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上述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请按要求回答问题图一所反映的战争结束后所签订的条约是《》图二所示黄海激战中壮烈殉-九年级历史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上述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请按要求回答问题图一所反映的战争结束后所签订的条约是《》图二所示黄海激战中壮烈殉-九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上述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请按要求回答问题图一所反映的战争结束后所签订的条约是《》图二所示黄海激战中壮烈殉-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述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一所反映的战争结束后所签订的条约是《
》
图二所示黄海激战中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是谁?
图三所示战争对中国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2)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探索?(列举相关事件)(2分)在“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中,“革命”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2分)
材料三: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3)指出材料三中“诞生于上海”和“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的标志性事件。(2分)
材料四:1978年底中共中央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摘编自“新华网”
(4)中共中央在哪次会议上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1分)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在近现代走过的发展历程为今天中国的崛起及发展留下了哪些教训或启示。
题型:改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南京条约》;邓世昌;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中共一大召开;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查承包责任制
(5)落后就要挨打;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要勇于创新;改革是强国之路,要坚持改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等。
试题分析:(1)根据图片结合相关材料可知,图一是鸦片战争的场景,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被迫签订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相关史实可知,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图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战争后,清朝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材料二近代化的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革命”是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诞生于上海”是指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党的诞生;“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是指新中国的成立。
(4)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这是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完成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转变,是改革开发的开端。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安微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了实行家庭联查承包责任制。
(5)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百年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百年抗争的历史。近代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点评:本题材料多,内容广,跨度大,考查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1840年——1949年中国人民为摆脱民族压迫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独立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和探索,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属目的成就。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一篇 :
在人类探索自然的历史上,哥伦布
下一篇 :
在新航路的探寻中,最先到达东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012年,报刊、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等传媒把宣传时代楷模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就是新闻媒体“最美”报道的一个缩影。讴歌时代楷模,让人-九年级历史
(14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传播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作为信息交流活动,新闻传播是人类社会长期发-九年级历史
2011年10月17日,美国太空署公布了一组美洲大陆的卫星图片,以纪念人类历史上的地理大发现。该“地理大发现”的发现者是A.哥伦布B.麦哲伦C.郑和D.迪亚士-九年级历史
对文艺复兴的如下表述,错误的是A.首先在意大利兴起B.是一场文化复古运动C.但丁是运动的先驱D.核心思潮是人文主义-九年级历史
“生存还是死亡,这便是一个问题:是默默忍受命运之矢石,还是挺身反抗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除净尽,这两种行为,何者更为高尚?”这段经典独白是文艺复兴时期核心思想的-九年级历史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同学们整理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几次会议,其中错误的有①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九年级历史
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举办,其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如图),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彰显出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一理念源于文艺复-九年级历史
一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首航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计划到美洲。最早开辟这条航路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九年级历史
“世界历史的最大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还确信,他已抵达印度。”事实上,最先到达印度的航海家是:A.达.伽马B.麦哲伦C.亚美利哥D.迪亚士-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分)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图1)材料二郑和下西洋(图2)(1)根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是什么?(2分)(2)请指出图1中①、②、③字母分-九年级历史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下列属于印第安人的-九年级历史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进行了圈地运动。这场在历史上曾经被称为“羊吃人”的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①原料②市场③资金④劳动力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九年级历史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九年级历史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这充分体现了A.人文主义B.自由平等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九年级历史
【中国的复兴之梦】(8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梦想。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你在欢乐的人间所掌握的“神圣的钥匙”的敬畏在阻止着我,假若不是这样的话,我还要使用更严厉的言语呢: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九年级历史
2011年10月17日,美国太空总署地球观测站公布了一组美洲大陆的卫星照片,以纪念人类历史上的地理大发现。“历史上的地理大发现”打破了美洲大陆与世隔绝的状态。与该次“地理大-九年级历史
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与郑和下西洋相比,不同之处是A.得到统治者的支持B.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D.到达非洲东海岸-九年级历史
人是万物的精灵,人是世界的主宰。14-16世纪,发现“人”,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的历史事件是A.工业革命B.资产阶级革命C.文艺复兴D.新航路开辟-九年级历史
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片,走向整体。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交通事业的发展B.地理知识的积累C.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D.航海探险家的贡献-九年级历史
世界历史的发展就是一幅画卷,不管我们看到哪里,都能看到那些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事件。阅读材料材料一: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九年级历史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人称“艺坛三杰”,他们的艺术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下列三幅图分别是三位艺术大师的作品。它们所体现的-九年级历史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在他的名画中取材于宗教、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的真情实感的是A.《蒙娜丽莎》B.《最后的晚餐》C.《自画像》D.《圣母像》-九年级历史
2008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虽然奥运会结束了,但是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理念却永远留在中国。下列哪件事情和“人文”理念相符?①汶川大地震发生当-九年级历史
