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谷也,
宅
幽而势阻/宅:房屋
B.才
畯
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畯:通“俊”
C.曲眉丰颊,清声而
便
体/便:安逸
D.嗟盘之乐兮,乐且无
央
/央:完、尽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吾非恶此而逃
之
/蚓无爪牙
之
利
B.
其
在外,则树旗旄/
其
闻道也固先乎吾
C.坐
于
庙朝,进退百官/臣诚恐见欺
于
王而负赵
D.泉甘
而
土肥于是饮酒乐甚,/扣舷
而
歌之
3.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B.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C.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D.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4.作者借李愿之口描绘了哪三种人?对这三种人作者持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湖南省月考题
答案
1.A
2.B
3.C
4.作者借李愿之口描述了三种人:“遇知于天子”者、“不遇于时”者、“伺候于公卿”者。作者借李愿之口,对第一种人和第三种人均持批判态度,对第二种人持赞赏态度。
5.(1)这就是受到皇帝的知遇,掌握了很大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
(2)既不受官职的约束,也不受刑罚的惩处,既不问天下的治乱,也不管官吏的升降。
(3)昌黎韩愈听了李愿的话,称赞他讲得有气魄。给他斟上酒,并为他作一首歌。
上一篇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
下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傅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送石昌言使北引苏洵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李绩,曹州离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大将军。密后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国,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武德二年,谓长史郭孝恪曰:“魏公-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夏侯端,寿州寿春人,梁尚书左仆射详孙也。仕隋为大理司直。高祖微时与相友,大业中讨贼河东,表端为副。密语高祖曰:“上①性沈忌,内恶诸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群臣多谏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官费又恐不给,请弛期更-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问题。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①使②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收成)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③使④威后,今不问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物类之相摩①,近而异门户者,众而难识也。故或类之而非,或不类之而是;或若然而不然者,或不若然而然者。谚曰:“鸢堕腐鼠,而虞氏以亡。”何-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六国论(节选)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秦士录宋濂邓弼,秦人也,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市门石鼓,十人舁,弗能举,两手持之行。然好使酒,怒视-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题。一日讲席,群臣退,帝留安石坐,曰:“有欲与卿从容论议者①。”因言:“唐太宗必得魏徵,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二子诚不世出之人也。”安石-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在陈绝粮①,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②见曰:“君子亦-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小题。归氏二贤传归有光归氏二孝子,予既列之家乘①矣,以其行之卓而身微贱,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孝子讳钺,字汝威。早丧母,父-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傲。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唐河店妪传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高二语文
文言文阅读。陈瑄列传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瑄少从大将军幕,以射雁见称。永乐元年命瑄充总兵官,总督海运,输粟四十九万余石,饷北京及辽东。宋礼既治会通河成,朝廷议罢海-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宫,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题。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凡为文章,犹人乘骐骥,虽有逸气,当以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①,放意填坑岸也。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今世相-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见村楼记(明)归有光昆山治城之隍①,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吴淞江自太湖西来,北向,若将趋入县城,未二十里,若-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①《五代史》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仲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马仙埤字灵馥,扶风鄙人也。仙埤少以果敢闻。遭父忧,毁瘠过礼,负土成坟。随齐安陆王萧缅。缅卒,事明帝。永元中,萧遥光、崔慧景乱,累有战-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弱冠事刘崇①,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宋清,长安西部药市①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②,成誉清。疾病疤疡者,亦皆乐-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书魏郑公传后曾巩予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自至,亦得君而然也。则思唐之所以-高三语文
阅读《宫之奇谏假道》,完成1-5题。宫之奇谏假道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题。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高一语文
阅读文段,完成1~3题。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讳辩韩愈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放鹤亭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汉大昌文献公刘殷卒。殷为相,不犯颜忤旨,然因事进规,补益甚多。汉主聪每与群臣议政事,殷无所是非;群臣出,殷独留,为聪敷畅条理,商榷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六国论(节选)[清]李祯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也。以明经甲科为郎,出补谷阳长。举高第迁上蔡长。其治视民如子,所居见称述。超为零陵太守,病归。复征谏议大夫-高一语文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贻诸弟砥石命(并铭)唐·舒元舆①昔岁吾行吴江上,得亭长所贻剑。心知其不莽卤,匣藏爱重,未曾亵视。今年秋在秦,无何发开,见惨翳积蚀,仅成死-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①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高三语文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高二语文
课内阅读。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昔以色幸者多矣。至汉兴,高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高三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谷也,宅幽而势阻/宅:房屋
B.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畯:通“俊”
C.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便:安逸
D.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央:完、尽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吾非恶此而逃之/蚓无爪牙之利
B.其在外,则树旗旄/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泉甘而土肥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3.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B.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C.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D.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4.作者借李愿之口描绘了哪三种人?对这三种人作者持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B
3.C
4.作者借李愿之口描述了三种人:“遇知于天子”者、“不遇于时”者、“伺候于公卿”者。作者借李愿之口,对第一种人和第三种人均持批判态度,对第二种人持赞赏态度。
5.(1)这就是受到皇帝的知遇,掌握了很大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
(2)既不受官职的约束,也不受刑罚的惩处,既不问天下的治乱,也不管官吏的升降。
(3)昌黎韩愈听了李愿的话,称赞他讲得有气魄。给他斟上酒,并为他作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