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以下两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高三地理
阅读以下两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阅读以下两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阅读以下两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依托港口,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
(1)比较说明广州、东莞、麻涌三个城镇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2分)
(2)简述麻涌建设外向型工业新城的优势条件。(4分)
目前,东莞2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200万人口中1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的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厉害。
(3)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4)简述东莞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4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2分)广州的等级最高,其次是东莞,麻涌最低;(1分)广州服务范围最大、其次是东莞、麻涌最小。(1分)
(2)(4分)麻涌位于珠江口,产品便于出口;(1分)有城际轻轨、高速公路、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1分) 区际协作或区际联系条件好;(1分)劳动力资源丰富。(1分)
(3)(4分)① 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1分)②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1分)③推动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1分)④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1分)
(4)(4分)环境污染严重(1分);交通拥挤(1分)、城市用地紧张(或住房紧张)(1分);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加大(1分)。
试题分析:
(1)结合城镇的服务范围和人口数量来看城镇的等级,等级越高,人口数量一般越多,服务范围越大;等级越低,人口数量一般越少,服务范围越小。结合图示可知广州的等级最高,其次是东莞,麻涌最低;广州服务范围最大、其次是东莞、麻涌最小。
(2)影响该地区外向型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可从地理位置、交通、市场、劳动力、政策和历史基础等方面分析。
(3)关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区的影响,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但本题只考查人口迁移的积极影响,应从促进区域交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等方面分析。
(4)调用课本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可从环境质量、用地、就业、住房、交通和社会治安等方面进行分析。
上一篇 :
读2012年我国某四省(市)的三次产
下一篇 :
(10分)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较和再生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该图,-高二地理
江苏大力推进产业转移,苏南腾笼,苏北引凤。小题1:苏北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最大优势是()A.交通便利B.市场广阔C.科技水平高D.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小题2:产业转移对苏南、苏-高二地理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A.郊区城市化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高二地理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B.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高二地理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A.广州、深圳、珠海B.广州、珠海、澳门C.广州、中山、深圳D.广州、香港、深圳-高二地理
材料: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管)市,14个县级市、33个县、340个建制镇,其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千米,人口-高一地理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题。指标1980198419881992-高三地理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早期外贸工厂生产的一般模式中,不属于外商提供的是:A.资金B.劳动力C.生产设备D.技术指导-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和冰岛简图,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冰岛国家统计局2013年3月8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1年减少3。5%,经济继续萎缩,其主要原因是国内需-高三地理
该图中的图甲和图乙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湿地、耕地及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问题。小题1:关于图甲与图乙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1956—1976年,耕地面-高二地理
2012年10月31日,中科院发布《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1.3%,首次突破50%。这必将引起未来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重大的指标性信-高三地理
(28分)材料一、河套平原及附近地区示意图。材料二、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图左为我国某区域地图,图右为包头市1987~2002年土地利用-高三地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此时主导产业是A.高新技术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高二地理
如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问题。小题1: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A.工业化带动城市化B.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D.人口迁移导致-高一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1: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58%。钢铁、汽车、化工等-高二地理
我国“十一五”规划把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放到重要位置。环渤海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构成。“三圈”以特大城市为核心、城市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高三地理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在产业升级中面临的困境表现在()①产业基础差②科技实力薄弱③人才队伍差④南岭的阻隔,使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高二地理
读某区域发展三个阶段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读图Ⅰ,该城市在形成之初,主要区位条件是;读图Ⅱ,该地区在第Ⅱ阶段经济发展迅速,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阶段经济快速发-高二地理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高二地理
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值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以经济的增长速度为标准,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A.1980~1985年为第一阶段,-高二地理
阅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9分)2008年12月17日,国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刚要》。这标志着,-高二地理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产业基-高二地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图例甲、乙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依次应为A.小麦、玉米B.玉米、高粱C.高粱、水稻D.小麦、水稻小题2:立足本地资源,图示地区应建立的工业部门为①化学-高二地理
(10分)了解区域的地理背景和人地关系,是探寻区域因地制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结合鄱阳湖平原区域图(图甲)和南昌气候资料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P地地形类型是-高二地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涌现出三种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苏南模式的特征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要体制,以市场-高一地理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B.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高二地理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20世纪80年代初,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高二地理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较严重,人地矛盾等问题突出,要改变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措施之一是大力发展()A.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地图材料二:马斯达尔位于西亚国家阿联酋的首都阿布扎比(约24°N,54°E)的郊外,是世界上第一座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高三地理
区域发展到工业化阶段,表现为①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②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且比重超过第二产业③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④社会经济表现出不平衡增长态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高一地理
读下图,回答问题:(7分)(1)请从地理位置、工农业基础、自然资源、交通、政策等方面概述图示地区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3分)(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你所了解的情况,简述该地-高一地理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题。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高二地理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1)Y市所在地一月盛行____________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Y市附近河流主汛期在一月还是七月,为什么?(5分)(2)图中所示棉花产-高三地理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据此完成问题。小题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A.产业基-高一地理
(10分)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甲1993~2010年该地区酸雨频率年际变化乙该地区污水排放量变化(1)199-高二地理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③逆城市化现象凸现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地理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1)简述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2分)(2)读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高二地理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1)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说明A城市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2)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高三地理
下图是广东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1一2题。小题1: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①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②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匾乏③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④少-地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微笑曲线”(如图)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高二地理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有学者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种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分别对应下面三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3分(1)图a所示地-高三地理
下表为珠江三角洲工业产品产值占广东省总量的比重,读表完成题。行业比重行业比重行业比重电子设备制造96.61仪器仪表97.03专用设备制造77.19化学制品79.92电气制造89.0-高三地理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请根据右图,回答问题。小题1: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小题2: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高一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是从产业实力、获利能力、市场竞争力及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材料二1-高三地理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阶段I工业化进程速度比城市化快C、该-高三地理
读“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问题:小题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A.国际经济背景-高二地理
(28分)京津冀都市圈是指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囊括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和唐山八座城市的区域,该区拥有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曾经的-高三地理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阶段Ⅰ工业化进程速度比城市化快C、该-高三地理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A.二级B.三级C.四级D-高一地理
关于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B.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互相促进的力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C.不同区-高二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以下两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依托港口,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
(1)比较说明广州、东莞、麻涌三个城镇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2分)
(2)简述麻涌建设外向型工业新城的优势条件。(4分)
目前,东莞2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200万人口中1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的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厉害。
(3)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4)简述东莞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4分)
答案
(1)(2分)广州的等级最高,其次是东莞,麻涌最低;(1分)广州服务范围最大、其次是东莞、麻涌最小。(1分)
(2)(4分)麻涌位于珠江口,产品便于出口;(1分)有城际轻轨、高速公路、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1分) 区际协作或区际联系条件好;(1分)劳动力资源丰富。(1分)
(3)(4分)① 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1分)②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1分)③推动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1分)④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1分)
(4)(4分)环境污染严重(1分);交通拥挤(1分)、城市用地紧张(或住房紧张)(1分);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加大(1分)。
试题分析:
(1)结合城镇的服务范围和人口数量来看城镇的等级,等级越高,人口数量一般越多,服务范围越大;等级越低,人口数量一般越少,服务范围越小。结合图示可知广州的等级最高,其次是东莞,麻涌最低;广州服务范围最大、其次是东莞、麻涌最小。
(2)影响该地区外向型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可从地理位置、交通、市场、劳动力、政策和历史基础等方面分析。
(3)关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区的影响,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但本题只考查人口迁移的积极影响,应从促进区域交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等方面分析。
(4)调用课本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可从环境质量、用地、就业、住房、交通和社会治安等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