,并比较上述努力的异同点。-九年级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正是这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争斗酿成了一场世界大战。“这两个军事集团”是指A.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B.三国-九年级历史
在明治维新实施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A.废藩置县B.允许土地和买卖C.实行征兵制D.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九年级历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萨拉热窝事件这面镜子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是A.只要出于爱国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B.只有暴力恐怖手段才能解决国家争端C.突发事件会给人类和平带来巨大威胁D.萨拉热-九年级历史
20世纪上半期短短50年内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和破坏,至今还令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悲痛和愤恨。(1)在下列虚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复习提纲”中,画线部-九年级历史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不包括()A.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废除了农奴制D.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九年级历史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个评价是针对A.日本明治维新B.俄国1861年改革C.十月革命D.赫鲁晓夫改革-九年级历史
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签订不平等条约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意大利-九年级历史
日本明治维新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最能体现这次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一项措施是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九年级历史
19世纪末日本人以穿西装、打领带、吃西餐为时尚,这是哪项改革的结果[]A.“废藩置县”B.文明开化C.殖产兴业D.允许土地买卖-九年级历史
一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句话表明A.德国与英国的矛盾尖锐B.德国要-九年级历史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A.三国同盟形成B.三国协约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九年级历史
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历史学习任务之一,请找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①废除农奴制②促进资本主义发展③允许土地买卖④向欧洲国家学习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九年级历史
“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之多寡,而物之多寡又起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九年级历史
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有充足的资本积累,下列明治维新的措施中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本的措施是A.废藩置县B.发展教育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九年级历史
下列四国中,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与其它三国不同的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九年级历史
日本明治维新中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措施是A.废藩置县B.努力发展教育C.实行征兵制D.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九年级历史
1861年,一个俄国官员在评价本国农民的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与以上评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的独立B.农奴制的-九年级历史
在明治维新的改革中,对社会进步和维持发展最为关键的是[]A.废藩置县B.努力发展教育C.允许土地买卖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九年级历史
某位历史学家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作了这样的主人:“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位史学家认为这一法令A.解决了-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1856年3月,沙皇……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九年级历史
下图中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A、“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B、“我要扼制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九年级历史
结合下列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图5图6图7:雅尔塔会议三巨头图8⑴图5反映了哪场战争剑拔弩张的气氛?图6反映了哪种反动势力的猖獗?(2分)⑵图7中当时美苏两国之间是何种关系-九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见图(两大军事集团形式图)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九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观察图一,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A一战导火线事件的发生地B.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C.三国同盟的核心成员国观察图二,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观察图二,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A.北约总部 B.华约总部
答案
【小题一】
(1)A填写在最下面的方框。
(2)B填写在最左边的方框。
(3)C填写在中间的方框。
【小题二】
(1)B填写在右边的方框。
(2)A填写在左边的方框。
试题分析:
【小题一】
(1) 根据所学知识,一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2) 凡尔登是法国著名要塞,是通向巴黎的门户和法军战线的中枢。
(3) 三国同盟的核心成员国是德国,其首都是柏林。
【小题二】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与东欧国家建立的、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抗衡的军事政治组织。简称华约。1955年 5月14日,苏联、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 8 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华约总部在莫斯科。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世界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标志。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点评:本题图文结合,以地图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两次世界大战的熟悉和掌握情况,图片清晰、文字简明扼要、很好的实现考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