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青山不老梁衡①《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故事,写庞德与关羽决战,身后抬着一具棺材,以示此行你死我活,就是我死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埋了就是。真一副堂堂男子-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青山不老梁衡①《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故事,写庞德与关羽决战,身后抬着一具棺材,以示此行你死我活,就是我死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埋了就是。真一副堂堂男子-九年级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青山不老梁衡①《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故事,写庞德与关羽决战,身后抬着一具棺材,以示此行你死我活,就是我死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埋了就是。真一副堂堂男子-九年级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青山不老
梁衡
①《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故事,写庞德与关羽决战,身后抬着一具棺材,以示此行你死我活,就是我死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埋了就是。真一副堂堂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这种气概大约只有在战争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在书本上才能见到。但是当我在一个小山沟里遇到一位无名老者时,我却比读这段《三国演义》还要激动。
②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沟里,山上全是树,所以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谈话就如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时间闪着粼粼的波
。
③但是我知道这条山沟以外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暴等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起沙能一直埋到城头,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可是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的这个手端一杆旱烟的瘦小老头,竞创造了这块绿洲。
④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还有他的棺材。那棺材就停在与他一墙之隔的东屋里。老人每天早晨起来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他是在六十五岁时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的,现在已有五人离世,却已绿满沟坡。他现在已八十一岁,他知道终有一天早晨他会爬不起来,所以那边准备了棺材。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也是在一天他栽树回来时,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在城里工作,三番五次地回来接他出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就是种树,那边的棺材就是这价值结束时的归宿。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去年冬天一次就从林业收入中资助村民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但他还不满意,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他爬不动为止。
⑤我们在
这样的环境
中谈话,就像是站在生死边界上的谈天,但又是这样随便。主人像数家里的锅碗那样数着东沟西坡的树,又拍拍那堵墙开个玩笑,吸口烟……我还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采访。
⑥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而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根下的淤泥也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⑦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荡的小院。我不知怎么一下又想到那具棺材,不觉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政治家的周恩来在病床上还批阅文件;作为科学家的华罗庚在讲台上与世人告别;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生命注入一种事业,那么生与死便不再有什么界线。他活着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他死了,这东西还永恒地存在。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达尔文和爱因斯坦都说过,生死于他们无所谓了,因为他们所要发现的都已发现。老人是这样的坦然,因为他的生命已转化为一座青山。青山是不会老的。
⑧老人姓高,名富。
1.文章开篇引用《三国演义》的故事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我”遇到一位无名的植树老人时,比读这段《三国演义》还要激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第②段中画线语句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作者交代了晋西北的环境特点与县志的记载,这段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④~⑥段的内容,说说种树老人具有怎样的思想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名的种树老人与举世闻名的革命家周恩来、科学家华罗庚,尽管职务与社会地位等不同,但他们也有相同之处。请你说说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河北省同步题
答案
1.《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作为本文的引子,既可以吸引读者,又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因为本文主人公与《三国演义》故事中的人物有相同之举,在较全面地了解了老人的事迹后,“我” 看到了老人怀着强烈的主人翁精神自愿承担了改变家乡环境的重任,并早已把自己的生命注入到他所进行的事业中,平凡的老人的高尚的思想境界让“我”深受震撼。
2.作者在这句话中把坐在老人家炕上看周围山坡上树木的感觉比喻为坐在船上感受到涌动着的海浪的感觉,既贴切形象,又富有新意地写出了层层树木随风而动的情形,从形、色、声、光,多角度地写出了周围山坡上大片树林的茂盛、郁郁葱葱。
3.这一段大环境的交代,对于表现主人公十五年如一日地植树造林事迹与思想性格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让人们了解了这里环境的恶劣,突出了植树的必要性,从侧面表现了老人多年坚持在这样的险恶之地造林的艰辛。其次老人十五年植树造林改变了这里的土壤条件,造福当地百姓等,与这一段内容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让人对视植树造林如生命一样重要的老人产生由衷的敬意。
4.具有坚毅、持之以恒的精神,无私的品格,韶达、开朗的胸怀,早已把生命注入到植树造林事业中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5.尽管老人与他们的社会地位、知名度无法相比,但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自觉地、全心全意地尽着自己应尽的职责,以完成事业为己任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一精神本质是相同的。(意对即可)
上一篇 :
最美的眼神马德①一所重点中学
下一篇 :
上高中的时候,我们班只是个普通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暗香①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八年级语文
