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乐毅伐齐齐湣王既灭宋而骄,乃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乐毅曰:“齐,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高一语文
乐毅伐齐齐湣王既灭宋而骄,乃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乐毅曰:“齐,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高一语文
题目简介
乐毅伐齐齐湣王既灭宋而骄,乃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乐毅曰:“齐,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高一语文
题目详情
乐毅伐齐
齐湣王既灭宋而骄,乃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
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乐毅曰:“齐,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
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乐毅还秦、韩之师,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剧辛曰:“齐大而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乐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恤下而抚其民,则难虑也。”遂进军深入。齐人果大乱失度,湣王出走。乐毅入临淄,取宝物、祭器,输之于燕。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为昌国君,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
乐毅闻昼邑人王蠋贤,令军中环昼邑三十里无入。使人请蠋,蠋谢不往。燕人曰:“不来,吾且屠昼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遂经其颈于树枝,自奋绝脰而死。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修其旧政,齐民喜悦。乃遣前军循泰山以东至海,略琅邪;后军傍北海以抚千乘;中军据临淄而镇齐都。祀桓公、管仲于郊,表贤者之闾,封王蠋之墓。齐人食邑于燕者二十余君,有爵位于蓟者百有余人。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诸侯
害
齐王之骄暴
害:苦于
B.政令戾虐,百姓怨
怼
怼:怨恨
C.求齐之
逸
民
逸:逃亡
D.燕昭王日夜
抚循
其人
抚循:抚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乃
与乐毅谋伐齐
而陋者
乃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分魏师
以
略宋地
苟
以
天下之大
C.祸乱内作,
则
齐可图也
则
山下皆石穴罅
D.齐人食邑
于
燕者二十余君
得双石
于
潭上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最能体现乐毅谋略的一组是
[ ]
①齐,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
②宜及时攻取边城以自益
③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
④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
⑤祀桓公、管仲于郊,表贤者之闾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讨伐齐国之前,乐毅就与昭王定下联合秦与三晋共同攻打齐国的谋略。
B.在战争取得初步胜利的情况下,乐毅不顾部将的反对,率联军乘胜追击,很快攻入齐都临淄。
C.深入齐地后,他禁止燕军掳掠扰民,宽徭薄赋,免除暴令,让齐国有才能的人到燕国做官,赢得了齐民的信任。
D.乐毅深谋远虑,善于把握时期,在六个月的时间里,他率军攻下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使伐齐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0117 期中题
答案
1.C
2.D
3.C
4.B
上一篇 :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
下一篇 :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高一语文
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日:“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日:“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高二语文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高一语文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高一语文
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围晋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襄子谓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奈何?”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高一语文
李朝隐,字光国,京兆三原人。明法中第,调临汾尉,擢至大理丞。武三思构五王,而侍御史郑愔请诛之,朝隐独以“不经鞫实,不宜轻用法”,忤旨,贬岭南丑地。宰相韦巨源、李峤言-高二语文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高一语文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问题。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1)有人认为诗人把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把雨天-高二语文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高一语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依烛之式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高一语文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聪敏好学,善记诵,及弱冠,游学四方,艺业大进。延祐五年,登进士第,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多系囚,苗请疏决之。知州以为囚数已上,部使者未报-高二语文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拜阿母,阿母怒-高二语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高一语文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侍之。”公曰:“吾与士-高一语文
范增论苏轼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高一语文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高一语文
廖冀亨,字瀛海,福建永定人。康熙二十九年举人,四十七年,授江苏吴县知县。值岁旱,留漕赈饥,不足,自贷金易米以济。士人感其诚,相率捐助,赈以无乏。吴中赋额甲天下,县-高一语文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尸乃上疏-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高一语文
韩休,京兆长安人。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虢州刺史。號于东、西京为近州,-高一语文
【甲】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高一语文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高一语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高二语文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高一语文
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高二语文
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其先自北海徙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庶子,坐谄事太子勇诛死。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高一语文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丹曰:“使外国,不-高一语文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武帝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始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如野鹤之在鸡群。”戎曰:“君复未见-高一语文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高一语文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高一语文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高一语文
(一)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高一语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相应问题。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高二语文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致其罪。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欲杀正和-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高一语文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高二语文
楚庄王之弟春申君,有爱妾曰余,春申君之正妻子曰甲。余欲君之弃其妻也,因自伤其身以示君而泣,曰:“得为君之妾,甚幸。虽然,适夫人非所以事君也,适君非所以事夫人也。身故-高二语文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高一语文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高一语文
王珪,字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时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古者,天子有-高一语文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高二语文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高二语文
尊卢沙宋濂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①之不疑。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翩翩然南。迨至楚境上,关吏絷之,尊卢沙曰:“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高一语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高一语文
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人也。性至孝,居父忧过礼,由是少知名。家世俭约,居甚贫窭,事老母,养小弟,勤剧无所不至,士大夫以笃行称之。年十七,仕梁廷尉平。不害长子政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永远站在新闻的开头杨禹范敬宜走了。这位《人民日报》前总编辑曾经说,来生还要做记者。作为新闻人,老范一直站在新闻的开头。1979年5月13日,《辽宁-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新型H7N9病毒起源与变异昨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团队的一篇研究新H7N9甲型禽流感的学术论文荣登国际著名预印本电子文库Arxiv,-高一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乐毅伐齐齐湣王既灭宋而骄,乃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乐毅曰:“齐,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高一语文
题目详情
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乐毅曰:“齐,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
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乐毅还秦、韩之师,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剧辛曰:“齐大而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乐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恤下而抚其民,则难虑也。”遂进军深入。齐人果大乱失度,湣王出走。乐毅入临淄,取宝物、祭器,输之于燕。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为昌国君,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
乐毅闻昼邑人王蠋贤,令军中环昼邑三十里无入。使人请蠋,蠋谢不往。燕人曰:“不来,吾且屠昼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遂经其颈于树枝,自奋绝脰而死。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修其旧政,齐民喜悦。乃遣前军循泰山以东至海,略琅邪;后军傍北海以抚千乘;中军据临淄而镇齐都。祀桓公、管仲于郊,表贤者之闾,封王蠋之墓。齐人食邑于燕者二十余君,有爵位于蓟者百有余人。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②宜及时攻取边城以自益
③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
④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
⑤祀桓公、管仲于郊,表贤者之闾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在战争取得初步胜利的情况下,乐毅不顾部将的反对,率联军乘胜追击,很快攻入齐都临淄。
C.深入齐地后,他禁止燕军掳掠扰民,宽徭薄赋,免除暴令,让齐国有才能的人到燕国做官,赢得了齐民的信任。
D.乐毅深谋远虑,善于把握时期,在六个月的时间里,他率军攻下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使伐齐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答案
2.D
3.C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