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远亲不如近邻”,东盟十国是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今,中国与东盟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经济融合程度不断提高,地区关系和-高二政治
“远亲不如近邻”,东盟十国是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今,中国与东盟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经济融合程度不断提高,地区关系和-高二政治
题目简介
“远亲不如近邻”,东盟十国是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今,中国与东盟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经济融合程度不断提高,地区关系和-高二政治
题目详情
“远亲不如近邻”,东盟十国是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今,中国与东盟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经济融合程度不断提高,地区关系和谐,呈现良性互动。
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中国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并致力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6分)
题型:论述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整体决定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有利于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3分)部分制约整体,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要优化结构。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地区和谐稳定共赢,最终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3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首先审读设问,限制知识范围是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中国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合作关系。仔细审读材料可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整体。中国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一个部分。整体决定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意义是有利于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哲理: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要优化结构。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合作关系,意义:有利于地区和谐稳定共赢,最终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注意知识和材料的有机结合即可。
点评:意义类试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回答的难度较大。解题思路:一是审设问,确定答题的知识范围。二是确定答题的角度。看清从哪个角度分析说明意义。
上一篇 :
去年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发布报告
下一篇 :
一般来说,发展世界贸易能够使各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某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由注重外资引进规模转向重视外资引进质量,有选择地引进外资项目,减少一般性产业项目的引进,限制高能耗、高耗材、高污染-高三政治
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经济现象,下列对几种经济现象说法正确的()①引进来——为了获得资金,中国迪伽集团公司向美国苹果公司转让部分股权②走出去——联想收购IBM③卖方市场—-高三政治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国要成为世界贸易强国,要有在全球有一定影响的著名自主品牌产品并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这一要求的关键是A.不断扩大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规模B.把立足点放-高一政治
2012年9月7日至9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APEC成员在宣言中重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并敦促即将在12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八次部长级会议-高三政治
最近,中美经贸关系摩擦不断。继华为、中兴进军美国遭“封杀”,三一重工投资美国风电项目也被奥巴马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三一集团就此事起诉奥巴马政府。以上材料表-高三政治
据统计,从加入世贸组织到2010年底,我国已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最多的国家。这警示我国企业()A.应该多“引进来”,少“走出去-高三政治
2012年9月30日,第十三届西博会(西部国际博览会)在完成各项活动后圆满闭幕。本届西博会以“深化国际合作,加快西部发展”为主题,更加强化区域交流合作,更加重视扩大投资经贸-高一政治
美国与欧盟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要求中国取消稀有金属的出口限制。对此,我国工信部表示,中国控制稀有金属的产能总量和出口,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中方不会因为第-高三政治
国际金融危机使很多企业陷入困境,为此,中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有效促进经济增长,09年全国GDP增长率达到8.7%,也给国际经济复苏带来信心和机遇。下列说法不-高一政治
我国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具体表现在①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②能增加企业的产品出口④有利于维护世界金融稳定,促进世界-高三政治
2011年,江苏省全年共核准对外投资项目505个,同比增长23.8%;中方协议投资36亿美元,同比增长65.5%。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表明①海外投资已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②江苏在-高三政治
201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探索新的投资合作方式,注意防范和化解境外投资风险。下列做法属于“走出去”战略的是①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高三政治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当前我国要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最重要的是A.优化企业结构B.重视科技创新,形成自主品牌C.适应国际需求,开拓国际市场D.进行企-高三政治
2011年1月1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面对国际压力,中国表明了一种理性、正确和负责任的态度——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这-高三政治
目前,全球大约有6.5万家跨国公司。它们大约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技术研究开发及技术转移的80%,以及海外直接投资的90%。由此可见,跨国公司①在世界贸-高一政治
2012年9月7日至9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共寻亚太及全球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之路。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指出:“当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高一政治
欧洲债务危机从爆发到现在,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威胁着世界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安全。这表明经济全球化A.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B.会导致风险全球化C.造成了全球两极分化D.对发展-高一政治
某网关于金融危机的一项调查数据如下:()您认为金融危机会造成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吗?总票数(1658)选项比例票数1会8742短期不会,长期会3.4%563不会7034不清楚1.5%25应对可能出-高三政
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使我国深受其害。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我们要()①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②制定应对反-高一政治
2010年9月7日,美国对中国铝企“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鸣出第一枪。据此回答题。小题1:经济学家称:贸易保护主义逆转不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但会给世界贸易带来不利的影响。-高一政治
2012年2月15日,武钢与加拿大ADI资源公司就合作矿石资源项目签约。武钢在全球已掌控矿石资源超过30亿吨。根据武钢目前的铁矿石投资布局和权益矿情况,预计五年内可以实现铁矿-高三政治
材料一、2000年11月,朱镕基总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高一政治