温暖的扑克李丹崖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巡回演唱会就要开始了,平日里冷清清的体育中心,今日也变得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举着各色旗帜和荧光棒的男男女女,-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7题。每朵花本应芬芳①一些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有趣的片段,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孩子-九年级语文
致吾女陈建功女儿:几天前我和你妈妈一起翻找东西,意外地发现了你来到人世间时穿的第一件宝宝装。我看着那长不盈尺的衣裤实在有些意外,以至一时转不过弯儿来,以为面对的是-七年级语文
我们为什么活着卫平①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袭来,美国一家电器制造公司倒闭,公司总裁卡莱尔来到多伦斯湖准备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当他身子快沉到湖底时,已被医生下了“死亡判-九年级语文
阅读《我看到了一条河》,完成1—6题。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我4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带我回家。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1英里约合-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七年级语文
《父亲》①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八年级语文
【课内精读】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七年级语文
阅读赏析。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八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巨木之死①不久以前,在温哥华岛舍间附近,有个人用锯机向一株参天蔽日的花旗松树下手,把这株长了好几百年的大树伐倒了。我在树墩上细数它的年轮,数到-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绿之赞冰心①光阴荏苒,绿色又向我走来,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于是又沉浸在绿色遐思之中了。②我爱绿色,我爱这有着无限生命力,充溢着旺盛青-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问题。给它一个攀爬的理由张丽钧⑴秃的墙,没有看头。便有邻居建议,干脆,咱种些爬山虎吧,不消两年,这墙就全绿了。⑵爬山虎是一种皮实的植物,很容易-七年级语文
《一只乌鸦口渴了》一只乌鸦口渴了他是听着《乌鸦喝水》的故事长大的。三岁多的时候,他听到的第一个故事是《乌鸦喝水》。一只乌鸦口渴了……他会想问题了。讲完,他问妈妈:为什么乌-八年级语文
一碗大米饭①我小时候,家里很穷。蜷缩的炕头,昏暗的油灯……都在我的脑海中深深扎下了根。②记得我七岁那年,曾祖母重病缠身,母亲精心地伺候她。③在那时,细粮是很奢侈的东西-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妹妹的怪癖一次闲聊中,妹夫告诉我,妹妹有个怪癖,她掏炉渣成瘾了。妹妹住在平房里,冬季靠生火炉取暖,在两个卧室之间的厨房里。烧着一组通向-九年级语文
文段阅读训练。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些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七年级语文
牵手母爱①那一次,我应一位朋友之邀,客串为他的学生讲了两堂作文课。他们即将面临高考,学习生活异常紧张。在课堂上,我曾给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命运之神可以满足你-九年级语文
一只手套曾有情雪花在城市的上空欢快地舞蹈,寒风在四处流浪,受天气影响,一家小百货商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女店主无所事事地为自己的双手美容,修了修指甲,又涂了红色的指甲-八年级语文
爱心,是天上永远不落的太阳;如果没有太阳,一年四季,就不会那样绚丽多彩了。一缕阳光,就是一份温暖,为此,我们班举办了一场“让世界充满爱”的主题班会,现邀请你也来参加-七年级语文
现代文阅读。风筝(1)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八年级语文
阅读《手》文段,回答文后问题。《手》凡夫父亲在被我们村的长辈们准备放入棺材的时候,我披着长长的白色孝服,走近,揭起盖在他那瘦瘦躯体上的白布,拉起他的手,扳起他那僵硬而-七年级语文
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4题。六个馒头①高一那年,学校组织去千岛湖春游。②那时候,我们年轻的班主任新婚度假,于是更为年轻的实习老师成了我们班的带队老师。实习老-九年级语文
文段阅读训练。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七年级语文
握住母亲的脚(1)有这样一则故事,日本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2)年轻大学生被-九年级语文
人生准则30年前,美国华盛顿一个商人的妻子,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不慎把一个皮包丢在了一家医院里。商人焦急万分,亲自连夜去找。因为皮包内不仅有10万美金,还有一份十分机密-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第1至5题。冬荷李木生(1)冰掐灭了一湖的波浪。又冰上加雪。荷的尸骨就这样狼藉在冰雪的湖面上,肢折头断,东倒西歪,稀稀落落。(2)苍凉。落寞。好像这里-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睡莲(1)亲属探病的时间刚过,同病房的宁波大婶和胖阿嫂还沉浸在方才亲人团聚的欢欣中,互相夸赞着对方的小辈如何如何的好……(2)病房的墙壁是浅绿色-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他是一片温暖的湖泊①我和汪老曾有较多的接触。我们《十月》杂志编发过他的短篇小说《岁寒三友》、《露水》以及散文《萝卜》、《烟赋》等。我和汪老一起到南方采风-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内容,回答问题。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我有个狠心的亲妈陈彤从小到大,我写过无数作文,其中很多成为了范文,但是我从来没有写过我的母亲。我不肯写母亲,因为我不知道如何写她——她绝对不是一-七年级语文
读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节选),完成后面题目。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八年级语文
阅读火车6年不到站魏岚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你弟弟住院多久了?”“6年。”“6年?”我震惊。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七年级语文
阅读赏析。母爱的温度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奥利弗·温戴尔·荷马有一个女人,她永远占居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八年级语文
种植善良那次回乡下老家,外婆叫住我,说给我看一张纸。外婆颤巍巍地从贴身衣袋里掏出那张纸,可以看出她对这张纸的珍惜。不过,纸上除了一个女孩的名字和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七年级语文
阅读。紫藤罗瀑布(节选)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七年级语文
阅读并回答问题。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题。危机处理①星期天。一个名叫山水人家的小区。宁静的小区道路两旁,停满了私家车。谁也没有想到,平时停得好好的车,瞬间惨遭毒手,被利器划得伤痕-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蜜蜂丰子恺①正在写稿的时候,耳朵近旁觉得有“嗡嗡”之声,间以“嘚嘚”之声。因为文思正畅快,只管看着笔底下,无暇抬头来探究这是什么声音。然而“嗡嗡”,-七年级语文