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上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转折的实质是A.世界各国、各地区间联系加强B.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封建主义的解体C.西欧殖民者开始了殖民扩张D.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九年级历史
看图说话。(7分)图一:⑴图中箭头所指的路线是古代哪条交通要道?汉代哪一位人物为此道路的开辟作出了杰出贡献?(2分)⑵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条交通线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九年级历史
一位航海家在航海日记中写到:“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及大批岛屿,在此以后,国王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海,以求在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该航海家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九年级历史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A.文艺复兴运动B.新航路开辟C.-九年级历史
学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内涵后,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制了一句话对它进行了阐释,其中正确的是()A.国家和君权是上帝的创造物B.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C.上帝随意创造和-九年级历史
如图,下图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航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A是哪个航海家的航行路线?他所发现的陆地B,属于今天的哪个大洲?(2分)(2)图中C是某航海家的航行路线-九年级历史
欧洲文艺复兴远动出现的经济原因是A.宗教改革的发生B.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与人才结构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与发展D.资产阶级要求改变传统的封建制度与观念-九年级历史
下图是电影《2012》的宣传画,2012末日预言来自于拉美古老的玛雅文明。事实上500多年前,最早让拉美人民感觉到“世界末日”来临的国家是A.英国和法国B.沙俄和德国C.西班牙和葡萄-九年级历史
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A.法国B.英国C.意大利D.美国-九年级历史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民族工业没有得到很好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B.人民反对内战C.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D.封建制度的阻碍-八年级历史
“千年中国看西安,百年中国看上海”。围绕这一主题,我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上海——中国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B.上海——中国共产党的-九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材料一:西欧罗马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最高代表,“权力好比太阳。”基督教神学是一切知识的顶峰,凡与宗教神学对立的主张和言论均视为“异端”。——川教版《世界历史》材料-九年级历史
下列史实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A.新航路的开辟---贩卖黑奴B.工业革命---拿破仑帝国C.抗日战争爆发---工农红军长征D.文艺复兴---经济危机-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材料二: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材料三: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九年级历史
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其主要原因是()A.新航-九年级历史
“文艺复兴”一课的课题是“向人性扼杀者宣战”,如果请你为课题加上主语的话,你会选择()A.封建贵族B.基督教教会C.新兴资产阶级D.人民大众-九年级历史
首先完成环球航行,第一次用实践证明地球是圆形的事件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船队-九年级历史
找出图示中对我国社会发展过程描述错误之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九年级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抗争史,如果时空回转,你成为一个新闻记者,请围绕中国近代反抗侵略的一件英勇事迹或一个英雄人物写一篇报道。要求:(1)题目自拟。(2分)(2)具-八年级历史
根据下面图片回答问题:(1)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提出了什么救国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哥伦布在遗言中说:“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发现了很多其他住着食人者的岛屿······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结合这段材料和-九年级历史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材料二:“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九年级历史
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步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标志是()A.佛教的传播B.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C.基督教的传播D.新航路的开辟-九年级历史
下列属于文艺复兴运动所抨击的对象是()①希腊、罗马文化的弊端②封建制度③宗教神学的独尊地位④资产阶级的贪婪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九年级历史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一幅世界地图。请将图中5个英文字母代号分别填入①——⑤中相应的横线内。每填对一个给1分,共5分。①.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是②.美洲黑人的故乡是③.玻利-九年级历史
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A.达·芬奇B.伽利略C.但丁D.莎士比亚-九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上述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请按要求回答问题图一所反映的战争结束后所签订的条约是《》图二所示黄海激战中壮烈殉-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1)上述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一所反映的战争结束后所签订的条约是《 》
图二所示黄海激战中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是谁?
图三所示战争对中国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2)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探索?(列举相关事件)(2分)在“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中,“革命”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2分)
材料三: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3)指出材料三中“诞生于上海”和“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的标志性事件。(2分)
材料四:1978年底中共中央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摘编自“新华网”
(4)中共中央在哪次会议上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1分)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在近现代走过的发展历程为今天中国的崛起及发展留下了哪些教训或启示。
答案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中共一大召开;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查承包责任制
(5)落后就要挨打;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要勇于创新;改革是强国之路,要坚持改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等。
试题分析:(1)根据图片结合相关材料可知,图一是鸦片战争的场景,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被迫签订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相关史实可知,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图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战争后,清朝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材料二近代化的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革命”是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诞生于上海”是指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党的诞生;“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是指新中国的成立。
(4)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这是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完成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转变,是改革开发的开端。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安微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了实行家庭联查承包责任制。
(5)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百年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百年抗争的历史。近代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点评:本题材料多,内容广,跨度大,考查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1840年——1949年中国人民为摆脱民族压迫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独立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和探索,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属目的成就。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