右面漫画中的做法①背离了经济全球化趋势②不利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世界经济的发展③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的原则④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不利于他国经济-高三政治
美国华尔街爆发的金融危机如同海啸一般,迅速波及五湖四海。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绝缘体。这体现了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信-高一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表1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单位:亿美元)年份2000年2001年2002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4743509858481100013800176
2011年10月31日,华尔街证券公司“全球曼氏金融”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这是欧洲债务危机造成美国金融机构破产的首起案例,标志着欧债危机已经入侵美国金融体系。这从一个侧面说-高三政治
看图A点和C点的形成都与当时的金融危机有关,这一现象综合反映了A.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B.经济全球化的影响C.政治多极化的影响D.贸易全球化的影响-高二政治
深圳在一个最恰当的时机选择了一种最恰当的方式开启对外开放的大门,通过大规模吸引外资,增强出口创汇的能力,深圳外贸出口一直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如今,一大批像华为、-高三政治
美国和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加剧了欧美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二次衰退的风险,届时中国经济也将无法独善其身。这一事实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A.不利于经济发展,要重视国家经济安全-高一政治
下面体现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具体做法()①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③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高一政治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1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材料一表1:2001、2005—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美元,%年份20-高三政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处处都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进口的家电、汽车、食品处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源源不断走向世界。这一现象我们称之为A.贸易全球化B.生产全球化C.-高一政治
甲国生产一辆汽车需要10小时,生产一吨粮食需要50小时。乙国生产一辆汽车需要9个小时,生产一吨粮食需要70小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甲、乙两国在贸易中要实现互利双-高三政治
下图示意全球8个始终开放与40个始终封闭的经济体年经济平均增长率(1966-1990)。上图启示我国发展经济必须A.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B.完善市场调节机制C.保证外贸经济的优先发-高三政治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居民享受开放成果日益广泛。近年来,我国面临国际收支顺差大幅增加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扩大-高三政治
读下表:我国“十一五”期间部分产品出口比较内容2006年2010年机电类产品占外贸出口的比重20%50%高新技术产品占外贸出口的比重13%20%上述表格的内容反映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高三政治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A.政治和军事B.经济与文化C.经济与科技D.科技与军事-高一政治
胡锦涛总书记在对经济特区提出要求时指出,要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开放质量,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现这一要求……()①要支持“引进来”-高一政治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虽然中国队与南非世界杯无缘,但“中国制造”却并未缺席这届世界杯。在南非世界杯的各个赛场周围都可以看到来自中国的产品,例如:哨子、国旗、假发、手-高一政治
我国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2万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00亿美元。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分别达433亿美元和777亿美元。这体现了提高开放-高一政治
2010年3月28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10O%的股权及相关资产。这一举措()A.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具体体现B.表明我国商品生产主要面-高三政治
2010年9月15日,鞍钢与美国钢发展公司在北京签署正式协议,双方将合资在美国建设一个年产量30万吨的螺纹钢厂。这是中国钢企在美国参与投资建设的首个钢铁生产项目。这一合资-高三政治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但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是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D.促进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高二政治
据某媒体报道:2010年,中国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商品进口额约1.2万亿美元,服务商品进口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中国国内市场规模接近5万亿美元。这些都将为全球-高一政治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真正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②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真正意义的开放③-高一政治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是:A.大量吸引外资B.公平贸易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高一政治
近些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放弃了种粮,完全依赖国际粮食市场。这种情况的起源,是过去数十年间,发达国家以援助为杠杆,向穷国推销“自由市场”的粮食政策。这一政策的理论基础-高三政治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2011年,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欧盟成员国又相继出现主权债务危机,波及全球,使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这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①国-高三政治
进出口总值由进口总值和出口总值相加构成。今年3月,我国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42.8%,当月出现贸易逆差72.4亿美元,终止了连续70个月的贸易额差。由此可见()。A.当月进-高一政治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①可以采用到境外办厂、承包工程、劳务输出等形式②必须坚持独立-高一政治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远亲不如近邻”,东盟十国是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今,中国与东盟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经济融合程度不断提高,地区关系和-高二政治
题目详情
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中国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并致力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6分)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首先审读设问,限制知识范围是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中国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合作关系。仔细审读材料可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整体。中国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一个部分。整体决定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意义是有利于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哲理: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要优化结构。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合作关系,意义:有利于地区和谐稳定共赢,最终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注意知识和材料的有机结合即可。
点评:意义类试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回答的难度较大。解题思路:一是审设问,确定答题的知识范围。二是确定答题的角度。看清从哪个角度分析说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