阅读理解。昙花终于怒放①爱昙花。②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苗,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③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八年级语文
湘西苗族小歌会一九五六年冬天十二月里,我回到家乡,在自治州首府吉首,过了三个离奇而且值得永远记忆的晚上。自治州龙副州长,特别邀了四位苗族唱歌高手到州上来。天寒地冻-八年级语文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成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八年级语文
不肯死去的心(1)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先是不认识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和她共同走了50年的老伴只好叹着气睡到了客厅里。然后有这么一天,外婆走出家门就不-九年级语文
13元“遗产”凤仙草①那一晚,女儿仅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筷子说:“妈,我有点不舒服,得去躺一会儿,你吃完先走吧。碗筷等会儿我来收拾。”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等我收完夜市回-九年级语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八年级语文
人之初(1)在车站等车是最无聊的,看没看的,玩没玩的,坐得屁股生疼,就想站起来晃晃。(2)那边,几个小伙在嚷嚷着打牌。(3)我走过去,靠在一根柱子上,看他们打牌。忽然觉得-七年级语文
课外阅读。泡桐花①今晨起得较早,无意中走到满地是花的泡桐树下(究竟是炮桐树还是泡桐树我真的没大搞不懂,因其树主干中空,且了解到它大概是一种引进的树种,所以我们那里一-七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并完成问题。餐桌上的谜底每晚吃饭的时候,我总是要瞧瞧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的肉香,然后抽动鼻子,把香气吸进肚子里去。久而久之,我甚至能分-七年级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青山不老梁衡①《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故事,写庞德与关羽决战,身后抬着一具棺材,以示此行你死我活,就是我死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埋了就是。真一副堂堂男子-九年级语文
题目详情
梁衡
②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沟里,山上全是树,所以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谈话就如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时间闪着粼粼的波。
③但是我知道这条山沟以外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暴等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起沙能一直埋到城头,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可是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的这个手端一杆旱烟的瘦小老头,竞创造了这块绿洲。
④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还有他的棺材。那棺材就停在与他一墙之隔的东屋里。老人每天早晨起来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他是在六十五岁时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的,现在已有五人离世,却已绿满沟坡。他现在已八十一岁,他知道终有一天早晨他会爬不起来,所以那边准备了棺材。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也是在一天他栽树回来时,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在城里工作,三番五次地回来接他出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就是种树,那边的棺材就是这价值结束时的归宿。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去年冬天一次就从林业收入中资助村民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但他还不满意,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他爬不动为止。
⑤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谈话,就像是站在生死边界上的谈天,但又是这样随便。主人像数家里的锅碗那样数着东沟西坡的树,又拍拍那堵墙开个玩笑,吸口烟……我还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采访。
⑥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而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根下的淤泥也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⑦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荡的小院。我不知怎么一下又想到那具棺材,不觉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政治家的周恩来在病床上还批阅文件;作为科学家的华罗庚在讲台上与世人告别;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生命注入一种事业,那么生与死便不再有什么界线。他活着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他死了,这东西还永恒地存在。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达尔文和爱因斯坦都说过,生死于他们无所谓了,因为他们所要发现的都已发现。老人是这样的坦然,因为他的生命已转化为一座青山。青山是不会老的。
⑧老人姓高,名富。
1.文章开篇引用《三国演义》的故事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我”遇到一位无名的植树老人时,比读这段《三国演义》还要激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第②段中画线语句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作者交代了晋西北的环境特点与县志的记载,这段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④~⑥段的内容,说说种树老人具有怎样的思想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名的种树老人与举世闻名的革命家周恩来、科学家华罗庚,尽管职务与社会地位等不同,但他们也有相同之处。请你说说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作者在这句话中把坐在老人家炕上看周围山坡上树木的感觉比喻为坐在船上感受到涌动着的海浪的感觉,既贴切形象,又富有新意地写出了层层树木随风而动的情形,从形、色、声、光,多角度地写出了周围山坡上大片树林的茂盛、郁郁葱葱。
3.这一段大环境的交代,对于表现主人公十五年如一日地植树造林事迹与思想性格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让人们了解了这里环境的恶劣,突出了植树的必要性,从侧面表现了老人多年坚持在这样的险恶之地造林的艰辛。其次老人十五年植树造林改变了这里的土壤条件,造福当地百姓等,与这一段内容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让人对视植树造林如生命一样重要的老人产生由衷的敬意。
4.具有坚毅、持之以恒的精神,无私的品格,韶达、开朗的胸怀,早已把生命注入到植树造林事业中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5.尽管老人与他们的社会地位、知名度无法相比,但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自觉地、全心全意地尽着自己应尽的职责,以完成事业为己任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一精神本质是相同的。(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