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高三政治

题目简介

(2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高三政治

题目详情

(2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我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叫做算筹,其运算过程称为“筹算”。到了宋、元时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教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流传下来的筹算,已经不能适应商贸需要,筹算就水到渠成地演变为珠算。珠算的推广使用,有力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我国珠算申遗的文化意义。(11分)
(2)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
题型:论述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1)①珠算作为文化遗产,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准,珠算申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4分)②珠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中华民族生产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创新,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4分)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我国珠算申遗成功,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同时也推动着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3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珠算的出现是古代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产物。(3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珠算的发展和推广适应了古代经济发展的要。(3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当时,日益发展的经济活动证明筹算已经不能适应商贸需要,筹算水到渠成地演变为珠算。(3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珠算的推广,促进了我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3分)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我国珠算申遗的文化意义。从本题设问上看,该题的切口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本题设问中“珠算申遗”给学生解答本题提供的思路。据此,学生可从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方面展开说明;珠算作为中华文化遗产属于中华传统文化,学生可从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角度展开说明;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珠算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学生可从繁荣与发展世界文化的角度去阐明。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析说明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本题的切口较小,直接考查学生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中关于我国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的描述,以从中找出答题的突破点。题中材料“到了宋、元时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教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既表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题中材料“日益发展的经济活动证明筹算已经不能适应商贸需要,筹算水到渠成地演变为珠算”,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题中材料“珠算的推广使用,有力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更多内容推荐